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

全新轩逸曝光这件事,其实早些天就有风声了,这两天又是官图又是申报信息,基本算是板上钉钉。看到外形,网上不少人一下子就炸锅了。有的说“气质大变样”,有的喊“帅到认不出”,还有的开始怀疑:这还是那个“接地气”的轩逸吗?话说回来,日产轩逸在中国卖了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家轿里的常青树。不管外部环境怎么变,一到销量榜前几名,总稳定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

可是你想想,这些年来,国产新能源崛起得跟打了鸡血似的,油车阵营里凡是没点看家本事的,早就被拍死在市场的沙滩上——轩逸凭什么还能稳住阵脚?这样的大变动又是新生还是挣扎?

先说说造型。新轩逸这一回可真是卯足了劲往潮流方向投靠。有人说,车市内卷得厉害,大家全都在搞贯穿式大灯、“獠牙”设计、宽体轮眉,轩逸以前那套中庸居家的风格也该换了,不改就该被年轻人抛弃了。可我就想问一句,真改得这么凶,这车究竟还是不是谁家的安心实用小轿车了?

外观好看有没有用?当然有。你去看看现在家庭买车,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年轻夫妻,买轩逸的占很大比例。上一代轩逸的样子,说好听点是低调内敛,说实话一点就是保守老实。但这次设计思路一下子扭成了动感、运动、激进,新潮元素全都一股脑上了。流行元素跟着抄没错,年轻人据说都喜欢,可真等落到实际买单的时候,大众喜欢的就真的是这个范儿吗?你仔细想想,轩逸卖得好,是样子新潮还是用着安心?

再看车身尺寸这块。加长了点,宽了点,高度也略提升,这当然没有坏处,毕竟空间在国内是个大卖点,谁家买家用车都会用到。实际的轴距没变,但日产一直空间利用率很高,懂行的人一进轩逸都知道,这一点旧款甚至比很多新出的新能源还厉害。所以这点升级,对普通家庭来说是实打实的好处,没啥好挑剔的。

让人觉得有点意思的,是动力系统。你都2026年了,还拿出个“祖传”1.6L自吸+CVT,那感觉就像别人都在用智能马桶了,轩逸一个劲儿还在卖四脚蹲便器。能不能用?当然能用!稳定、皮实、不坏。可是吧,当大家都盯着什么涡轮增压、混动、新能源,甚至插混续航四五百,还能上绿牌的时候,你轩逸一点新花样都不整,让人咋评价?要说日本车保守,大众不也开始全系小排量带点机了吗?日产这么多年,一个“省心”打天下,到现在给人的感觉快跟不上节奏了。

不过这事儿还真不能简单一刀切。你再看看现实,还是有那么一大拨人,就是不想用纯电、插混什么新东西,觉得稳定、省油、省心才是王道。1.6自吸老技术玩得久,就是不容易坏,家里老人孩子上下班开个十年八年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三电毛病。燃油车现在已经有点被逼到叫苦连天的地步,但对部分人来说,这反而成了“稀缺品”。是不是有点像现在老手机,虽然新手机各种炫技,偏偏就有人找老款诺基亚?需要的其实不是更新,而是那份“确定感”。

接下来你最关心的,肯定还是价格和配置。讲真,轩逸这车这么多年卖得好的最大原因之一还是终端价格给得实在,优惠动辄两三万,相同预算买合资品牌还是合资三厢,只有轩逸能撑得起来。国产电车卷到五六万能落地的年代,轩逸能不能守住这阵地,很大程度还是得靠终端价。新一代车型现在看,外观和空间都做了加法,那配置跟不跟上,也得看日产诚意。行业里大家都知道,下一代车会不会给到什么大屏、车机智能化、辅助驾驶这些,决定了客户会不会“买单”。信息目前没曝出来,这点还是留有悬念。

那么问题又来了。轩逸这一代能不能“续命”下去?还是说,只是外面看起来新潮,骨子里还是时光停滞的那一批老油车?我觉得这事说白了,车企很难两头都讨好。你要迎合新能源大潮,彻底推翻油车,日产老用户全跑了。你要继续守成,科技进步跟不上,年轻人不认同,销量慢慢就得被蚕食。

其实车市的变革没有谁对谁错,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市场。轩逸的最大底气不是动力,而是对中国普通家庭用车需求的理解——经济可靠的出行工具。可能你不会被新造型吸引,但如果你想要的就是可靠、实用、省事又便宜,轩逸依旧有它的市场。对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用户,这就是个无可挑剔的选择。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全新轩逸发布,外观变化引热议,动力配置依旧保守-有驾

但反过来想,如果你追求的就是科技感、配置新、动力好又省油,还想要政策补贴、绿牌、低用车成本,轩逸想靠一套老技术继续“打江山”,难度就太高了。其实现在的日系合资基本都在犯一个“既想要又怕失去”的毛病,一手想守住老客户,一手又怕输给后起之秀,患得患失最后没几样能做到极致。真正懂用户需求的,恐怕只能在细分市场里苟住。而轩逸就是这么个苟住的典型:比高端不如,自降身份还不肯,最终还是靠价格和习惯留人。

说到底,外观可以变、配置会升,但动力系统和造车理念不变,这车本质上就是个“实用打底,保守为王”的产品。科技更新和新能源替代是趋势,油车虽然不会马上消亡,但也撑不了市场主流太久。如果未来轩逸真靠加大空间、增加智能配置,配上“白菜价”还能继续混,那我觉得它也挺配得上“传奇”两个字。至于那些追求新潮和颠覆的朋友,坐观轩逸坚守老道,说不定心里也挺羡慕那份踏实。

所以这车到底好不好?新颜值,打动不打动你;老架构,撑不撑得住家用大旗;油车情怀,会不会变成落伍的包袱——其实都是买车的人自己算账。还是那句话,轩逸的成败,归根结底就是“合适”二字。市场分化后,大家各取所需。你来看,不是轩逸变得多先进,而是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总有人需要慢一点、稳一点的选择。外观变得再辣,内芯还是熟悉的那一个。你喜欢吗?你需要吗?你自己说了算。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