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特斯拉又一次功夫施展,拿刀片儿把价格割了个痛快。你没看错,降价。又降价。你都开始怀疑是不是马斯克迷上了击剑,天天挥舞价格大宝剑,让每一个买了特斯拉的老用户感受一下“刀下亡魂”的切肤之痛。这边官网刚敲完键盘,价格就噼啪掉了下来。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这名字听起来比我的长腿还长,价格从26.95万蹦到25.95万,直接少了一万块。这钱,现在能干啥?买俩苹果手机,然后当场开发布会宣布:我也降价了。
其实话说回来,这车的准入门槛也真是婴儿般细嫩——刚在8月12号“小板凳”上架,马斯克那边敲锣打鼓,这边刚准备存钱买,下一秒就被通知要降价。我当时差点以为是哪个电商平台搞了个Bug,结果确实是真的。钞票和梦想一样,都在贬值。
先别急着心疼钱包,盘盘这台车自己。续航号称830公里。是的,你没看错,830公里,不是特斯拉把电池塞进了高铁,而是把高铁续航塞进了轿车。你想想那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现在终于不怕半路没电了。用的还是78.4度LG三元锂电池,听起来比我家电饭煲的容量还充实,也不知是不是买电池送车呢。配合低风阻设计,沿袭特斯拉祖传秘技,硬是把续航怼到了天上。想象一下后备箱里装着风,更顺畅地载着你进行无用的远行。
动力就更离谱了。单电机225千瓦,账面参数再做几次心脏复苏也不变。零百加速5.2秒,等同于下班赶末班地铁的速度。比老款那个拖拉机味儿的后驱版猛了不止一截,几乎可以跑进邻居家,顺便帮人带个垃圾出去。在动力这事儿上,特斯拉的态度很像社会人,运动细胞爆棚,但遇到加完油的坦克照样一脸无奈。
外观,没啥新鲜的花头。尾部贴个“Model 3+”小标,像学生的鸡毛毽子,怎么看怎么像挂牌求认亲。只是标得再明显,依然是那个简陋风。毛坯不是你想的那种豪宅毛坯,是真的朴素,连漆面都省略得让你怀疑是不是马斯克缺颜料了。一句话,逼格依然很高,不怕你找不到停车场,只怕你找不到特斯拉的优越感。
聊到销量,那就像聊到我的股票账户,都是连着下滑的数字跳舞。7月的特斯拉中国销量还在环比下滑5.2%,“跌跌不休”这事儿,中概股可学会了。虽然1-7月累积10.2万辆听起来壮观,但在国产新势力那一群“青春期躁动男孩”面前,这一点成绩刚刚够填补自尊。别管以前有多牛,现在一看价格,26.95万的Model 3长续航版性价比直接被吊打。国产新势力纷纷上线,个个都在比狠,谁也不服谁。
更扎心的还在后面。新款Model 3长续航四驱版,28.55万。价格只比后驱长续航版贵不到2万,给你四驱再送更快加速。后驱长续航版瞬间变成了“备胎里的备胎”。降价到25.95万就像调酒师多加了一滴柠檬汁,看起来很激动,喝下去还是酸的。价格卡得贼准,26万以内,面对24.59万的小米SU7长续航版,贵个一万多。你问这刀法有多精准?简直可以去切生鱼片,顺便教寿司店老板如何定价。往小米面前一杵,“牛排配刀”。卷生卷死,大战一触即发。
降价这事儿,表面看是大方,实则是“市场挤压下的无奈”。现实的无奈就像我的发际线,只能日益后退,绝对无法逆袭。特斯拉不是不想装,是真装不动了。前脚刚出新车型,后脚就被国产狠角色扎了个刺,差点戳破电池包。你别看特斯拉以前一副“高端玩家”的姿态,面对国产新势力的狼性营销,只能悄悄在夜里抱着定价表哭一哭。
话说回来,消费者看价格变动的劲头就像在看股票行情。上一秒还在涨,下一秒就跌。你刚要下单买特斯拉,突然发现昨天买的多掏了一万块,心情直逼绿油油的韭菜田,一盘散沙。现在特斯拉降价完了,还得看国产新势力怎么接招。小米SU7、理想、蔚来、比亚迪,一个个都准备好敲开楼下车库的大门。接下来,是“价格美学”的盛宴,谁能更卷谁、谁能比谁更心狠手辣,谁就能获得更多“被贬值的未来”。
当然了,这次特斯拉的降价也让一帮刚买车的同志们苦不堪言。有的人还没来得及开第二次洗车,就看着自己的车降了身价。说好的财富自由,一夜变成“亏损人士”。特斯拉不用换电池,灵魂却要频繁地升级,每当降价就要重启一次。谁说不会开车的人没烦恼,看着价格表绷不住的,都是老司机。
其实马斯克也难。他一边得维持“特斯拉信仰”,一边又得跟国产新势力打价格混战。甭管对面是谁,大家都像“拼多多老板”一样活得精打细算。特斯拉以前是“科技与狠活”,现在成了“下不为例”。曾经你愿意加价等车,现在降价抢你,已经够体面了吧?降一万看起来滑稽,其实不过是用一万块买了个市场份额,买了个心理安慰,买了点在朋友圈里的讨论热度。
可你别忘了,涨价和降价之间的舞蹈,比婚礼上的“慢三”还不靠谱。昨天说情怀,今天讲销量,明天可能连情怀和销量一起打包贱卖。谁还敢相信承诺?谁还会稳坐钓鱼台?毕竟特斯拉定价就像股市谣言,下一个“牛市”永远在远方,下一个“跳水”就在明天。
再看看国产新势力的围攻。小米SU7最近风头很猛,大家都在喊“性价比之王”,宣传风格比特斯拉还更会玩流量。你看周围那些新势力品牌,设计师专搞极简风,用材料卷造价,到最后价格战比谁的营销更邪性。你要总统套房价位,最后只提供胶囊旅馆待遇。这年头,买车已经不是纠结发动机和电池容量,是比拼谁能在社交平台上滑稽地占据热搜词条。特斯拉这波降价,算是临时抱佛脚,管不了自己信仰塌不塌,只能看竞争者的表演多不多水分。
国内的新能源汽车竞争就像是“平民斗富豪”,大家都用降价宣战,谁都想把自己的市场份额一刀砍出血。以前买特斯拉是为了朋友圈装逼,现在买特斯拉怕朋友圈嘲笑。买贵了丢人,买便宜了担心下一秒更贱。消费者的心理防线,比特斯拉的价格还脆弱。
其实说到底,降价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市场竞争的怜悯。新势力们的一群小兄弟,天天琢磨明天如何降价、如何搞促销、如何整花活。你有830公里续航,别人有800公里的情怀,最后比来比去都是数字上的自嗨。谁还真在意实际开起来的体验?反正“数字战”已经抢占了所有头条,剩下的全是车主们的自我安慰。
当然了,也有“前车之鉴”。每次降价,二手车商都要哭一场。特斯拉的二手车价像是被砸了锅盖,谁还敢保证买回来两年后不变成“白菜价”?你现在花25.95万买个新车,明年就有可能变成“比自行车还便宜”的二手货。这种掉价的速度,比我裤腰带松的还快。还说什么价值投资,还是老老实实蹲着等新势力掐架,反正价格迟早要成收割机。
至于降价背后的博弈,多说无益。谁都知道,这年头留给消费者的选择不是更多,而是更加无力。马斯克和国产新势力,谁都想做终极收割者,到头来亏的是刚买车的,乐的还是吃瓜群众。你说创新很重要,其实大家都更喜欢降价——只要便宜,啥信仰都能变成一场淘汰赛。但愿下次特斯拉降价的时候不要太激动,免得把自己玩脱了,最后连品牌也记不住。
反正,降价是一种仪式感,一种无能为力的自我疗愈,一种市场经济最后的笑话。特斯拉刮的一刀叫市场调整,消费者吃的一嘴血叫心理按摩。只剩下“刚刚”买车的人,在阴影里心碎。人活着,总要学会自嘲,被割了韭菜也得唱首《自欢乐》。谁知道呢,下次特斯拉还会不会漫天降价,反正我们这些“价格期货玩家”,早已习惯了被割。世界密密麻麻的荒诞,总要有人出力嘲笑,不然活着多没趣。
但愿下个月不用等太久,等特斯拉再次宣布降价的时候,我已经提前习惯了贫穷。等我也买得起Model 3,或许此情此景已然换了剧情。最后,套用一句网络金句:买得起特斯拉的快乐,抵不住买得起降价的心碎。现实喜剧,继续演出。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