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

百年航发巨头罗罗曾霸气侧漏,宁可关停也拒绝与中国技术合作。然而,市场残酷,风云突变!面对巨额亏损和中国航空市场的崛起,曾经高不可攀的罗罗,如今却一反常态,主动寻求将核心生产线迁往中国,并愿意大幅让利。

从“绝不妥协”到“跪求合作”,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C919的震撼效应,还是万亿市场的致命诱惑?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昔日荣光与“技术壁垒”的纠结

罗罗公司,曾是英国工业王冠上耀眼的明珠。从豪华汽车制造起步,后专攻航空发动机,二战中为英国皇家空军立下赫赫战功,一举奠定其在全球航空动力领域的顶尖地位。这份深厚底蕴与技术荣光,使其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其发动机被誉为现代航空的“心脏”。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行业翘楚,也难挡时代浪潮的猛烈冲击。2020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对航空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航班大面积停飞,新飞机订单锐减,罗罗公司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据报道,公司一度负债高达数十亿英镑,甚至被迫裁员数千人,并出售部分资产以求自保,昔日风光不再。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在此危难之际,部分中国企业曾主动伸出橄榄枝,期望在资金与技术层面展开合作,既能助罗罗纾困,亦可提升中国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这本应是互惠互利的“雪中送炭”。不料,罗罗彼时的态度却颇显矜持,宁愿承受巨大经营压力,也不愿与中国进行深入的技术合作。

究其原因,既有对核心技术外流的深切忧虑,恐怕也夹杂着西方世界对华合作的复杂心态与微妙的政治经济考量。总之,当时的罗罗,给外界的观感是固守自家阵地,对外部合作戒心重重。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C919的“鲶鱼效应”与市场引力

正当罗罗公司埋首疗伤、对华合作态度暧昧之际,中国航空产业却在悄然积蓄力量,并展现出蓬勃生机。其中,国产大飞机C919的成功研制与投入商业运营,无疑是最为亮眼的注脚。这不仅是中国航空制造业的里程碑,更如一颗巨石投入全球航空市场的平静湖面,激起千层浪。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C919的横空出世,预示着中国这个巨大的航空市场,未来将不再仅仅是波音和空客的专属竞技场。本土飞机的崛起,必然催生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设计、材料、零部件供应到运营维护,这是一个规模数万亿的庞大市场。

航空发动机作为飞机的核心部件,其战略价值与市场需求不言而喻。面对如此巨大的蛋糕,罗罗公司自然看在眼里,也急在心头。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更为关键的是,中国市场展现出的已不仅仅是购买力,更有日渐强大的创新力和产业整合能力。

近年来,中国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均取得显著进步,从通信技术到新能源产业,再到如今的航空航天。这种全方位、系统性的发展态势,迫使全球企业重新评估中国的市场潜力与产业实力。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对于任何一家怀揣全球雄心的跨国公司而言,放弃中国市场,几乎等同于放弃一个时代的发展机遇。

现实账本前的战略转向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市场是最现实的裁判。在经历了数年的财务困境与市场格局变迁后,罗罗公司管理层对其中国战略的定位,显然发生了深刻调整。

最新消息显示,罗罗正积极寻求与中国企业在北京共建航空发动机维修合资公司,并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向中国转移。更有传闻称,为促成合作,罗罗甚至愿意在利润分配上做出可观让步。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这种戏剧性的态度转变,从商业逻辑审视,其实并不突兀。首先,中国航空市场的巨大潜力是客观存在的。C919已开始商业飞行,更大型号的C929也在规划之中,这背后潜藏着多少台发动机的订单需求?罗罗作为发动机巨头,对此不可能无动于衷。

其次,在中国设立生产与维修基地,能够更贴近客户,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市场响应速度,这在全球化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至关重要。再者,通过与中国企业的深度绑定,或许还能在某些领域实现技术互补,共同开拓面向未来的新市场。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罗罗公司首席执行官沃伦·伊斯特也曾公开承认,未能更早、更深地融入中国市场,是公司过去犯下的一个重大战略失误。这种反思,无疑是基于惨痛的经营教训和对未来趋势的清醒认知。

数据显示,过去几年罗罗公司的累计亏损额惊人,市值亦大幅萎缩。在生存与发展的巨大压力面前,昔日的矜持与顾虑,终究要让位于赤裸裸的商业利益。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铃木的“错过”与罗罗的“回头”

实际上,在如何应对中国市场崛起与技术合作挑战的问题上,罗罗并非首家面临抉择的外国巨头。日本铃木汽车的中国往事,便是一面镜子。上世纪九十年代,铃木凭借其经济适用的小型车,一度在中国市场独领风骚,销量遥遥领先。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然而,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换代,以及本土汽车品牌的迅猛崛起,铃木未能及时调整其产品战略和市场策略,逐渐丧失了先发优势。

当经营陷入困境,中方企业提出收购其在华资产并希望获得部分技术支持时,铃木创始人铃木修出于对核心技术保密的执念,最终选择以极低价格转让股权,黯然退出中国市场。

此举在当时或许有其苦衷,但如今回望,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尤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引领全球风潮,铃木当年的决绝,不能不让人感叹其错失了一个黄金时代。

罗罗公司的“中国变奏曲”,从最初的谨慎疏离到如今的主动靠近,生动演绎了商业世界“利益永恒”的法则。这里的“利益”,远非狭隘的金钱,而是包含了市场、技术、供应链乃至未来发展空间的综合战略考量。

绝不向中国低头!航发巨头宁愿裁员9000人,也要走日本铃木的老路-有驾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欢迎外资合作共赢,但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科技自强。正是C919等关键领域的突破,赋予了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更大的底气与议价权。

对罗罗这样的西方百年老店而言,放下昔日身段,正视中国市场的力量与中国科技的进步,以更为开放和务实的心态寻求合作,无疑是审时度势的明智之举。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