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万买辆“前几天还叫价30万”的比亚迪汉,听起来是不是像捡到彩票?
别急着高兴,后台留言区没准全是老车主的哀嚎。
前天还在4S店喝着喜茶、拍车钥匙合影,转眼账户就像被人顺手截胡——一夜之间,市价掉了十万块,这心情,有点像年会抽奖抽到二等奖,奖品却是老板的签名照。
说到降价,谁家新能源车不是一边卷销量一边割自家粉丝?
但这波比亚迪汉唐的连环降,真就有点像老电影里那种“反派BOSS手里一把大砍刀”,一年砍四刀,刀刀见肉。
2023年12月、2024年3月、5月、12月,价格表更新得比天气预报都勤快。
最高一次直接腰斩5.3万,网友调侃:“这速度,怕不是和理财产品同步跌。”
朋友圈里,提早入手的老哥们表面淡定,内心估计一万匹草泥马奔腾。
其实价格跳水这种“刺激”,哪止比亚迪一家。
特斯拉那会儿降价,老用户都差点组团维权。
蔚来理想也没少来几刀,行业里谁不是在价格泥潭里摸爬滚打?
但比亚迪这回,砍得干脆利落,像极了球场上突然变阵,防线一崩,谁都措手不及。
新车主买单时乐得像过年,老车主默默研究起二手行情,心里那个堵——你以为开新能源省钱,结果省出来的是教训。
有一回,我在二手市场溜达,听到一位大哥和车商“掰手腕”:“兄弟,我这汉才开九千公里,配置全,能不能多给点?”
车商直接摊行情表:“现在行情在这摆着,比亚迪都降成这样了,我高收还不如转行卖榴莲。”
旁边几个围观的也只能干笑,没人敢多嘴。
新能源车二手残值跳水,这年头,老用户想卖车,心理预期和现实之间差得像南北方的冬天。
别看网友们调侃得欢,数据摆在那儿。
降价后短短几周,比亚迪汉唐订单量直接翻了个筋斗,库存清空得干净利落。
4S店销售笑得合不拢嘴,朋友圈全是“喜提新车”九连拍。
可再往深处想,品牌溢价像气球一样,戳一下就没气。
曾经三十万的门槛,撑起自主品牌高端的门面,如今说碎就碎。
新用户高兴归高兴,下一个敢首发的,谁不是心存疑虑?
说到底,降价这事儿,解药和毒药全在一锅里熬。
短期销量猛冲,长期信任打折。
老车主的情绪只能靠自嘲缓解,有人把车钥匙挂到淘宝上,起名叫“高位接盘纪念”。
你说新能源掉价本来就快?
可掉成这样,谁还敢信任?
一边是“早买早享受,晚买当冤种”,另一边是“等等党”笑着等新一轮大促。
这年头,买车像投机,赌的不是技术,是心理承受力。
有意思的是,比亚迪如果真的愿意玩点花活,完全可以换条赛道。
别光砍价,来点硬件升级、软件订阅,OTA推新功能,老车主也能有点体面。
甚至学学手机那套保值回购,金融工具兜底,让用户觉得买车起码不是裸奔。
要不然,未来车主群里,可能全是“等等党”,没人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实回头看,车圈这场价格战,就是一锅大杂烩。
你方唱罢我登场,表面是让利,其实是集体拉低水位。
同行们一边跟着降,一边咬牙切齿,利润薄得像纸。
研发预算被砍,技术更新慢下来,到头来吃亏还是用户。
你以为省了几万块,结果换来的是创新断档,行业集体玩“升级慢动作”。
说到这里,难免想起体育圈那些瞬间变天的经典时刻。
前一秒还是核心球员,后一秒被交易到冷板凳,谁还不是“人间真实”?
车市也是,风口浪尖没有永远的赢家。
比亚迪这波降价,短时间看起来风光无限,销量、搜索热度全线飙红,SEO关键词流量滚滚来。
但要说品牌信任和用户黏性,还真得打个问号。
毕竟,谁都想买车买得值,谁都怕第二天醒来直接变“韭菜”。
降价有风险,割韭菜需谨慎。
新车主也别太高兴,车市这场游戏,谁敢拍胸脯说自己永远不被收割?
说到底,大家都在等,比亚迪敢不敢不靠价格战,来点新路数。
要是下次降价又砍得这么狠,估计连新车主也得练成段子手。
故事没完,戏也没唱到尾声。
比亚迪的下一步,能不能让老车主、新车主都体面?
你要问我,真不好说。
要不,你们留言聊聊,谁家新能源车最抗跌?
谁又是车市新一轮的“等等党”之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