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要把坦克300开到南极去,还签了个什么合作协议,说是要去搞科考。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是,今年车圈最“不务正业”的营销,终于来了。
而且我特别喜欢。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市场了,它是一个大型的修仙现场,所有人都在拼命内卷,试图渡劫飞升。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卷到最后大家发现,路走窄了。因为你卷的所有东西,明天就会被你的对手用更低的价格,更离谱的配置,更没有下限的服务给背刺掉。就像两个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本来应该比拼招式精妙,结果最后变成了互相比谁血更厚,谁更能挨揍,王八拳对王拳,看谁先顶不住。
这种竞争,很热血,但是也很低级。
这时候,长城突然“悟”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长城内部的会议室,一群高管愁眉苦脸。PPT上罗列着比亚迪的秦L,小米的SU7,问界的M9,每一个都是“卷王”附体,价格一个比一个癫,配置一个比一个狠。A高管说,要不我们也降价?B高管说,再降就要把财务总监送去天台吹风了。C高管说,那我们也堆配置,800V、激光雷达、大冰箱、大彩电,全都给它安排上!
就在大家快要打起来的时候,一个扫地僧模样的人幽幽地说了一句:我们为什么要在他们的规则里玩?他们要的是“性价比”,是让用户觉得占了便宜。但占便宜这个事儿,是没有尽头的。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用户,我们“牛逼”?
怎么证明牛逼?
去南极。
这个想法简直是天才,是道诡异仙里的主角李火旺看了都要直呼内行的操作。因为南极这个地方,在普通人的认知里,它就不是车该去的地方。它是一个符号,代表着极限、征服、专业,还有一点点远离尘嚣的浪漫。当你的车能跟“南极科考”这个词绑定在一起的时候,你就完成了一次品牌上的“维度跃迁”。
坏了菜了,同行们还在KTV里为了谁能多唱一首歌打得头破血流,长城直接说,我不唱了,我去珠峰开演唱会了。
你问坦克300的9AT变速箱在南极的低温下会不会出问题?它的三把锁在冰面上能不能锁得住?它的Hi4-T混动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里纯电续航还剩多少?
不重要。
真的,一点都不重要。
因为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这辈子99.9%的驾驶场景,是在铺装路面上,为了上班不迟到而疯狂加塞,是在周末的商场地下车库里,为了一个车位跟人斗智斗勇。我最极限的越野,可能就是压了一下马路牙子。南极的性能表现,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屠龙之术,我一辈子都用不上。
但能去,就是能去。
这就是品牌玄学。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徽,特斯拉最值钱的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关于未来的大饼。而坦克300,在把车开到南极的那一刻,它给自己焊上了一个金钟罩铁布衫。这个金钟罩的名字,叫“情怀”,叫“故事”,叫“精神图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圈就是这么蠢。
你想想看,当一个不懂车的朋友问你,最近想买个硬派越野,有什么推荐?你可以跟他说一堆参数,什么非承载式车身,什么接近角离去角,他听得云里雾里。但你现在可以换一种说法:“买坦克300吧,这车能去南极科考。”
就问你怕不怕?
这一句话,比一万句“最大扭矩387牛米”都有用。它直接把产品拉到了一个精神层面。它在暗示你,你买的不是一辆车,你买的是一种可能性,一种“虽然我天天堵在环路上,但我心里装着诗和远方”的资格。
这招真的太狠了。这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长城坦克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竞争对手)都没放过,直接给你吹灭了,然后告诉你,我们家点的不是蜡烛,是太阳。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本质上是一场成本极高、表演性质极强的行为艺术。它解决不了长城当下所有的问题,也无法直接转换成下个月的销量暴增。但是,它在挖一条护城河。在所有人都用压缩毛巾的方式造车时,它开始给自己修长城了。
同行看了也得傻。别人都在降价一万两万,你这边直接花几千万甚至上亿去做一个“虚”的东西,这算什么?
这就是在赌。赌未来的消费者,尤其是当下的年轻人,他们买车,除了看性价比,还看什么?看情绪价值,看品牌故事,看你这个品牌酷不酷。
所以,坦克300去南极这件事,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硬派越野的品牌关键,现在可能真的就在南极了。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它是一个信仰问题。
你会发现,当一个品牌开始跟你讲信仰的时候,你就很难用性价比去打败它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别的车配置多高多便宜,他只会觉得你很吵。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长城不装了,摊牌了。它就是要用南极这块冰,给自己打造一块滚烫的品牌烙印。至于这辆车开到南极之后,会不会被企鹅围观,会不会成为团建的背景板,那都是后话了。
重要的是,它去了。这就够了。
这事儿,真他妈的酷。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