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天,吉利汽车以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全球汽车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5月15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与旗下极氪智能科技相继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与利润的双双跃升,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全面突破,以及“一个吉利”战略整合计划的初露端倪,如同一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奏响了中国车企向全球智能电动化转型的最强音。
业绩双响炮:速度与质量的平衡术
吉利汽车一季度营收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6.7亿元,同比激增264%,毛利率提升至15.8%。这一组数字背后,不仅是销量的爆发式增长——70.4万辆的季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8%,更是新能源转型与成本控制的完美平衡。吉利新能源产品(含吉利、领克、极氪)单季度销量达33.9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50%,如同一艘全速前进的巨轮,劈开了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浪潮。而极氪科技的表现同样惊艳:总营收220亿元,综合毛利率19.1%创历史新高,香港会计准则下盈利5.1亿元,亏损同比收窄超60%。这一“双星闪耀”的业绩,印证了吉利在高端豪华与大众市场的双线作战能力,恰似围棋中的“双活手”,既守住了基本盘,又开辟了新战场。
新能源矩阵:多管齐下的生态攻势
如果说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吉利则选择以短跑的姿态冲刺。吉利银河品牌的升级堪称“核爆级”操作:单季度销量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其中,吉利星愿连续两月月销超3.5万辆,成为全品类销量冠军。这一“国民神车”以11.7万台的累计销量,在A级纯电市场竖起了一座丰碑。而极氪品牌在豪华市场的深耕,则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007GT上市首月即实现万台下线,009光辉典藏版以金徽标与高奢设计重新定义MPV价值,9X全球首秀搭载的浩瀚超级电混技术,更是在性能与效率之间找到了黄金分割点。领克品牌则稳扎稳打,900车型大定超3万,EM-P插混技术在欧洲市场撕开突破口。三大品牌覆盖15万至90万元的价格带,如同三支利箭,穿透了从经济型到超豪华的全场景市场。
技术护城河:从单点突破到生态重构
在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竞赛中,吉利选择了一条“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踩大地”的路径。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发布,标志着其技术布局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5层级的方案架构,从标配100TOPS到顶配1400TOPS算力,既能让入门车型享受基础智驾,又能为极氪9X这样的旗舰搭载L3级能力。这种“金字塔式”的技术覆盖,如同为不同用户定制了智能驾驶的阶梯。而神盾金砖电池的横空出世,则将电池安全与性能的平衡推向新高度:800V超快充、400V高密度、混动专用三大版本,配合V4极充兆瓦桩的1.3兆瓦峰值功率,构建起从电芯到补能的完整生态链。
更值得关注的是,吉利星睿智算中心23.5EFLOPS的算力储备,750万辆L2级辅助驾驶车辆的数据沉淀,以及AI大模型与虚实融合“世界模型”的深度应用,让吉利成为全球唯一完成全域AI布局的车企。这种技术积淀,已非简单的“护城河”可以形容,更像是一片自循环的智能雨林,从底层架构到用户体验,每一片枝叶都在协同生长。
全球化棋局:从产品出海到价值输出
当某些车企还在为本土市场份额缠斗时,吉利早已将棋盘铺向全球。一季度出口8.99万辆的成绩单背后,是86个国家900个终端的渠道网络,埃及工厂投产、东南亚基地建设的制造布局,以及“因地制宜”的产品策略——在沙特推出高通过性SUV,在澳洲主打环保理念,在欧洲以领克08 EM-P的200km纯电续航破局。极氪品牌的表现尤为亮眼:009成为香港最畅销豪华MPV,7X以800V平台叩开欧洲市场,40多个国家的50万用户群,让这个成立仅五年的品牌蜕变为“中国智造”的全球名片。这种出海战略,已超越简单的贸易思维,而是通过技术标准输出、本地化运营和ESG实践,构建起可持续的全球化生态。正如吉利在澳洲与LivingOcean合作的海洋保护项目所示,中国车企的国际化,正从“卖产品”向“塑价值”悄然转变。
战略整合:大象转身的智慧
5月7日,吉利宣布计划全资收购极氪,这场被业界称为“世纪并购”的整合,绝非简单的资本运作。在“一个吉利”战略框架下,李东辉、安聪慧、淦家阅等核心管理层的职位公布,分工明确,凸显出“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治理哲学:银河事业群与极氪事业群的并立,既保留子品牌的个性锋芒,又通过供应链、研发、渠道的深度协同,释放规模效应。这种“分而不散,合而不僵”的架构设计,让人联想到中国园林的造景艺术——亭台楼阁各具风韵,却又通过曲径回廊连为整体。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当行业陷入“新势力与传统巨头”的二元对立时,吉利用实践证明了第三条道路的可能性:以体系化优势为根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在保持航母战斗群规模的同时,赋予每个舰艇独立作战的敏捷性与专业功效。
未来图景:科技平权与生态共荣
站在2025年的门槛瞭望,吉利汽车的雄心壮志已清晰可见。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中,新能源占比过半;银河品牌冲击百万销量,极氪与领克剑指32万、39万辆;9款新车的发布计划,覆盖从纯电混动到超豪华SUV的全谱系。但比数字更值得期待的,是其“科技平权”理念的落地——通过全域AI和平台化技术共享,让15万元的银河E5与90万元的极氪9X共享智能驾驶核心能力,这种“技术民主化”的尝试,或将重塑行业价值分配规则。而在ESG领域,单辆车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8%,12个绿色工厂的建设,MSCI AA级评级的蝉联,则展现出头部车企的责任担当。当碳中和目标与商业增长形成共振,吉利的实践正在证明:可持续发展不是成本,而是通往未来的通行证。
这场始于《台州宣言》战略指引的变革,如今已步入深水区。当行业还在争论“电动化与智能化孰先孰后”时,吉利用业绩与战略给出了答案:没有非此即彼的单选题,只有协同共生的生态题。正如海浪涌动时,真正的水手不会随波逐流,而是稳稳驾驭自己的航向——在吉利汽车的航程表上,那个“全球领先智能电动汽车集团”的坐标,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诸葛易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