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万买个原来能卖到40万的豪华SUV,这事在以前根本不敢想。可最近一看,英菲尼迪QX50,你别说,还真成了个“捡漏王”。问题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它为啥从人人仰望的高货,变成了现在的大众选择?这价格暴跌的背后,是技术落伍,还是市场真的变了?咱们好好唠唠。
首先你先想个问题:你为啥买豪华车?是冲着那个品牌标,还是觉得用起来比普通车爽那么一大截?以前大家总觉得BMW、Mercedes-Benz这种德系品牌开出去有面子,质量也过硬,40多万的落地价,不少人咬牙也要上,图啥,不就是个“身份”俩字?可现在,高端品牌价格一个劲地往下掉,英菲尼迪QX50竟然20出头就能撸回家,这事儿要是在十年前谁信?
可你再细想,这个价格真有那么香吗?我倒觉得,这其实就是个时代变化的必然。压根儿没什么“豪华感”随着价格掉队,反而让大家更理智。问问自己,你开QX50的人,会觉得跟隔壁宝马车主有啥差别吗?认真说,硬件配置倒是没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满足一家人用车、跑个长途、接送孩子没毛病,毕竟一台SUV本身就是靠实用取胜。
英菲尼迪这品牌啥路数?咱不绕弯子,日产的高端线,全球知名度不算低,尤其是在美国市场混得很开。北美人买SUV有个有意思的点,就是要“大,要稳,还不容易坏”。英菲尼迪QX50在美帝那边销量一直不错,说明它耐造、开着舒服。可到国内,一开始引进的时候定价高,直接奔着40多万去,怎么着也跟奔驰GLC、宝马X3一个价位。问题来了,国人看豪华车认牌子,光靠“日产高级货”还是不太够。品牌认同感这东西,不是说你北美混得风生水起就能照搬过来,得看人家中国人认不认你。
国产后价格跌了,也算一下放下姿态了。但是国内这几年汽车市场卷得飞起,长城、比亚迪、理想一个个新势力崛起,合资品牌传统那点配置和空间,也不够看。起初3.7L排量,油老虎,后又上了2.5L自吸,最后还是扛不住,自个儿用上了1台2.0T配CVT变速箱。其实说实话,这点动力,平常家用城市通勤是没啥问题的,和奔驰、宝马那些主打运动型的中型SUV比,差点意思。如果你喜欢踩一脚推背感的刺激,对不起,这车真给不了你,但要是你想要稳定和省心,搭CVT还真不错。
CVT变速箱优点就是啥?开起来特顺,啥顿挫没有,日常走走停停,倍儿丝滑。可一说要激烈驾驶,CVT就不是个“性能党”热爱的选择。其实我倒觉得,大家往往高估了自己开快车的需求,大多数人买个中型SUV,不就是通勤、买菜、偶尔旅游,谁在城市里天天地板油?不是都堵得发疯么?所以英菲尼迪给QX50装个CVT,还是很务实—符合大多数普通家庭买SUV的核心诉求。
那为啥这车长期销量上不去呢?价格降了一大截,20万出头还带个高级品牌的标,按理必抢啊!问题还是出在品牌号召力和车本身产品力。说句实在话,就算降到20万,在豪华品牌里价格是有优势,可一到配置,哪怕到2026款,基础版的QX50配置比自主品牌一比,缺口很大。想要什么L2级别智驾、座椅加热、腿部支撑、逼格高点的材质,这些配置可只有高配甚至顶配才有,二十来万主要是个入门待遇。反观自主品牌,同样二十多万,那配置直接“拉满”,车机语音、自动驾驶、座椅加热通风、全景天窗恨不得标配上车,谁还认死理去看英文标?
再有一说,外观造型方面,英菲尼迪QX50一直没学新势力那一套极简设计,走了个“魁梧肌肉流”,从脸到屁股都透着油腻又老派。你说大气吧,也压得住场面,可对现在90后00后来说,不够潮也不够酷。咱买车这事,有的时候真的就是个“看脸”消费。这也是为什么一大批主打个性设计的新品牌能吃到年轻人市场的原因。QX50这么保守的外形,也就剩下点商务气了。就看你爱不爱了。
车身尺寸对比下,轴距2798mm,其实不小。但现在自主家用SUV,随便抠出来一台都比它更大,腿部空间直接拉满。你要说3口之家用,很OK,但真要全家老小出行或是偶尔拉点货,空间不是最大亮点。再翻到内饰,现在一进车厢,不少人就盯着“科技感”,要多屏、要氛围,要各种智能交互。QX50呢,还在用独立物理布局,按钮不少,好处固然是耐用,但时尚感和科技感肯定谈不上。
我又想问一句:你是真的在乎十年不坏,还是想体验一年就得的各种黑科技?这个事儿还真得自己掂量。这也是英菲尼迪一贯的风格,保守、耐用、求稳,就是不折腾。就像你家那个三十年不开窍的老电饭锅,虽然一点不炫技,但能用就一直用,坏了修修还能凑合用。
那最后这个豪华品牌身份,到底还能不能打动人?我看着事,其实现在买QX50,多半指望着“白菜价豪华标”,想占点便宜。站在大多数消费者立场,这样的价格门槛,确实很适合“体面入门”豪华车圈。有面子不贵,日常用没毛病。但如果你真的在乎体验,二十多万预算,是不是考虑下自主高端品牌,能买到更大空间和更高配置的车?或者再努努力,上个低配的宝马、奔驰,说出去的时候,“牌面”还是更响。
反倒是现在市场卷出了个新方向。很多厂商搞那种所谓的“高性价比豪华入门”,本质就是满足大家“花小钱装大款”的那点心理。你二十多万就能坐进带着豪华标的车里,开出去朋友圈点评还能随手秀波优越。但多半时间,这价格降得太快,也把品牌原有的神话拔下了神坛。人一多,反倒变成个“街车”,豪华感就打了个折扣,跟以前那种咬牙跺脚掏40万买纯进口英菲尼迪的老用户,心理落差还是挺大的。
你再把眼光放远点,现在电车势头越冲越猛。20来万这价位,你随便选个新势力品牌,不缺动力、不缺科技、也不缺续航,质保也跟上了。而油车再怎么降价,基本上也就打个保守战,习惯了原有的那一套逻辑,不太可能给你颠覆感。QX50也一样,本质上是个“不功不过”的中庸选择。当然,这里面有个很现实的需求——对电车没信心的用户,还是愿意选老派豪华油车,可靠、耐用、全家方便用。
总的说来,现在20万出头入门豪华SUV的门槛一降再降,其实跟房子降价一个道理。一开始大家觉得是捡漏,但时间一长你发现,消费观在变,人对于“豪车”这玩意的要求也变了。以前大家信仰豪华标,现在更讲究整体性价比和真实体验。你买QX50,能省钱是一个层面,产品层面别指望能有太多惊喜。它优点嘛,就是省心皮实、驾驶不累、品牌标子还管用。但缺点也很明显,科技感和体验感都被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那你要问我看法,我就说一句,这“白菜价豪车”买得值不值,其实跟你买个老年代步车一样,自己心里得有数——你看重哪样。如果踏实不想折腾、要面子、对配置没啥极致要求,QX50就是适合你的那一类。如果你追求新鲜感和极致体验,还真得考虑别的车。毕竟,有的时候,留点钱买点喜欢的体验,也挺值的。
所以说,现如今“豪车”这个词儿,已经彻底变了味儿。短短几年,英菲尼迪QX50完成了从“神坛走向人间烟火”的改变。油车最后的倔强?也许就是如今二十万级豪华SUV最后的温情了。你,怎么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