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有没有发现最近路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 特别是那些设计感十足的车型一眼就能认出是国产新势力。 前几天我在小区停车场看到一辆长安启源A06那个溜背造型和贯穿式尾灯简直和旁边停着的极氪007有得一拼。
更让我惊讶的是车主说这车顶配才14.99万却配了激光雷达和800V快充。 我当时就在想:现在10万出头的车都这么卷了吗?
说到颜值长安启源A06确实抓住了年轻人的审美。 它的前脸采用无断点贯穿式LED大灯由236颗LED光源组成。 这种设计不仅让车头看起来更宽夜间点亮后的辨识度也特别高。 车身侧面的大溜背造型配合微微拱起的轮拱整体线条流畅自然。
我记得有次在充电站遇到一位启源A06车主他说当初选择这车有七成原因是看中了它的外观。 特别是那个双五幅式花瓣轮圈配上橙色涂装刹车卡钳运动感直接拉满。
尺寸方面这款车长宽高分别是4885/1916/1496mm轴距达到2922mm。 这个数据什么概念? 比一汽大众CC还要大一圈。 实际坐进后排头部空间并没有因为溜背造型而显得压抑。 这得归功于设计师对车顶线条的巧妙处理。
说到空间不得不提它的储物能力。 纯电版有个108升的前备箱后备箱常规容积656升后排放倒后能扩展到1770升。 我试过把两个28寸行李箱和一个婴儿车轻松塞进去还绰绰有余。
现在来看看智能驾驶部分。 顶配和次顶配版本搭载了1颗激光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以及11颗摄像头。 这套硬件配置在15万以内的车型里确实罕见。 实际使用中它的高速领航辅助表现稳定自动变道超车都很流畅。
有个细节值得注意:它的激光雷达布置在前挡风玻璃上方而不是车顶。 这样设计虽然成本更高能减少风阻和风噪。 在120公里/小时的高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控制得相当不错。
车机系统用的是15.6英寸2.5K中控屏搭载4纳米制程的联发科MTK8776芯片。 我实测过开机速度冷启动不到10秒就能进入主界面。 屏幕触控响应也很跟手滑动菜单没有出现卡顿现象。
语音助手能识别连续指令比如同时说“打开空调调到23度并播放周杰伦的歌”它都能准确执行。 而且支持可见即可说屏幕上显示的选项都能通过语音控制。
动力系统是这辆车的一大亮点。 纯电版基于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打造提供120千瓦和210千瓦两种功率选择。 高功率版百公里加速能做到6秒级这个性能对于家用车来说完全够用。
充电效率方面支持6C闪充技术理论上9分钟就能从30%充到80%。 我在实际测试中用超充桩从30%充到80%大概需要12分钟这个速度已经比很多标称800V的车型要快了。
增程版搭载1.5L增程器纯电续航240公里。 如果每天通勤距离在30公里左右基本可以做到一周一充。 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2120公里这个数据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很有吸引力。
底盘配置让人惊喜全系标配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架。 这种悬架结构通常出现在更高级别的车型上比如一些30万以上的豪华品牌。 实际驾驶中过弯支撑性很好经过颠簸路面时滤震也够干脆。
我特意试了试山路驾驶在连续弯道中车身姿态控制得不错转向精准度超出预期。 不过轮胎的极限抓地力一般激烈驾驶时还是能感觉到响胎。
内饰用料很下本软质包覆面积达到90.6%。 门板上的双色软包搭配金属元素质感确实对得起这个价位。 前排座椅支持通风、加热和14点按摩功能长途驾驶能缓解疲劳。
后排座椅支持145度电动调节这个角度比很多豪华车都大。 我1米8的身高坐进去膝盖位置还有两拳多的空间。 不过中间位置坐垫偏硬适合短途应急。
配置方面很舍得给全系标配全景天幕、256色氛围灯和后排可抽出式冷暖箱。 冷暖箱容量4.6升能放六罐可乐。 夏天能喝到冰镇饮料这个功能很实用。
音响系统是20扬声器的NEVO Sound天枢源声音响最大功率1000瓦。 实际听感中高音清晰低音下潜够深。 播放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方位这个表现在同价位里属于上游水平。
智能泊车辅助对新司机很友好支持一键泊入泊出。 我试过在狭小的机械车位它能自动计算轨迹一次入库。 倒车横向辅助能监测侧向来车有碰撞风险时会主动刹车。
安全配置方面全系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和AES智能避险系统。 我在封闭场地测试过AEB功能对突然出现的假人模型能及时刹停。 不过雨天环境下识别距离会有所缩短。
价格方面10.99万到14.99万的区间确实很有竞争力。 相比同级别的比亚迪秦L DM-i智驾版在智能驾驶硬件上有明显优势。 车机流畅度方面骁龙8295芯片的车型会更胜一筹。
售后服务政策值得关注首任车主享受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电池组提供8年或16万公里保修这个标准和行业主流水平一致。 保养周期是2万公里或12个月比燃油车要长不少。
充电权益方面赠送7千瓦充电桩并免费安装。 公共充电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接入超过30万个充电桩。 在高速服务区基本都能找到合作充电站出行便利性有保障。
实际能耗表现纯电版在市区路况下百公里电耗约14度。 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按谷电0.3元/度计算每公里成本不到5分钱。 增程版在亏电状态下油耗约5升/百公里这个数据和我实测结果基本吻合。
质量稳定性方面基于长安SDA架构打造的车型在碰撞测试中表现不错。 车身刚性相比老平台提升明显一些接缝处的做工还有提升空间。 比如后备箱盖板与车身的缝隙稍微有些不均匀。
二手车保值率目前还不好判断毕竟刚上市不久。 参考长安其他新能源车型的表现三年保值率预计在55%左右。 这个数据在国产新能源车里属于中等水平。
用户群体画像显示购买这款车的消费者集中在25-35岁之间。 他们中有七成是首次购车更看重科技配置和设计感。 女性用户比例达到三成比同级别车型要高不少。
竞争对手分析这个价位区间还有深蓝SL03、哪吒S等车型。 启源A06在空间和舒适性配置上有优势品牌知名度相对较弱。 线下渠道覆盖正在加快目前在全国已有超过300家体验店。
选装配置方面高配车型可以选装电动尾翼和性能轮胎。 个人觉得标配的配置已经足够日常使用没必要额外花钱选装。 倒是那个20扬声器音响系统值得考虑对音质有要求的用户可以选装。
充电体验上支持即插即充功能。 在合作充电站不用扫码插枪就能自动认证扣费。 我试过在特来电充电站整个充电过程不用操作手机确实方便很多。
车联网服务包含5年免费流量每月10GB额度。 够用在线导航和音乐播放如果经常用热点分享可能会不够。 续费价格是99元/年这个定价比较合理。
驾驶模式选择很丰富有经济、舒适、运动和自定义四种模式。 经济模式下电门响应会慢半拍更适合市区跟车。 运动模式下方向盘力度会变重底盘支撑也更硬朗。
自动空调系统带PM2.5过滤功能在北京雾霾天实测过。 开启内循环后车内PM2.5数值能在5分钟内从200降到20以下。 对有鼻炎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很实用。
手机APP功能齐全可以远程控制空调、车窗和座椅加热。 夏天提前开启空调降温上车时就不会觉得闷热。 偶尔会出现连接不稳定的情况需要重连一次。
装配工艺方面内饰接缝控制得不错个别塑料件手感一般。 比如中控台下方的储物盒开合质感还有提升空间。 不过考虑到价格这些小细节可以接受。
售后服务网点覆盖主要城市三四线城市密度不够。 我在河北某个县城看到最近的服务站要在50公里外。 这点对偏远地区用户不太友好。
充电兼容性测试过不同品牌的充电桩包括国家电网、特来电和星星充电。 都能正常充电充电速度会有差异。 建议优先选择品牌充电站稳定性更好。
续航准确性方面CLTC标准下510公里版本实际能跑420公里左右。 这个折扣率在冬季会更大开暖风情况下可能只有350公里。 建议北方用户优先考虑增程版。
智能驾驶系统学习成本不高第一次使用会有引导提示。 部分功能需要行驶一定里程后才能完全激活比如自动变道辅助就要在高速上开够50公里。
维修保养成本估算小保养一次约300元主要是检查三电系统。 相比同价位燃油车能省一半左右。 钣金喷漆费用不低一个面要800元起。
用户反馈收集显示最受好评的是座椅舒适性和充电速度。 吐槽较多的是车机偶尔卡顿和后备箱开口高度。 这些细节问题可能需要在后续OTA升级中优化。
经销商服务态度参差不齐一线城市授权店专业度较高。 有些二三线城市销售对产品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厂家加强培训。
配件供应方面常规保养配件库存充足。 特殊颜色车漆需要预定等待周期约一周。 事故维修等待时间偏长复杂损伤可能要等半个月。
产品质量投诉主要集中在电子系统比如蓝牙连接不稳定。 机械部件故障率较低电池组投诉案例很少。 这点比某些新势力品牌要强。
市场促销活动频繁节假日会有现金优惠。 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这个规律依然适用。 建议不急用的用户可以等等年底冲量时的优惠。
竞争对手动态方面比亚迪即将推出汉的改款车型。 可能会对启源A06造成一定压力价格预计会高出3-5万元。
用户社群活跃度正在提升官方APP日活用户超过10万。 线下车友会活动频繁每月都有自驾游聚会。 这种社区运营对新品牌来说很重要。
产能情况了解目前订车等待周期2-4周。 热门颜色需要更长时间珍珠白和星际灰最抢手。 增程版比纯电版交付更快大概能提前一周。
金融方案灵活最低首付15%起。 厂家贴息力度大有些车型能享受免息贷款。 要注意手续费和GPS费等附加费用实际成本要算清楚。
保险费用第一年约5000元比同价位燃油车高20%左右。 主要是车损险定价较高第二年续保会有明显下降。
改装潜力一般受限于平台架构。 外观套件选择不多性能改装更是不建议。 原厂状态已经足够平衡擅自改动可能影响质保。
长途体验方面连续驾驶4小时不会觉得疲劳。 座椅支撑性很好辅助驾驶能减轻负担。 充电规划要提前做节假日高速充电站还是要排队。
质量口碑积累需要时间目前来看品控水平在线。 长期可靠性还要观察三年后的表现特别是电池衰减情况。
售后服务响应速度400热线接通很快。 有些技术问题需要转接专家座席等待时间较长。 建议遇到复杂问题直接去服务站。
二手车评估标准尚未统一检测项目比燃油车复杂。 特别是电池健康度评估需要专业设备检测。 建议交易时选择官方认证渠道。
用户满意度调研显示综合评分在4.5分左右(满分5分)。 主要扣分项是软件体验和售后服务网络覆盖。 硬件方面评分较高特别是底盘和动力系统。
行业评价整体积极多家媒体给出推荐评级。 在智能驾驶算法优化和用户体验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 这些都需要通过后续OTA升级来完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