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人觉得挺惊讶的。
就是那个前几年还挺火,后来却因为欠了一大笔钱而倒下的威马汽车,突然站出来说要重新开始生产了。
这还不算,他们还放话说,目标是五年之后,一年的收入要做到上千亿。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挺纳闷的,一个已经破产重整,还背着两百多亿债务的公司,哪来的底气说这种话?
这到底是真有本事东山再起,还是只是喊喊口号呢?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可能现在很多年轻人对威马汽车不太熟,但在大概五六年前,它可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里一个响当当的名字。
那时候大家说起造车新势力,总会提到“蔚小理”,其实后面还有一个“威”,指的就是威马。
可以说,威马的起点相当高,一度被看作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企业之一。
它的创始人叫沈晖,这可不是个外行,而是在汽车行业里干了几十年的老将。
他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当年帮助吉利汽车成功收购了瑞典的沃尔沃汽车,这在当时可是个大新闻。
有这么一个懂行的人来带队,大家自然觉得威马这事儿靠谱。
而且,威马跟当时其他新势力不一样,别人一开始都是找别的工厂代工生产,图个省事。
但威马不,他们是实打实地花了几十亿,自己建了工厂。
这种做法虽然烧钱,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踏实,有长远打算,对车的质量也能自己把控。
靠着这股劲头,威马的第一款车EX5在2018年就上市了,并且卖得相当不错。
到了2019年,威马一年卖出了一万六千多台车,这个成绩在当时的新能源车市场里,是排在第二名的,仅次于蔚来,比小鹏和理想卖得都多。
其中,光是EX5这一款车,就成了当年所有新势力里单一车型的销量冠军。
那时候的威马,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手里拿着大把的融资,估值也一路飙升,大家都觉得它前途一片光明。
可谁也没想到,转折来得这么快。
从2020年开始,威马就接连不断地出问题。
先是他们家的车在好几个地方发生了自燃事故,有的在路上开着开着就着了,有的在充电时突然爆炸。
这一下就把品牌形象给拉低了不少,毕竟安全是买车最基本的要求。
紧接着,又出了一件让车主们非常愤怒的事,就是所谓的“锁电”。
很多车主发现,自己的车在一次系统升级之后,电池的续航里程明显变短了。
更气人的是,这次升级很多时候是车企在后台偷偷操作的,并没有征得车主的同意。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手机,厂家背着你把电池性能给降低了,这事谁也接受不了。
因为这事,威马还被媒体点名批评,信誉度大打折扣。
除了产品和信誉出问题,威马的财务状况也越来越糟糕。
从账面上看,公司的收入虽然在增加,但亏的钱更多。
从2019年到2021年这三年,威马总共亏损了一百三十多亿。
公司亏得这么厉害,按理说高管们应该想办法节约开支,共渡难关。
但更让人看不懂的操作来了,有报道指出,在公司一年亏损八十多亿的情况下,创始人沈晖本人的年薪竟然高达12亿。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它占了公司当年总收入的将近三分之一。
一边是公司巨额亏损,拖欠供应商款项,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另一边是创始人拿着天价薪酬。
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很多人感到非常不满。
最终,到了2023年,威马再也撑不住了,正式申请破产重整。
而创始人沈晖,也被传言早就已经去了国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公司一倒,最倒霉的就是那些买了威马汽车的普通车主。
车坏了没地方修,因为售后服务点都关门了,就算找到地方,也被告知没有原厂配件。
车里的智能系统也变得卡顿,很多软件都用不了,好好的一辆智能汽车,几乎变成了一块“高级砖头”。
车主们是叫苦不迭,花了好几万甚至十几万买的车,现在成了个大麻烦。
而就在大家以为威马的故事就此画上句号的时候,它又宣布要“复活”了。
这次站出来接手威马的,是一家叫“翔飞汽车”的公司。
这家公司很神秘,查一下资料会发现,它是在威马申请破产前一个月才成立的,而且公司的参保人数显示为0。
一个看起来像是“空壳”的新公司,要来盘活一个负债高达260亿,而资产只有不到40亿的烂摊子,这听起来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但他们不仅接手了,还制定了一个非常宏大的计划。
计划里说,到今年年底前,就要生产一到两万台车,实现十几亿的收入。
更长远的目标是,到2030年,年产量要达到100万台,年收入要达到1200亿。
这个100万台的目标有多难呢?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
现在市场上很火的华为问界系列,依靠华为强大的技术和品牌号召力,从第一款车发布到累计交付100万台,也花了将近三年的时间。
而威马,一个刚刚从破产边缘被拉回来的品牌,声誉和技术都早已落后于时代,却想在五年后实现每年生产100万台。
这难度可想而知。
如今的汽车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价格战打得非常激烈,新技术层出不穷。
威马停摆的这几年,错过的不仅仅是时间,更是整个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
它以前的车型,放到现在来看,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
更关键的是,一个伤害过消费者信任的品牌,想重新赢回大家的心,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威马这次高调宣布复产,并画下了一个巨大的蓝图,究竟是背后有强大的资本在支撑,真的有信心扭转乾坤,还是另有打算,目前谁也说不准。
最终能不能成功,还得看它接下来能拿出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市场和消费者是否还愿意再给它一次机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