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我接到一个冷冰冰的短信,三菱汽车彻底退出中国市场。消息没什么修辞,语气像法医报告里“心搏停止”的一行字。可当“帕杰罗”这个曾让无数中年男人血脉喷张的名字,从配件库到车主群逐步消失时,冥冥之中,某种被刻在骨头里的东西也跟着矮了一截。直到那天下午,老张搬着油桶和生锈的千斤顶来到我面前,大喇喇抛出一句:“秦老师,再也买不到新的帕杰罗了,咱这车算是被判了死刑吗?”现场没血,没尸体,只剩下机油味、沉默和不甘。或许,这种失落本身,就是一次“精神层面”的退市现场还原。
曾经有段时间,中国每个喜欢流浪、越野和冒险的男人,都想拥有一辆帕杰罗。它不是一次简单的购车选择,更像是一场关于“谁才是男人中的男人”的隐秘选拔。你不开帕杰罗进藏,似乎就少了些什么,哪怕是个三线装修工,也能站在车头,指点江山——反正,达喀尔拉力赛冠军都在这车名下,江湖地位不需要再争辩。“如果我是当事人”,看到帕杰罗淡出市场,会不会像被领导直接拉进“优化名单”,突然明白“我的时代过去了”?
用旁观者的视角回望,这场退市,既是产品生命周期的自然死亡,也是中年群体精神坐标被“按下删除键”。帕杰罗自1982年以“军工底盘”横空出世,做到了车圈里出名的硬核——不是家用、不是智能,是竖着钢梁、发动机转速4000都不抖的机械本能。它在达喀尔拿冠军,川藏线完成“零故障穿越”,深受那些经历过大时代变化的中国男人青睐。1990年代初V31横空出世,成为改革先富群体开疆拓土的利器,2000年后V33流行,7座布局承载了无数家庭的“诗和远方”,V97进入2010年代,则铺垫了越野发烧友的终极梦想——总之,从身份到人生阶段,你都能找到一款帕杰罗与自己对位,但现在,它成了时代的眼泪。
看到三菱退市,不免要问:“为什么就它走了?”其实,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招呼都不打。当年硬派越野还能满足运输、工程需求,如今早已被平顺、智能的SUV蚕食个干净,再拉力冠军也熬不过“国六B”标准和油耗限值。帕杰罗的发动机还是十几年前的老技术,油耗动辄13个,咖啡法规年年收紧,企业平均燃耗要压到5个以下——厂家升级难如登天,结果就是产品被市场和政策麻将桌双双推下去。如果说帕杰罗象征着“男人的韧性”,那么它的退场无疑说明,情怀在现实面前总是像乒乓球里的削球,能救几拍,但终究靠不住打分系统。
这背后还有三菱自己的失误。产品断代,技术停滞,品牌下沉到二线,配件难买,经销商退网,老车主修车等三个月,4S店跟“荒村医院”一样冷清。有人吐槽:“等块原厂刹车片比等老婆生孩子还心焦。”车友群也从当年的千人热闹滑向几十人的死气沉沉:消息全是求配件、转让车、抱团自救。老张改悬挂、阿杰3D打印空调控制面板、老王把帕杰罗改咖啡车,这帮倔强的男人用最低成本维护最后一点“精神自尊”。你说这是不是一种讽刺?本来汽车是工业品,现在成了个人修仙的器物,情怀变成了泡面里的蔬菜包——有,但永远不够丰富。
细究这些车友的心态,其实一半是维护社交符号,也有一半是对抗人生的不确定。“家里是好丈夫,公司是好员工,路上才是自己。”——这是车主口述,也是无声的求救。时代变化太快,40-55岁男性,“焦虑症”全国数据冒着高光,危机感比油价还稳步上升。硬派越野不是简单机械,是掌控感、冒险感的具象化,谁能想到,精神出口最后要靠一台被淘汰的日本车维系几根神经?其实,帕杰罗的退市,本质是“中年危机”的又一面镜子。
换个角度看,汽车文化已经断层。年轻一代对越野无感,偏爱电动车、智能座舱、车联网——特斯拉、比亚迪满街都是。他们需要的不是去征服自然,而是把手机蓝牙和中控屏连上再顺便打发堵车时的无聊。“汽车已经不再是‘何以为男人’,而是‘如何为生活’。”中年一代尚未老去,偏偏无车可选。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新硬派越野开始“混搭”:仰望U8带四轮独立、电驱、辅助驾驶,坦克300用复古外壳包智能座舱——中年人的情怀开始用技术包装。这不是妥协,而是物种进化。证据就是,市场调查显示,中年“情怀车”的购买比占到65%,有需求就有供给,有供给就有新故事。
说到这儿,我不得不承认,帕杰罗的退市是一个终点,但更是一个起点。硬派越野的需求并未消失,只是表达方式变了。电动化、智能化正在重新定义什么叫“诗和远方”,也许男人站在野外的不是油腻的V6,而是安静呼吸着电能的电动四驱。这种变化,其实也是文化社群的升级,好比以前车友圈线下喝酒“聊挂挡”,现在可以办个越野主题民宿、在线上讨论悬挂系统和生活意义。
如果说帕杰罗退场带给我们什么“证据”,那就是:你以为退市的是一款车,实际消失的是一代人的群体记忆和社会出口。“帕杰罗虽然退市了,但回忆还在,未来有新硬派越野,但开帕杰罗进藏的那一刻,风在耳边吹,路在脚下延展,我觉得自己能征服一切。”车未必再有,精神却依然流动——用行业黑话说,这叫“文化的自洽”,用生活大白话说,这大概就是“故事还没完”。
现在我只想问一句:当所有象征身份、自由和冒险的硬派越野都被技术潮流和市场淘汰后,留给我们的,是升级还是失落?你真的准备好把“精神出口”彻底交给中控屏和辅助驾驶了吗?还是说,心里还在为某个机械感十足的老朋友,留一块怀旧的停车位?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