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汽车大爆发,小米却成了最尴尬的看客!
小鹏MONA M03卖爆了,蔚来乐道L60把官网挤崩了,特斯拉Model Y廉价版直接降价10万一夜之间,车企们全在造“红米汽车”高配低价,专攻10-20万市场,销量蹭蹭涨。 可最早提出“红米概念”的小米呢? SU7还在亏本卖,红米汽车连影子都没有! 雷军亲手种下的果子,全被对手摘走了。
“红米汽车”杀疯了,小鹏、蔚来、特斯拉集体开卷
小鹏MONA M03成了第一个吃到螃蟹的。 11.98万起,直接标配高阶智驾,纯视觉方案把成本砍到万元内,上市就卖疯。 2025年单月销量占比超80%,硬是把小鹏月交付量拉到3万辆,重回新势力前三。
蔚来也坐不住了。 乐道L60定价21.99万,性价比差点意思,乐道L90直接放大招:大六座纯电SUV,不到30万,续航超800公里,标配激光雷达。 发布会当天订单爆了,APP被挤崩,用户连夜蹲4S店抢车。
特斯拉更狠,Model Y廉价版降价10万,卖到16-17万区间。 这价格比国产车还凶,摆明要血洗10万级市场。 就连零跑这种“技术宅”都下场了,新车型预售价12.98万,标配激光雷达,喊出“半价理想”的口号。
小米的尴尬:红米概念自己提,果子却被对手摘
小米SU7卖得不算差,2024年交付13.5万辆,2025年一季度又卖了2.67万辆。 问题是:每卖一辆亏4.53万,全年净亏62亿。 价格卡在21.59万起,上不去高端(品牌撑不起30万+),下不来平民市场(成本压不住)。
,雷军亲自带火的“红米”概念,被对手玩成了销量密码。 小米高管多次否认红米汽车计划,结果小鹏、蔚来、特斯拉反手就把10-20万市场瓜分了。 用户吐槽:“小米汽车发布会吹性能,别人发布会直接掏价格屠刀! ”
为什么车企全在“红米化”? 高端卷不动,低端没人争
20-40万市场早打成红海了。 问界、理想、蔚来、小鹏、小米、比亚迪一堆品牌挤破头抢客户,销量天花板摆在那儿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1134万辆,20万以上车型只占30%。
10-20万区间才是肥肉。 燃油车占着70%份额,产品老旧、智能化弱。 小鹏MONA M03这类“红米汽车”,用纯电+智驾+互联网生态降维打击,用户自然买单。 零跑靠“全域自研”把成本打下来,2024年Q4居然盈利了,证明低价车也能赚钱。
小米的困局:技术短板卡脖子,想降价都难
供应链被拿捏:电池靠宁德时代独家供应,采购价比比亚迪高22%;芯片用英伟达Orin,自研替代品还没影。 SU7单车物料成本22.8万,比Model 3贵一截。
智驾掉队严重:雨雾天误判率比行业高37%,复杂路口通过率落后小鹏15%。 车主吐槽:“高速NOA都勉强,城市路况直接躺平”。
产能拖后腿:工厂良品率仅68%(特斯拉85%),SU7 Max交付拖到14周。 新车型YU7只能找北京奔驰代工,品控风险更大。
渠道服务拉垮:三四线城市覆盖率31%,西藏、青海“千公里无网点”。 车主剐蹭等修车排6.5天,隔壁理想只要3天。
对手的杀招:红米汽车背后,全是技术平权
小鹏能把MONA M03压到12万内,靠的是纯视觉智驾方案不用激光雷达,算法复用高端车型,研发成本摊薄。
零跑玩“全域自研”,四叶草平台把线束砍掉30%,成本降15%。 12.98万的车上激光雷达,硬件堆到友商怀疑人生。
特斯拉更绝:4680电池自产,一体化压铸车身,上海工厂国产化率95%。 Model Y降价10万,毛利率还能保持18%。
反观小米,智驾算法刚起步,三电技术靠采购,连工厂良品率都搞不定。 SU7想降价? 雷军自己都说:“再降就亏穿了”。
用户用脚投票:要参数更要便宜
小米SU7车主群里,年轻人飙车刷圈速,结果三起大学生车祸直接把品牌钉上“不安全”标签。 网友辣评:“加速1.98秒很牛,普通人要的是刹得住、修得快、别太贵”。
小鹏MONA M03用户反而真香了:“通勤代步,智驾够用,价格才是硬道理。 ”蔚来乐道L90家庭用户直接下单:“30万买六座SUV,续航800公里,BBA有这配置? ”
当小米还在纠结“高端化形象”,对手已经用红米逻辑改写规则:技术下放,价格打穿,销量为王。 这场战役里,参数党输给了实用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