讴歌ZDX:在一个集体发疯的时代,正常就是原罪

讴歌ZDX停产这事儿,讲真,比它当初发布还让人兴奋。

这不是商业决策,这是一场行为艺术,主题是《如何优雅地证明自己不务正业》。两年,仅仅两年,一款车就从PPT里的明日之星,变成了停产名单里的昨日黄花。太阳升起又落下,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你们地球人造车,是按小时计费的吗?

这事儿的核心在哪?在于讴歌从一开始就没搞明白,现在的电车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这是战争,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把价格战当成闪电战来打,你讴歌一个本田家的贵公子,拿着通用给的剧本,跑上台来想演一出《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发现台下观众和同行都在玩《道诡异仙》,大家集体发疯,心态早就爆了。

讴歌ZDX:在一个集体发疯的时代,正常就是原罪-有驾

你看,ZDX的出身就很典中典。它用的是通用的奥特能平台。这玩意儿,凯迪拉克LYRIQ在用,雪佛兰Blazer EV在用,连自家兄弟本田Prologue也在用。这就好比几个武林门派,大家说好了都练《九阳神功》,结果凯迪拉克练成了雷电法王,浑身带电,自带BGM;本田Prologue练成了金钟罩铁布衫,主打一个皮实耐用量大管饱;到了讴歌ZDX这里,练成了个……压缩毛巾?一碰水就大,配置看着也行,但问题是,没人给你浇水啊。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道理?

大家用的都是通用奥特能这个大菜谱,凯迪拉克端上来的是一份惠灵顿牛排,虽然可能有点夹生,但看着就贵;本田端上来的是一份巨无霸汉堡套餐,可乐续杯管够。讴歌ZDX呢?它端上来一份……呃,配了高级餐具的本田汉堡,然后跟你说,我们这个盘子是骨瓷的。

大哥,现在是什么时候了?隔壁桌的小米已经把蛋糕连带着桌子一起端走了,蔚来的乐道更是连餐厅里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掀桌子的。最好的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爆了,谁也别吃。你还在纠结餐具,就问你怕不怕?

销量就是最真实的照妖镜。2024年卖了7300多辆。7300多台!这销量简直就是个笑话!隔壁的LYRIQ卖了2.8万,亲兄弟Prologue卖了3.3万。这个数字对比,就像班里三个抄同一份作业的同学,两个考了80分,你考了28分,老师都得怀疑你是不是故意在侮辱他的智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品牌玄学。有些东西,它真的不讲道理。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牛的是什么?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大饼和信徒们的虔诚。会买这些车的人,他们的决策逻辑和性价比无关,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买了,所以我牛逼”的闭环。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讴歌ZDX:在一个集体发疯的时代,正常就是原罪-有驾

问题是,谁在爱讴歌?

讲真,讴歌这个品牌,在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一种薛定谔的豪华状态。你说它豪华吧,它身上本田的味儿太冲;你说它不豪华吧,它价格又挺倔强。它就像一个努力想混进上流社会,结果一张嘴就是“老铁666”的精神小伙,浑身都写着尴尬。它的用户画像,模糊得就像打了马赛克。

所以,当这样一个品牌,拿出一款本质上是“精装修版通用电车”的产品,想在这个已经杀成血海的市场里分一杯羹,其难度不亚于在拼多多上卖爱马仕。买得起的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剩下中间那帮人,扭头就去买了理想问界。坏了菜了。

但你又不能说它完全没开窍。你看它官方发言说得多么艺术:“ZDX的推出为讴歌带来积极影响,为明年将推出的纯电讴歌RSX打下了基础。”翻译一下就是:不装了,摊牌了,这次是交学费了,下次我们自己来。你看,它知道要回俄亥俄州EV Hub自己生产了。悟了,但悟晚了。

说起来,我楼下那只流浪猫最近好像胖了,估计也是找到了长期饭票。

这其实就是当下很多传统车企转型的一个缩影。它们总觉得造车就像做数学题,平台、技术、参数,逻辑对了,结果就一定对。但它们忘了,现在的中国市场,根本不讲逻辑,讲的是情绪,是故事,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

讴歌ZDX:在一个集体发疯的时代,正常就是原罪-有驾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中国路况的混沌现实,技术参数在“我躺我有理”面前,不堪一击。同样,决定电车成败的,也不是什么奥特能平台,而是你能不能让用户“上头”,能不能让他们觉得买你的车,就加入了某个神秘组织,拥有了某种超能力。

所以ZDX停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不是卖得不好,也不是产品力不行。

而是它太正常了。

在一个大家集体发疯的时代,正常,就是原罪。要么成仙,要么成盒,讴歌选择了回家做饭。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