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合汽车即将“复活”!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图
5月23日,曾因破产重整而沉寂近10个月的高合汽车,因加拿大电动汽车公司EV Electra抛出的10亿美元重组计划,再度吸引了公众的目光。这场看似能让高合汽车“重获新生”的商业运作背后,不仅凸显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更暴露出资本重组过程中盘根错节的矛盾与潜在隐患。
据多方可靠消息源透露,EV Electra打算投入10亿美元参与高合母公司华人运通的重组工作,并且试图获取控股地位。同时,该公司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将为高合汽车带来不低于十万辆或价值三十亿美元的海外采购订单。这笔巨额资金将用于盐城工厂的智能化升级改造,目标是在2025年10月建成一条年产能达15万辆的生产线,用于生产高合X、Y、Z三款车型。
不过,EV Electra的背景却饱受争议。该公司由黎巴嫩商人Jihad Mohammad于2017年创立,自诩为“阿拉伯世界首家电动汽车制造商”。然而,该公司过往劣迹斑斑,曾被指控涉及加密货币诈骗、设计盗用等问题,还多次因场地问题致使收购项目泡汤。在此次重组计划里,EV Electra仅以1亿美元认缴新成立的江苏高合汽车69.8%的股权,剩余资金能否按时足额兑现,目前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另外,高合创始人丁磊将退出管理层,由Jihad Mohammad接任董事长一职,这也就意味着高合汽车的创始团队彻底失去了公司的控制权。
虽然高合汽车已经着手推进员工召回工作,然而其设定的复工条件十分苛刻。具体来说,只有未签署自愿离职协议的员工才有返岗资格,并且返岗后薪资要降至原来的八成。就短期而言,这一举措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人力成本,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它很可能会加速人才的流失,同时还会严重打击团队士气
更为棘手的是,截至2024年8月的数据显示,华人运通合并后的负债总额竟高达157.81亿元之巨,而其资产总额却仅有59.83亿元,悬殊的差距令人咋舌。更令人担忧的是,债权人申报的债权金额更是攀升至228亿元。即便工厂能够顺利复产,高合汽车也仍需面对如何重新赢回供应商信任、妥善处理历史遗留欠款这一重大难题。此前停工期间,高合总部就已出现过供应商围堵讨债的场景,部分欠款数额甚至高达千万元级别,这无疑给高合的未来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高合汽车所面临的困境并非孤立事件。其将产品定位在高端市场,例如售价高达70万元的HiPhi X车型,却未能打开销量局面,转而推出低价车型又导致内部产品线之间出现“互噬”现象,这充分暴露出其品牌战略的混乱。这与当下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价换量”的主流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尽管EV Electra承诺的海外订单看似为高合带来了一线转机,然而中东、欧洲市场的准入门槛以及竞争激烈程度都远超预期,而且EV Electra自身的年产1万辆产能规划与高合设定的15万辆目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从资本运作的角度审视,EV Electra的入场更像是一场充满高风险的博弈之局。近期,该公司获得了来自Silver Rock Group的4.5亿美元信用额度支持,这笔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以及全球分销网络的搭建,并非直接用于为高合汽车“输血”。与此同时,盐城国资企业以共益债投资人的身份参与其中,这一举动清晰地反映出地方对于维护产业链稳定所持有的诉求。尽管这种多方利益相互捆绑的模式在短期内或许能为相关企业续上一口气,但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仍需直面并解决根本性的问题——即在负债高企、品牌认可度较低的困境下,如何成功实现盈利。
高合的“复活”剧本,映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狂热扩张到理性出清的转折。资本重组的表象下,是技术路线、市场定位、管理能力的综合较量。若EV Electra的承诺未能兑现,高合或将成为又一个被资本泡沫吞噬的案例。而对于行业而言,这一事件再次警示:缺乏核心技术壁垒与可持续商业模式的企业,即便获得资本输血,也难以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
议
网友热议
@小小愤nomichiy(IP京):
黎巴嫩商人、加密币诈骗、盗用设计……这公司黑历史比高合的负债还长,怕不是又来割韭菜的?
@张佳明Summer(IP冀):
八折工资+历史欠薪没解决,谁敢回去?画饼充饥也得先擦干净锅啊!
@aperioner98(IP云):
烧完钱连个水花都没有,现在这行情,PPT造车不如直接卖PPT!
@Yalisnow丝玲(IP桂):
欧洲市场特斯拉都卷不动,EV Electra自己年产1万辆,给高合画15万的饼?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
@MZ随风仔(IPHK):
欠款千万的零件商们,现在听到复工消息是哭还是笑?怕是先交押金再供货吧!
@龙卷风yyds(IP甘):
威马坟头草两米高了,高合这波‘复活’续集,我看顶多撑三集。建议返岗的兄弟带录音笔,别饼没吃到,反被扣上“自愿降薪”的帽子。
最后一条,
好建议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