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汽车销量榜单一公布,网上炸开了锅。新能源车那帮拥护者又开始高分贝喊话,说油车太费钱,买了就是交智商税。但我想说,这事儿吧,谁才真交了智商税,还真得扒开中国9月份的汽车销量榜单好好看那画面呀,真像一场现实版“照妖镜”。
榜单里的数据是死的,可背后的故事呀,可是活的。你听我的,咱先从榜单前十聊起,直接拎——油车风光的程度,早不如从前了。在这个所谓“油车跳水价也没人买”的新阶段,确实有点意思,前十里居然只有两款“传统油车”,老朗逸都没撑住,被干掉。燃油车的老用户看到这儿,估计心里都会咯噔一下。但展开看看具体车型销量,咔嚓一声就清楚了,“电车腥风血雨激情厮杀”的这两年,什么车确实能迎着风顶住。
最炸场的是轩逸,你能想到吗?它卖掉了3万3千辆,快追上个小型城市的汽车保有量了。而打得火热的比亚迪秦PLUS呢?纯电那款只卖了9千多辆,撑场子的是插电混动版本。如果你细品就会发现,这说明大多数人的买车逻辑还是挺朴素的,什么天花乱坠的数据性能都是浮云,能遮风挡雨、能安全代步,才是扎扎实实的硬道理。油车,虽然老了点,也不敢说值绝对的钱,但人家还真是实用派里的坚挺货。
咱来算笔账,随便圈两个销量还行的车型,8万块的轩逸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元UP,算算一年的成本,保准让感性派熄火。说实话,油车肯定加油花钱,像轩逸这种,油费一年差不多5000块,而电车你跑出去1万公里那电费,还不到600。你算这第一个账会觉得电车多省呢,可等算第二个账就不一定了,电车保险果然贵,每多500块也是钱。最扎心的还得是第三个账,残值差距,10年后,轩逸还能值个2万4左右,元UP估计只剩下8000块不到了,这差距,噌地一下变成了1万6,那还不止呢。
最要命的账都还没算到呢,你看电车的电池置换,10年之后换一次电池得多少钱?三万块就甭提,从钱包里一次掏出那么些钱,你说咋整吧。把这几项加起来,头尾一算,随便跑10年,好么,电车比油车多花四五万也不稀罕。
当然了,戳穿这账的,大家心里也得明白新能源车的商业背后,啥技术迭代啥降维困难,行业里看得透的都知道,这电池保值率低,问题掏得也够深。你想早些年的技术没追上趟,回头买个老技术电池的消费者,等于悄么地帮着抗了技术升级的包袱。
啥油车电车,不到那份儿上,所有人都可以打嘴炮,可是真买车的时候,还是要拿捏好自己的情况。你要是用车少,预算绷得紧,油车妥妥够气派又实在,剩个高残值,开起来还踏实。你要是别的能放宽心,就盯着电车省功夫的钱,那电车也能变成你的好搭档。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买车这事,不是选什么技术厉害就行,这次9月销量榜单摆在面前,没啥“聪明车”和“蠢车”的区别,倒是树了一面镜子,全给你看得明明白白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