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拉SUV命名投票,品牌定位争议,数字名字受关注

我们都知道,现在买车不只是买个工具那么简单,有些人买了车,甚至还想着跟车去谈一场恋爱。那车的名字是不是也挺重要?你说叫“欧拉猫”,有点萌,仿佛开车出去就是要搔首弄姿招摇过市。叫“ORA 5”,倒像是工地报数,一种汽车界的身份证号码。怎么就选出个名字,能让人这么纠结呢?

我发现现在的车企,已经不仅仅自己关起门来造车,而是开始琢磨怎么让用户参与甚至决定产品的事情。长城欧拉这次发起首款纯电SUV命名投票,感觉就像是在请大家一起给自己家新生的小孩起名字。可是你仔细一想,这事儿真的能让用户做主吗?谁决定喝哪个汤、用几根葱,最后下锅的还是厨子。

这次投票也不是没意思。三选一,不像是那种全民公投,更像是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想吃苹果还是香蕉。摆出来让大家选,选的还是预先准备好的,够民主吗?但话又说回来,现在的企业要是真不跟用户互动,甚至看不见用户的声音,分分钟被人骂闭塞、不懂年轻人。这么一来,把名字交给大家来选,既提高参与感,也能带点营销的激情,反正宣传热度有了。不管最后选啥,都会有参与感。

欧拉SUV命名投票,品牌定位争议,数字名字受关注-有驾

不过我自己觉得,这几套名字里,有一种奇怪的割裂感。“欧拉猫”这种,明明就是在欧拉品牌里人人皆知的可爱路线,之前的好几款猫啊兔啊,消费者都能一眼记住你是欧拉家的。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是SUV了,本来猫这种柔软可爱不太容易扛起“纯电SUV”的旗帜,看起来像个穿了防弹背心的小奶猫。你要真想让欧拉SUV卖得好,名字是不是应该硬朗一些?但品牌定位不是说变就变。猫是猫,虎是虎,你要是连名字都开始糊弄,厂家和用户都容易迷糊。

再说“ORA 5”,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名字有点像遥控器型号。放在消费品里,不是没市场,比如iPhone都可以一代代数下去,但车这个东西,给人感觉不只是一堆零件拼起来的产品。要是“ORA 5”以后变成“ORA 6、ORA 7”,大家会不会觉得是一堆数字堆着卖?虽说现在领先,至少没啥槽点,不容易被骂,但有没有特色和记忆点,说实话挺一般。大部分人买车,是不是希望一说名字就能想到品牌的故事、个性和风格?现在的车市,也卷得不行,是不是应该给产品留点自己的小记忆,而不只是管产品编号。

最后还有一款叫“ORA i5”,谁听到这名字都能想起电脑和手机,难免有点混淆。难不成以后欧拉和华为、苹果、联想抢名字?汽车厂商用“i”来打头,想做出科技感,但说实话,“i5”有点太像跟风模仿,你说科技感干嘛不原创一点?每个品牌都怕被落下,所以名字求新求潮,但踩到同质化的坑其实很危险。

这么看下来,这次的命名投票表面是互动,背后其实是一种品牌和市场的博弈。你是要拍给老用户看,告诉大家我还是那只懂猫的欧拉,还是要拍给新用户看,证明自己能在激烈的车市中突出重围?以前传统车企造车,哪管你叫个啥,“尾标”“型号”最重要。但新能源车来了,品牌个性咋塑造,车企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说到这里很多人开始想了,为什么车企这么热衷于名字投票?真是让大家做主吗?其实我觉得更多是营销的需要,你和消费者互动越多,用户粘性、参与度也就越高。名字只是触发点,大家一起热烈讨论了半个月,最后不管选哪个,叫得出口、有话题才是关键。这就像公司开会,让你最后投票选公司年会主题,不管选了啥,大家都记得公司做过这事,哪怕没选你喜欢的,你也感觉参与了。

有意思的是,欧拉这次拿出来的SUV,规格其实还挺硬核的。4471的车长,1833或者1844的宽,1641的高度,轴距2720毫米,跟主流紧凑型SUV相仿,空间足够,功能上也挺新鲜,150千瓦的动力电机和磷酸铁锂电池,配了“天幕”还可以选装激光雷达,怎么看都是新能源车的主流配置。产品没啥短板,大家头疼和讨论的反而是名字,这也是一种消费升级的表现。以前家里爷爷辈买车,管你叫啥,能跑能拉能修理就行,现在消费者越来越挑,名字不好听都嫌弃。

名字到底有多重要?很多人觉得开车是技术活儿,名字只是包装。但别忘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被一个名字吸引。你说同级别车里,“汉兰达”这种名字,在中国跟“硬汉”“男士”挂钩,你开出去觉得自己霸气侧漏。反观“朗逸”或者“思域”,有种都市小资感觉。所以车企命名的时候,是得掂量掂量,看看自己到底要什么客户,谁才是你心里的主角。

现在这个投票看起来是选择,但其实是一次市场试水。为什么“ORA 5”能领先?是不是大家觉得叫数字不会有什么争议,安全牌谁都能投?我觉得这里一半是顺应时代,大家习惯了叫数字型号的产品;另一半就是对新品牌的期待还没形成,没什么深刻认知,只能选个通用的。当然,也可能很多人觉得自己和网红名字没缘分,还是务实点儿。欧拉猫在垫底,是不是说明消费者觉得SUV就是得硬朗点,猫这种宠物化的命名不太适合这车。

那车企到底该怎么选名字?中国市场这么大,各种消费群体很杂,有的人就喜欢可爱萌系,有的则全都喜欢精英科技风,还有一群就认数字型号。品牌如果太迎合所有人,最后什么都不是,现在的欧拉,也许正处在这样的分叉口。名字只是标签,背后是你到底想做给谁看。这就是市场选择,也是企业战略的反映。

大家可以再思考下,为什么名字一次次在汽车圈被拿出来做文章?是不是车企已经不满足于造产品,而是更愿意和用户玩情感和故事?很可能以后我们买车,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都差不多,拼的就是你是不是能跟消费者产生共鸣。名字,是最简单有效的一种共鸣方式。你一个充满个性的名字,消费者能一眼记住,就是品牌的活广告。

如果欧拉最后真的用“ORA 5”,也没什么不好,至少比那些乱七八糟的拼音、缩写靠谱一点。只是希望不要太快变成流水线的产品编号,否则以后所有车都叫数字,买车就跟买电饭煲一样,不带感情了。未来的车市,一定是技术和情感并行,名字从来不仅仅是名称,更是品牌和人之间的链接纽带。

欧拉SUV命名投票,品牌定位争议,数字名字受关注-有驾

你觉得呢,车名该不该由我们选?我们真的在乎SUV叫啥吗,还是说只要配置牛,去哪都行?其实把名字留给用户选择,也许只是给大家一个讨论的机会,最终谁主导,还得看企业怎么规划自己的路。希望下次你看到“ORA 5”,能想起来这其实是大家一起挑出来的名字,也是一段汽车行业变革中的“小故事”。

欧拉SUV命名投票,品牌定位争议,数字名字受关注-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