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2025上半年财报:增收不增利背后的转型阵痛与破局压力——从财务、转型、行业对比看未来挑战

2025 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长城汽车也被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之中。从其发布的财报数据来看,呈现出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营收方面,长城汽车实现营收 923.35 亿元,同比仅仅微增了 0.99% ,这个增长幅度在行业中显得极为不起眼,如同在汹涌浪潮中的一丝涟漪,很容易就被掩盖。

而在利润方面,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10.21%,降至 63.37 亿元,扣非净利润的降幅更是高达 36.39%。这就好比一个人,看似在往前走,但步伐越来越沉重,口袋里的 “真金白银” 还在不断减少。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显著弱化,是长城汽车当前面临的一个核心问题,反映出其在收入增长的同时,盈利水平却在不断下滑,经营效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甚至进得慢了,也可能被竞争对手远远甩在身后。

长城汽车2025上半年财报:增收不增利背后的转型阵痛与破局压力——从财务、转型、行业对比看未来挑战-有驾

毛利率暴跌与费用高企的双重挤压

深入剖析长城汽车财务数据背后的原因,毛利率的暴跌与费用的高企成为了两大关键因素。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约 26.21% 降至 18.38%,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就像一座大厦的根基在逐渐松动。销售费用的激增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渠道转型等原因,销售费用增长了 63.31%,达到了 50.36 亿元,平均单车销售费用更是高达 8852 元。这就好比为了把产品卖出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大幅增加,利润自然就被压缩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研发投入仅增长了 1.21%,为 42.39 亿元,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研发投入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就如同给汽车不断升级发动机,才能在赛道上跑得更快更远。但现在长城汽车在研发投入上的缓慢增长,可能会导致其在技术创新方面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

非经常性损益依赖严重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达到了 28.4 亿元,占净利润的 44.8%,扣除后核心经营利润仅 35.81 亿元。这表明长城汽车的传统业务造血能力不足,就像一个人不能依靠自身的健康体魄来维持生命,而需要依靠外界的 “输血” 来勉强支撑。如果不能尽快提升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摆脱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依赖,长城汽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

产品结构失衡与市场差距显著

在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长城汽车的步伐明显有些滞后。2025 年上半年,其新能源销量为 16.04 万辆,同比增长 23.64%,看似有一定的增长态势,但放在行业大环境中一对比,就显得黯然失色。新能源销量占总销量的 28.2%,与行业平均的 44.3% 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期的比亚迪,新能源销量超过 200 万辆,渗透率更是超过 90%,如同新能源领域的一艘巨轮,乘风破浪,而长城汽车则像是一艘在风浪中努力追赶的小船。

长城汽车引以为傲的 Hi4 智能电混技术,虽然有着 “四驱性能、两驱能耗” 的宣传亮点,但在实际市场反馈中,却暴露出不少问题。用户反馈在亏电状态下,四驱性能不足,电池保电能力弱,这就好比一个人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无法发挥出全部实力。部分车型,如魏牌高山,因价格偏高,超出了许多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智能化体验又不及竞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销量低迷,难以在新能源市场中站稳脚跟 。

品牌分化严重拖累整体转型

长城汽车旗下的多个品牌,在新能源转型的道路上,表现参差不齐,分化严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整体的转型进程。

哈弗作为长城汽车的销量主力,目前仍然依赖燃油车。其新能源占比不足 5%,主力车型 H6 曾经风光无限,但如今因智能化落后,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不如前,月销仅 8000 辆,就像一位曾经的武林高手,因招式陈旧,逐渐被后起之秀超越。

欧拉主打女性细分市场,然而上半年销量仅 1.46 万辆,同比下滑 53.35%,市场策略遇冷。曾经的特色定位如今却成为了发展的阻碍,就像一艘在错误航道上行驶的船只,离目标越来越远。

魏牌销量为 3.24 万辆,虽然同比增长 60.34%,但规模较小,在新能源的大海中,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难以掀起大的波澜,难以支撑起长城汽车整体转型的重任。

坦克销量 10.41 万辆,同比下滑 10%,其高端化路线与市场需求出现错位。就像一个人穿着华丽的礼服去参加一场户外运动,虽然看起来很亮眼,但却不实用,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

渠道转型阵痛:高投入与低转化的效率之殇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构建 “全触点用户直连” 模式,魏牌在渠道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已建成 360 + 零售中心、50 + 交付中心 。这本是一个充满前瞻性的战略布局,就像在一片新的土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收获累累硕果。然而,现实却给了沉重的一击。
销售费用因渠道建设激增 63.31%,但新能源销量增速却未达预期,费用转化率仅 37.3%。这就好比投入了大量的肥料和水,种子却没有按照预期茁壮成长,投入与产出严重不成正比。

从用户体验方面来看,黑猫投诉上的大量投诉信息,如订金不退、售后不作为、质量问题(如轮胎爆胎、发动机故障)等,像一把把利剑,刺痛着消费者的心,也严重影响了品牌的信任度。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毒瘤,侵蚀着品牌的根基,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会给长城汽车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大的危机。

全球化布局失衡:过度依赖与新兴市场乏力

在全球化的征程中,长城汽车的布局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俄罗斯市场曾经是长城汽车海外销量的重要支柱,贡献了近 50% 的海外销量,就像一座坚实的靠山,为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撑起了一片天。但如今,这座靠山却出现了动摇。

2025 年上半年,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的销量同比下滑 21.5%,降至 6.4 万辆,当地市场的萎缩让长城汽车深受影响。这就好比一个人失去了一条重要的臂膀,实力大打折扣。过度依赖单一市场的弊端在此刻暴露无遗,一旦这个市场出现波动,整个海外业务就会受到冲击。

新兴市场方面,进展缓慢成为了长城汽车面临的又一难题。巴西工厂 8 月才投产,初期产能仅 5 万辆,南美市场尚未形成有效的支撑。上半年海外总销量 19.87 万辆,同比下滑 0.58%,目标完成率仅 38%,这就像一场考试,成绩远远低于预期,让人忧心忡忡。新兴市场的开拓,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而目前长城汽车在这方面的成果还不显著,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挑战 。

在汽车行业这场没有硝烟的激烈战争中,长城汽车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头部企业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昔日的辉煌似乎正在逐渐褪去。

营收利润与头部企业差距拉大

比亚迪在 2025 年上半年可谓是风光无限,营收达到了 3712.81 亿元,同比增长 23.3%,净利润更是高达 155.11 亿元,同比增长 18.01% 。这样的成绩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矗立在长城汽车面前。比亚迪凭借着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广泛的市场布局,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一路高歌猛进,销量持续攀升,利润也随之滚滚而来。

吉利汽车同样表现出色,营收达到 895.6 亿元,同比增长 15.2%,新能源渗透率更是超过了 50%。吉利在新能源领域不断发力,推出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车型,如吉利银河系列,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高性价比,迅速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相比之下,长城汽车的营收增速和利润规模则显得相形见绌。营收仅微增 0.99%,利润还出现了下滑,与比亚迪和吉利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在市场份额的争夺中,长城汽车也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逐渐偏离航道的船只,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如果长城汽车不能及时找到突破困境的方法,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未来的发展将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 。

技术投入与决策效率的双重落后

技术投入是汽车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而在这方面,长城汽车与头部企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亚迪上半年研发费用高达 160.8 亿元,占营收的 4.3% ,不断加大在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出了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超级 e 平台兆瓦闪充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为其产品的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吉利汽车的研发投入也达到了 73.28 亿元,占营收的 8.2%,持续在造车架构、三电技术、智能化和 AI 技术等方面进行深耕,打造了包括浩瀚 S、SPA Evo、CMA Evo 和 GEA Evo 新能源架构在内的四大 AI 架构,为其新能源车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而长城汽车的研发投入仅为 42.39 亿元,占营收的 4.6%,相对较少的研发投入,可能会导致其在技术创新方面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无法及时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
除了技术投入不足,长城汽车内部决策链冗长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其发展效率。产品更新周期长达 27 个月,这就好比一个人反应迟缓,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无法及时做出调整和应对。而竞争对手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能推出新的车型或对现有车型进行升级,抢占市场先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长城汽车如果不能解决决策效率低下的问题,将很难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被边缘化 。

短期压力:利润与规模平衡难题待解

在当前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以价换量” 已成为不少车企的无奈之举。长城汽车虽单车均价达到 17.05 万元,同比有 2.9% 的增长,可新能源车型受成本等因素制约,降价空间极为有限。在这场价格战中,若不跟进降价,市场份额恐被竞争对手进一步蚕食;若降价,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将被再度挤压,这无疑是一把高悬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长城汽车的盈利水平。

半导体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 10%-15% ,在贸易战升级的大环境下,进口芯片价格波动加剧。长城汽车国产化率不足 50%,这意味着其在芯片采购上对进口依赖程度较高,一旦芯片价格上涨,整车成本必然随之攀升。成本的增加不仅压缩利润,还可能削弱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力,导致市场份额下滑,短期内长城汽车在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天平两端艰难平衡,稍有不慎便可能满盘皆输 。

长期挑战: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的关键考验

智能化浪潮正席卷整个汽车行业,在辅助驾驶领域,长城汽车的 L2 + 级辅助驾驶渗透率不足 30%,与行业平均 50% 的渗透率相比,差距明显。在高阶智驾研发上,小鹏汽车凭借其先进的 XPILOT 系统,以及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问界系列车型搭载的华为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市场上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而长城汽车却滞后于这些竞争对手。智能化技术的滞后,不仅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更可能使长城汽车在未来智能出行的赛道上被远远甩在后面,错失发展的良机。

长城汽车实施多品牌战略,旗下哈弗、魏牌、坦克等品牌各自为战,导致资源分散严重。在技术研发上,各品牌重复投入,却未能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例如,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上,各品牌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方向,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合,使得研发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若不能有效整合各品牌的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长城汽车在长期发展中,将难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合力,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

管理层应对:战略调整与执行力的终极考验

渠道优化方面,长城汽车计划将魏牌直营渠道占比从 15% 提升至 30% ,期望借此加强对终端的掌控,提升品牌形象和用户体验。直营渠道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人力和时间的投入,在销量未达预期的情况下,如何平衡投入与产出,避免陷入资金困境,是管理层面临的一大挑战。若不能合理规划,有效运营,直营渠道的扩张可能会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 。

技术路线修正上,加速 Hi4 技术迭代,解决亏电性能问题迫在眉睫。亏电性能问题已成为制约 Hi4 技术推广的关键因素,若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消费者对搭载该技术车型的信任和购买意愿。加大纯电车型投入,如欧拉下半年推出两款全球车型,是顺应市场趋势之举,但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市场中,如何突出产品特色,赢得消费者认可,对长城汽车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推广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全球化深化进程中,依托巴西工厂开拓南美市场,降低对俄罗斯市场的依赖,是长城汽车分散风险、拓展海外版图的重要战略。在本地化生产过程中,政策风险、文化差异、市场需求差异等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项目的推进和市场的开拓。例如,巴西的环保政策、税收政策等可能会对汽车生产和销售产生重大影响,长城汽车需深入研究并积极应对,才能在南美市场站稳脚跟,实现全球化布局的战略目标 。

手记:

破局三大矛盾,长城汽车转型能否迎来曙光?

长城汽车如今深陷困境,其本质是传统优势与新兴需求之间的错配,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燃油车领域,长城汽车曾凭借出色的发动机技术、扎实的底盘调校以及丰富的产品线,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甚至在海外也有一定的份额,燃油车的利润贡献曾经是其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在新能源转型的浪潮下,其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不足,导致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转型投入的需求与燃油车利润贡献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

多品牌战略在初期或许有助于长城汽车开拓不同细分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分散的弊端逐渐显现。各个品牌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方面各自为政,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效应,就像一盘散沙,难以凝聚成强大的力量,共同推动企业的发展 。

全球化布局方面,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建立了生产基地、销售网络等,形成了重资产布局 。但当俄罗斯市场出现萎缩时,这种布局反而成为了沉重的负担,市场的不确定性让长城汽车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想改变这一现状,长城汽车必须在未来 1 - 2 年内全力解决 Hi4 技术落地问题,优化技术性能,提升用户体验,让 Hi4 技术真正成为其在新能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新能源渗透率至 40% 以上,加大新能源车型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优化供应链成本,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提高国产化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只有实现这些目标,长城汽车才有可能实现 “2025 年全球销量 400 万辆、新能源占比 80%” 的宏伟目标。

值得庆幸的是,长城汽车拥有垂直整合能力,旗下的蜂巢能源在电池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为其新能源车型提供了可靠的电池供应;诺博系统在汽车零部件制造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能够为整车生产提供优质的零部件 。长城汽车在全球化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也使其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和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为其破局提供了基础。

未来,长城汽车需要以更果断的战略调整和强大的执行力,抓住行业洗牌的窗口期。在战略调整上,明确各品牌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整合资源,形成协同效应;加大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投入,提升技术水平 。在执行力方面,优化内部决策流程,提高决策效率,确保战略能够得到有效实施;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长城汽车才能在转型阵痛中开辟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迎来曙光 。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