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和奥迪,一个是中国新势力的“技术宅”代表,一个是德系豪华的“老江湖”。它们同时向华为乾崑智能汽车解决方案靠拢,不是偶然,而是一场行业地震的开始。6月5日,小鹏官宣与华为合作,新车将搭载华为HUD;奥迪Q6L e-tron也将搭载乾崑ADS 4。这背后,不只是技术选型,更是灵魂归属的抉择。我试驾过小鹏G6、问界M7、奥迪e-tron,也和工程师聊过自动驾驶的“算力焦虑”。今天,咱们不吹不黑,聊聊:小鹏和奥迪“投华”之后,下一个会是谁?蔚来、理想、奔驰、宝马、吉利、长城,谁在排队?
一、为什么是小鹏和奥迪?——技术与现实的双向奔赴
先说小鹏。我一直觉得,小鹏是“蔚小理”里最像“理工男”的。G9的800V平台、XNGP的全栈自研,都曾是它的骄傲。但现实是,自研高阶智驾,烧钱如烧油。我朋友在小鹏自动驾驶团队,他说:“我们一个激光雷达调试,三天没合眼,结果发现算法差0.3秒,高速变道就犹豫。”这种“毫秒级”的差距,正是华为乾崑ADS 4的强项。
乾崑ADS 4是什么? 简单说,它是华为第四代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融合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和高精地图,支持城市NOA(自动导航辅助驾驶)。我在重庆试过阿维塔12,那车在解放碑的“魔幻立交”里穿梭,变道干脆、避让精准,像一个熟悉路况的老司机。小鹏选择它,不是“认输”,而是“换赛道”——从“自研全包”转向“聚焦核心体验”,把智驾交给更专业的团队。
再说奥迪。Q6L e-tron要在中国卖得好,光靠“灯厂”和“quattro”可不够。我在北京试过老款e-tron,市区堵车时,辅助驾驶一遇到加塞就“懵圈”,方向盘猛打一下,乘客直呼“吓死”。而乾崑ADS 4的城市领航能力,恰恰补上了德系车在复杂路况下的短板。奥迪选择华为,不是“丢了魂”,而是“借脑重生”——用中国智慧,服务中国用户。
二、下一个是谁?蔚来、理想、BB、吉长,谁在观望?
1. 蔚来:李斌的“后手棋”
2023年,李斌和余承东拥抱,被解读为“和解”。但大家别忘了,蔚来早在2021年就和华为谈过HI模式(华为Inside),可惜没成。如今,小鹏先走一步,蔚来压力山大。我试过ET5T,它的NOP+(领航辅助)在高速上表现不错,但城区还是“保守派”。如果蔚来想在2025年L3落地前抢占先机,牵手乾崑ADS 4几乎是必选项。毕竟,李斌就在余承东身后拍肩膀,这画面,耐人寻味。
2. 理想:增程的“舒适区”还能撑多久?
理想靠“冰箱彩电大沙发”打天下,智驾一直是“够用就行”。但L系列用户对智驾的期待越来越高。我朋友开理想L9,说高速NOA变道时总“瞻前顾后”,不如问界流畅。理想自研的AD Max系统还在迭代,但面对华为的“成熟方案”,是继续烧钱自研,还是“投华”换效率? 这是个问题。毕竟,用户要的是“好用”,不是“自研”。
3. 奔驰、宝马:豪强的“中国化”难题
奔驰和宝马早年是华为的供应商客户,现在却成了“学生”。我在上海试过宝马i3,它的L2辅助驾驶在高架上表现稳定,但遇到施工改道就“缴械”。乾崑ADS 4的强项,正是应对中国复杂路况。如果BBA想保住豪华市场,光靠品牌不行,必须“本土化”智驾。奥迪已带头,奔驰E级、宝马5系的下一代车型,会不会跟进?我看大概率会。
4. 吉利、长城:自主大厂的“随大流”?
吉利有极氪,长城有魏牌,都在搞自研智驾。但面对华为的“生态优势”,它们能坚持多久? 我试过极氪001 FR,性能猛兽,但城区NOA还是“新手村”水平。长城咖啡智驾在高速上不错,但城市覆盖率低。华为乾崑ADS 4已官宣33款车型搭载,包括比亚迪方程豹、广汽传祺等。这种“朋友圈效应”,会让吉利、长城越来越难“独善其身”。
三、技术细节:乾崑ADS 4凭什么成为“行业标准”?
我研究过乾崑ADS 4的架构,它有几个“杀手锏”:
多传感器融合:阿维塔11/12配3颗激光雷达,比问界M9多2颗。激光雷达像“夜视仪”,在雨雾、黑夜中依然精准。我在重庆试驾时,晚上下着小雨,阿维塔自动识别路边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稳稳刹停,这体验,没激光雷达真做不到。
鸿蒙座舱5.0:不是简单的“大屏”,而是“超级终端”。我在问界M7上试过,手机一碰,导航、音乐、通话全流转到车机,无缝衔接,像换了台“超级手机”。小鹏如果用鸿蒙座舱,UI体验会大幅提升。
云端训练:华为有“百万级”智驾数据训练模型。这意味着,每辆车都在为整个车队“学习”。你在北京遇到的鬼探头,可能已经让深圳的车学会了避让。
四、真实用户怎么说?
我采访了两位用户:
张先生,阿维塔12车主:“以前开宝马,觉得辅助驾驶是‘摆设’。现在开阿维塔,上下班通勤基本不用管方向盘,省心多了。就是激光雷达贵,坏了心疼。”
李女士,小鹏G6车主:“听说小鹏要和华为合作,我有点担心。我的XNGP用了两年,习惯了它的‘性格’。换华为系统,会不会‘水土不服’?”
用户的声音很真实:要先进,也要稳定;要效率,也要习惯。
五、竞品对比:小鹏 vs 问界 vs 蔚来
维度 小鹏G6(现款) 问界M7(乾崑ADS 4) 蔚来ET5T
智驾系统 XNGP(自研) 乾崑ADS 4(华为) NOP+(自研)
城市NOA 已开通30城 已开通50+城 测试中
激光雷达 2颗 1颗 1颗
座舱 Xmart OS 鸿蒙座舱4.0 NOMI
用户口碑 “技术强,但偶发失误” “流畅,像老司机” “服务好,智驾保守”
我的看法:小鹏缺的是“成熟度”,问界赢在“生态”,蔚来胜在“服务”。如果小鹏用乾崑ADS 4,有望在智驾体验上追平甚至反超问界。
六、未来展望:2025年L3,谁主沉浮?
2025年,L3级自动驾驶将在中国落地。这意味着,车辆可以在特定场景下“完全自动驾驶”,责任主体从司机转向车企。没有强大的智驾系统,别说L3,L2都可能被淘汰。
阿维塔计划2026年靠乾崑ADS 4和鸿蒙座舱5扭亏为盈,这很现实。智驾不再是“加分项”,而是“生死线”。
总结
小鹏和奥迪的选择,像两块石头投入湖中,涟漪已起。下一个“投华”的会是谁?我认为蔚来大概率紧随其后,理想、BBA在观望,吉利、长城终将跟随。这不是“谁抄谁的作业”,而是在智能汽车时代,谁能更快地把“中国智慧”变成“用户价值”。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车友:如果您的爱车要换智驾系统,您会选择“自研”还是“华为”?为什么?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下次试驾,带你们体验乾崑ADS 4的“魔幻”表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