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3系大跳水,21.8万开回家,年轻人买车新选择
前两天我在小区门口遛狗,碰见楼下小李,他一脸神秘地问:“王哥,你听说没?3系现在只要二十出头就能落地了!”我还以为他忽悠我。结果当天晚上微信群里真有兄弟发了报价单——2025款宝马3系最低配裸车价直接干到19.99万,比之前指导价31.99万硬生生砍掉10多万。330Li高配版也便宜得离谱,从39.99万跌到28.99万。这价格放两年前,说出去都没人信。
其实这波降价把不少原本盯着奥迪A4L的年轻人都晃了一下神。你看A4L官方起步28.98万,现在终端优惠后18.84万能提走40TFSI低配,但宝马的牌子和驾驶味道,在同龄人眼里还是有点不一样。我那位修理厂老胡总念叨:“现在买个标轴325i才21、22个,不比啥合资SUV香?”
动力上,这代3系全是2.0T起步,320低功率已经被砍掉了。有次去试驾会,我特意踩了一脚325Li,加速虽然谈不上炸裂,但7秒多破百对于日常通勤绰绰有余,而且采埃孚8AT换挡特别顺溜,高架桥红绿灯抢跑轻松赢绝大多数家用轿车。同事小孙自测过一次,说高速再加速时油门反应比他爸那台A4L更跟脚,“推背感”来得快一些。
不过,要论参数纸面上A4L 45TFSI quattro 252马力、零百6秒出头确实厉害。但实际开起来吧,大部分时间你体会不到那么大的差距——尤其市区堵成狗的时候,那点动力优势基本浪费在刹车踏板上。群里还有个东北老铁吐槽:冬天冰雪路面quattro四驱是真稳,可平时南方城市用处有限,还不如方向盘重一点儿,有点驾驶乐趣。
说到操控,这代国产长轴版3系底盘软和不少,不过双球节前悬挂+五连杆后悬设计还在,在环城快速路拐弯变道挺让人放心。我媳妇第一次坐副驾就觉得方向沉甸甸的,“不像以前咱家的日系轿车,一打轮就飘”。倒是后排靠背角度直了些,上次带丈母娘去郊游,她老人家坐久了嫌累,还让我给她加装一个靠垫。
空间嘛,2961mm轴距摆那儿呢,小李身高一米八三,他自己调好主驾座椅,再往后一坐腿还能伸直。他女朋友喜欢全景天窗,说晚上能看星星(其实城区光污染根本没几颗),但哈曼卡顿音响倒是名副其实,看电影效果很震撼。不过也有人吐槽防爆胎噪音大,我亲戚去年提了一辆,用了一年多抱怨过减速带声音像敲鼓似的——维修师傅张哥劝他别太较真:“防爆胎安全第一,要安静只能换普通胎。”
配置方面,新款12寸仪表+14寸中控曲面屏挺唬人的,一进展厅销售先让你摸屏幕滑动玩语音识别,据说iDrive 8系统还能远程升级。我试着喊它“打开空调”,反应速度一般般,有时候指令复杂点它容易懵圈。但主动安全功能基本都有,高配还有辅助驾驶,不过要想体验矩阵大灯或者B&O音响这种花活,那还是得选奥迪A4L。而且宝马座椅偏硬,小姨子冬天坐副驾总嫌冷,好在加热选装不贵;腰部支撑不是每个人都习惯,我个人觉得够用了,也许年纪再大些会想念奥迪那种软乎劲儿。
油耗这块,其实两台差不了多少。我朋友自己算过账,他325Li综合下来6升9左右,比上一代省油一点。保养费用倒是真的贵,每次小保养1200元起步,大保养动辄四千往上跑。他曾经因为忘记定期检查机滤,被技师骂惨:“涡轮增压不能偷懒!三年68%残值可不是白来的。”相比之下,同年份二手市场上A4L稍微吃亏一点,不过差距并没有传言中那么夸张。有意思的是,今年上海地区流行把旧3系改成M套件外观,据说这样转手更容易卖出去,还有闲鱼专门收改装件的黄牛盯着捡漏。
隔音NVH这一块,这代新三确实进步明显,高速巡航风噪压得住,就是胎噪始终甩不开。一位搞音乐的小伙伴特意贴静音棉,又换回普通轮胎,总算满意些。不过碰上下雨天积水路段,那声浪又回来找存在感。据销售顺嘴一提,其实厂家考虑成本问题,并没有像进口车型一样全覆盖吸隔材料,所以细心的人一摸内衬立马发现区别。“钱花哪儿去了,都明摆着。”
最后讲个冷知识:据坊间传闻,有早期批量交付的新款仪表屏偶尔死机,需要断电重启才能恢复,用惯机械指针的人一下蒙圈。不知道是不是软件优化问题,经销商售后解释半天,也没人给准信,只能等OTA慢慢修补吧。这事微信群讨论过好几回,到底属不属于质量缺陷谁也说不好,但对喜欢折腾电子设备的小伙子也算一种乐趣?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个月邻居阿姨拉着我问,她侄子刚毕业,是不是该趁降价赶紧入手一辆325i?我犹豫半晌,只提醒一句:最好先约试驾,多琢磨琢磨到底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没有。如果纯粹为了牌子和操控图新鲜,现在这个价格真没啥可挑剔;但要舒舒服服接送孩子、天天堵市区,就另当别论啦……哎,人各有志,各取所需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