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又一次在轿车销量大战里杀了个“回马枪”,不过不是回来了,是被马踹回去了。9月第1周的销量榜发出来,燃油车型只剩下两个孤魂野鬼在前十里当守墓人,轩逸和朗逸,其他都跑去新能源那边开party了。有人说,中国汽车市场如同一场家长分班考试,燃油班基本被老师赶去看门,只剩下轩逸朗逸扛着老牌家轿的门面,那画面要多悲壮有多悲壮,就像一群中年人还在坚持用诺基亚打电话一样。
真是世道变了,新能源车冒出来的速度比隔壁家孩子长个还快。前十名里,新能源车型抢了七个坑,直接爆满,燃油车成了稀有动物,还得上点保护费。宏光MINIEV继续横扫市场,一万多销量甩所有对手,不仅老司机喜欢,连小白也被它便宜省心的光环闪得不要不要的。这些小型和微型电动车似乎专门为“城市生存战争”而生,不挑路况,不用烧钱,偶尔还能充当流动标本,看看什么叫做新宠。
再看看星愿,那成绩也可以,是不是丢冠了?是,但比起燃油车个个都掉队,它好歹也是第二名气概,人生嘛,有时候做不了冠军,能在亚军圈里混混也不丢人。秦PLUS和海豹06新能源插混车型,仿佛是在告诉全中国成年人:你想要经济实用?插混不插队,帮你省油还带电。结果是真聪明人都不去和汽车厂家讲情怀,都来讲能不能省个油钱,能不能少去几次修理厂。这年头情怀和实用,最后都得服从钱包。
讲道理,轩逸和朗逸在榜单上还站着,已经可以出门发一条“燃油最后的荣光”抖音短视频,配个悲伤滤镜,然后看看有没有人给点守墓人打赏。作为家用轿车的老大哥,它们依靠多年积攒的口碑和皮实形象,还能在流量时代活下来,毕竟总有一群对“电动化”不信邪的亲爹亲妈们,死活认为汽油加得越响,幸福指数越高,听到电动马达就觉得像在蹬老式缝纫机。
要说燃油车这波大败,相比前些年还在燃油和新能源之间“你方唱罢我登场”,如今真是唱到断水断电,只剩下舞台上的背景板。销量榜前十两员老将,像是快毕业却被班主任绑在原地的小学生,不让他们走,只是怕没有人跟新来的新能源小朋友比赛谁更土。
新能源的胜利,除了厂商各种政策和补贴之外,其实更关键的是城市用户对“低成本+省麻烦”的极度渴望。你说宏光MINIEV这种迷你电动车,人家上下班通勤不塞车,停车直接怼进缝里,还能省个油钱,哪个社畜不爱?用得少,花得少,还能顺便在朋友圈晒个“环保我最潮”,简直就是新能源版“活得明白又装得漂亮”。
插混车型也很鸡贼,一边抱着燃油车不放,一边偷吃新能源的红利。续航高,省油还会充电,这么多优点仿佛开车像玩套路,每月多省几块钱油费,每年省上千,换个气球能带全家去KFC吃顿自助。你以为大家被新能源吸引是因为环保,其实还不是钱包说了算?但厂商又偏偏喜欢唱环保大戏,仿佛每卖一辆新能源立马可以拯救南极企鹅,不买就是在助纣为虐。那话说出来比相声演员都信口雌黄。
燃油车都在干嘛呢?急了眼的只剩德系那家伙,比如速腾帕萨特,照样能卖点。像是老年迪斯科,跳起来不算多,但怎么都比躺着不动强。德系品牌这点好,专注修理养生服务,把可信度变成保命符——你买不买咱不强求,但咱能保证修得起。于是德系车用户就像相亲市场里的唯一一条鱼,别管长相是不是让人难受,但至少不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科技新势力也来凑热闹,小米SU7挂在第十三名,说起销量不是很猛,但聊胜于无。对于米粉而言,开小米汽车就像拿“手机控的身份证”,车里装满全家桶,把一堆App塞进车机,比我这台电脑还智能,坐进去就像进了个移动直播间,随时可以在朋友圈打卡:小米今天没爆炸,我就是安全出行的代言人。
别忘了后面跟着奔驰C级、奥迪A6L这些豪华货,能进前三十那也是一股老钱势力,不用靠吆喝,骨子里的优雅已经死死的刻在营销号的“梦中情车”里。豪车圈的信仰就是“贵才有面”,别人买新能源是为省钱买车,买豪车是为了省事买面,反正最后大家目的都是一个:在别人的面前能够体面地抬一下头。
继续往榜单后面翻,宝马5系、奥迪A4L还在后排蹲守,再往下看雅阁、卡罗拉这些适合“通勤永不失联”的老伙伴,继续靠靠谱和耐造争取最后一丝认同感。不管怎么跌,他们还在主流里摸鱼,兜里还藏着售后保障的小纸条,仿佛一群参加保健品讲座的大爷大妈,总觉得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返老还童。
当然,蔚来ET5T、小鹏P7这类新造车玩家也是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年轻人追求电动智能化,坐进车里就仿佛来到了虚拟世界,什么L2自动驾驶、“一起飞啊飞啊”,反正科技智能是花哨的,实用的总归是“不会烧机油,免费充电还送咖啡”。这些年轻人的消费观,也是从“买得其乐”变成“用起来能发朋友圈”,有趣比实用重要,酷炫比好开重要,讲究的是“用车不如玩车,玩车不如发个段子骂车”。
如今的汽车市场,比拼已经不是马力谁大、品牌谁硬,而是看谁能帮用户早上睡得晚、晚上堵得少。新能源横扫市场,燃油车垂死挣扎,昔日的老大哥如今成了小透明。不少网友看了榜单直接调侃:“燃油车活成了新能源的备胎,连备胎都不是了,充其量是个备份。”这句讽刺里透着悲凉,时代变化快到后视镜都追不上。
说实话,我这种人,本来以为燃油车至少能苟到我开不动车,但看来想多了。以后小区里的停车场恐怕要变成新能源的充电游乐场,燃油车只能蹲在角落里偷偷抽烟,顺便怀念下当年油价便宜,烧胎爽快的日子。有人开玩笑说,燃油车未来就像BP机和盖板手机,有用,但没人用了。想象一下,以后每次看见燃油车上街,都会忍不住想拍照留念发朋友圈:我和濒危物种的合影。
当然我们可以发发自嘲段子,比如“燃油车是要灭绝了,但我的钱包还在坚挺,所以我的油车还能喘两口气”。问题是时代已经不反复横跳了,比起跳过来的新能源,燃油车像是跳广场舞扭到脚。曾经谁家里没个轩逸朗逸啊?现在这些名字被新能源的秦L、宏光MINIEV打得找不着北。轩逸朗逸还在前十,靠的全是历史遗留问题,未来都指望不上。
汽车圈就是这么魔幻。一边唱响“新能源拯救世界”,一边弃用油车各种情怀包装,厂商混战,用户懵圈,榜单每天都像改剧本,说不定过两年,电动摩托都能抢轿车榜。有人说燃油车戏路变窄,其实是观众换了,新观众不懂老演员的苦,只认新演员会唱能跳还带节奏。
反正最后结果未必重要,充电桩还没铺满,油价还能涨两回。老百姓嘛,只能继续调侃:谁便宜开谁,谁便捷选谁,谁上榜支持谁。至于燃油车是不是“最后的勇士”,新能源是不是“未来之光”,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是有些话需要黑色幽默来说,听上去更容易消化。时代的车轮,谁能保证不会再开一波倒车?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好歹燃油车还有两席,聊慰人心。当然,这话说完也差不多该去看看新能源有啥补贴了,毕竟钱包比信仰更真实,骂归骂,最后谁省钱谁是爹。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