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油耗省一半还带辅助动力,雅马哈创核技术到底什么来头

一年油耗省一半还带辅助动力,雅马哈创核技术到底什么来头

01
你说省油,是不是就代表动力差,骑出去像“电瓶车”?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
直到上个月,朋友非让我试了下他的兴鹰125。
说真话,刚开头油门轻点那一下,我还以为动力就是“省油踏板”那套水平。
实际一脚下去,猛地窜出去,我脑子里就冒出来一个词——“咦,这不是只省油的感觉啊”。
就是这一下,把我多年对“小排量 要么省油 要么带劲”的老定式打破了。
雅马哈的这个创核系列到底玩了啥技术?
别的品牌还在抠老发动机,雅马哈憋出来的到底是“真核”还是“玄学”?

02
我不卖关子了。
这个技术,叫Blue-Core(创核科技)。
最早2009年就立项了。
13年在日本发了,14年才进国内。
从巧格、福禧到赛鹰125,再到最近的兴鹰125。
进化了四代,终于搞到了Hybrid 2.0的轻混系统。
不是传统那种油电混合。
它用的是脉冲启动(SMGS)和动力辅助(ASST)。
启动怎么快?
磁电机直接拽曲轴,0.3秒蹦起来,省了不少“小马达”,重量和震动大减。
低速加速或者起步,电机又可以帮发动机拉一把,瞬时扭矩顶三秒,官方说整车响应快了15%。
这点我能打包票,那个朋友跑红灯起步,经常能秒其他小踏板。
发动机本体压缩比提到11.2:1,还把缸体活塞连杆统统减重。
直接让兴鹰125的WLTC(全球统一工况)油耗干到了1.8L。
125cc小排量能做到这水平,其他车真没啥可比。
又不牺牲动力,真给油那冲劲不假。

03
你问为什么它既省油又有劲?
跟我之前见过的肉包子打狗不一样。
第一,燃烧效率高。
以前的小踏板发动机,燃烧室设计一般,烧油不够彻底。
雅马哈创核机型直接换上气旋型燃烧室、高压缩比,精密电喷。
等于把进气、燃油混合、点火、燃烧这链条全都优化了。
说人话就是,每一滴油都烧得彻底,不剩渣。
第二,机械损耗低。
一般车内部摩擦都大,动力被“吃掉”一大半。
创核用偏置气缸、滚子摇臂、低张力活塞环,材料也特别轻。
这种微操说实话,只有像雅马哈这种死磕细节的厂商搞得起来。
靠这些,摩擦损耗直接压到最低。
第三,冷却做得好。
发动机过热,性能掉,过冷也不行。
雅马哈创造了DiASil铝硅合金无缸套气缸,外加超薄散热片+高效风扇。
说白了就是,不管你暴虐还是慢骑,它温度都很稳。
持续输出不掉线,踩油门也不怕发热过高影响动力。

04
有人说“可变气门那些玩意儿,是不是噱头?”。
不是。
创核科技1.5阶段加了可变气门VVA,低转扭矩补得很满。
你骑巧格i PLUS或者福禧125,怠速启停技术都会有,省油又省心。
通勤一箱油300公里不是吹,看自己骑法。
这种细节优化,别家就喜欢玩“参数对标”,真正骑起来就差点意思。
有些人网上看油耗数值,说‘小排量不就这样?’
真把各种细节组合起来,还真有本事把“省油”和“动力”同时做到极致。

05
有朋友吐槽,“这么新技术,会不会怕后期维修麻烦?”
我当年修过几台老雅马哈,基本零部件通用性强。
现在新一代创核,用的都是成熟材料、标准件,维修难度说实话,没大家想象那么高。
该更的油、电机该查的查,平时保养下就没事。
毕竟雅马哈这套系统不是PPT宣传的,国内用车环境都考虑过。
你要非开到报废,也没啥大坑。

06
打个比方。
创核发动机这套玩法,就跟你家煮饭锅用了新材料。
以前要么糊锅,要么不熟。
现在这锅还省气,饭还香。
动力是米香,省油是省气,全都给你。
官方说未来还会提高压缩比、减少摩擦损耗、加智能控制。
技术还在变,我觉得这事就是人在进化,车也得跟着变聪明。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