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

最近这几年,咱们身边的国产车真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以前是讲究个结实耐用、价格实惠,现在倒好,一个个都跟参加科技博览会似的,把各种听着就玄乎的技术往车里塞。

就拿吉利旗下那个高端品牌极氪来说,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这台新车,内部代号可能是叫“9X”什么的,简直就像是把一个未来科技馆给装上了四个轮子,让很多人看了都直挠头,这车到底是造出来开的,还是用来证明咱们国家工业水平的?

咱们先从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说起,就是这车长得什么样。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第一眼看过去,就是一个字:大。

这车长度超过了五米二,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比我们路上常见的大多数七座SUV,比如丰田汉兰达、大众途昂还要再长上一截,跟那些动辄上百万的进口豪华大家伙,像奔驰GLS、宝马X7,是差不多一个级别的。

光大还不够,它的前脸设计得特别夸张,一个巨大无比的格栅,里面是一条条竖着的亮条,在太阳底下一晃,特别有气势。

很多人开玩笑说,这不就是冲着劳斯莱斯库里南去的嘛。

这种设计其实很聪明,不管你懂不懂车,只要看到它停在那,第一反应就是“这车肯定不便宜”,那种视觉上的压迫感和豪华感一下子就出来了。

对于很多买车看重“面子”的消费者来说,这一点确实很有吸引力。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外观上把气势做足了,那坐进去感觉怎么样呢?

这就开始出现一些让人讨论的地方了。

按理说,这么大的车,里面的空间应该是奢侈得不得了才对。

它设计的是三排六个座位的布局,听起来很宽敞。

但根据一些实际体验过的人反馈,好像并不是那么回事。

问题主要出在第二排和第三排。

第二排座椅虽然功能很多,坐着也舒服,但腿部空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只能说是够用,离“翘个二郎腿”还有点距离。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最让人觉得有点尴尬的是第三排,基本上就是个“应急座”,成年人坐进去会非常憋屈,长途旅行是肯定受不了的,可能也就适合放放行李或者让家里的宠物待着。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车造得那么大,空间都去哪儿了?

其实这跟它是纯电动车有很大关系。

车底下要铺一层厚厚的电池,这就会把整个车厢的地台抬高,占掉了一部分垂直空间,所以虽然车看着高大,但里面的实际高度和空间利用率就会打折扣。

这一点,几乎是现在所有纯电SUV都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

说完了空间,咱们再聊聊这车最喜欢拿出来说的性能,尤其是那个快得吓人的加速。

据说最强的版本,零到一百公里的加速时间能做到3秒多。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这个数字可能很多人没概念,这么说吧,路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跑车,比如保时捷911,都不一定有它快。

一台这么大的家用SUV,拥有比超跑还猛的加速能力,这听起来确实挺厉害的。

但这又引出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咱们普通人开车,真的需要这么快的加速吗?

试想一下,你开着这车载着老婆孩子、爹妈岳父母出门,路上你敢一脚油门踩到底吗?

估计车子“嗖”地一下窜出去,全家人的早饭都得吐出来。

这种极致的性能,在绝大多数日常上下班、接送孩子的场景里,不仅用不上,甚至可能会带来不好的乘坐体验。

所以,这个“3秒破百”的标签,更多的是厂家在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告诉大家“你看我能造出这么厉害的车”,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它的实际意义可能并没有参数上看起来那么大。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接下来要说的,是现在所有电动车主都最关心的问题——充电。

这台车在这方面宣传的亮点是,它用了最新的技术,叫什么900V高压平台,配上宁德时代最好的电池,理论上充电速度非常快,号称充个9分钟,就能增加好几百公里的续航。

这听起来简直是解决了电动车最大的痛点,以后出门再也不用为充电发愁了。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点骨感。

问题出在哪呢?

出在充电桩上。

你的车技术再先进,充电速度再快,也得有配套的超级充电桩才行。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这就好比你家里换了千兆光纤,但给你提供服务的网络公司最高只支持百兆,那你也体验不到千兆的速度。

目前,能支持这种800V、900V超快充的充电桩,数量非常稀少,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段,很多二三线城市,甚至高速服务区,都很难找到。

所以,你花大价钱买了这台车,很可能在大部分地方,充电速度和几万块的普通电动车没什么两样。

尤其是在节假日跑高速,那种排队等充电的焦虑,并不会因为你的车更贵而减少。

最后我们再看看智能化,这也是现在国产车最卷的一个领域。

这台车堆料也堆得很猛,装了五颗激光雷达,还有最顶级的智能驾驶芯片,宣传上说能实现很高阶的自动驾驶功能。

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期货”的成分。

吉利再造旗舰SUV,车长超5米2,3秒破百,充电9分钟-有驾

所谓的L3级别自动驾驶,目前在我们国家的法规层面还没有完全放开,也就是说,虽然车子的硬件已经准备好了,但软件和法规还不允许它在公开道路上完全施展拳脚。

你现在能用到的,依然是辅助驾驶功能,比如自动跟车、自动变道这些,跟其他品牌主流的智能驾驶体验拉不开本质的差距。

这就等于你买了一台配置顶级的电脑,但暂时只能用它来打打字、上上网,那些最核心的强大功能,得等以后政策和技术都成熟了才能解锁。

消费者等于提前为未来的技术支付了成本,这笔账划不划算,就得看个人怎么想了。

所以综合看下来,这台车就像一个性格鲜明的“偏科生”。

它在外观气势、极限性能、科技配置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做到了行业的顶尖水平,甚至超越了很多进口豪华品牌。

但在空间实用性、充电便利性、智能驾驶的实际落地体验这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又存在着一些现实的短板和需要等待的“未来”。

五十多万的售价,正好卡在一个很微妙的位置。

对于习惯了国产车二三十万价位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鼓足勇气的价格;而对于那些手握同样预算,原本打算购买奔驰、宝马、奥迪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又会犹豫,花同样的钱,是选择一个品牌响亮、各方面均衡的传统豪华车,还是选择一个科技感爆棚、但品牌还需要时间沉淀的国产新旗舰?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所有正在向上突破的中国汽车品牌共同面临的挑战:如何让消费者相信,我们的技术和产品,已经值得上这个价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