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在高速公路上没油趴窝,司机居然违法?

作者:叶克飞

车在高速公路上没油趴窝,司机居然违法?-有驾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高速免费,塞车也适时而来。每年十一假期和春运期间更是如此,在高速路网最为密集但外来人口最多的广东,堵上一天一夜也不是没发生过的事儿。有经验的司机甚至会带上锅碗瓢盆,方便堵车时做饭吃。

塞车严重时,车子燃油耗尽一点也不奇怪。春运高峰期,光是进服务区加个油可能都要排上几个小时。这几年电车多了,服务区的压力更大。在路上趴窝的,油车是少数,更多的是电车。所以今年五一假期前夕,一些地方还专门出台惠民政策,表示在高速上没电没油,可以享受免费拖车。

在中国,高速塞车这事儿基本集中在假期和春运这种时间点,而且地域差别很大。有些地方的高速公路一年四季都没多少车,但在高速路网如蜘蛛网的珠三角地区,因为汽车保有量大,人员流动大,工业运输频密,不少高速公路平时也相当拥挤,到了假期和春运就更是如此。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车子在高速上没油没电,都只是自家的倒霉事儿。但换作在德国,如果车子在高速公路上因为燃油耗尽而被迫停下,实际上是违法行为,会遭到交警处罚。

说起德国高速,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外国人少,高速上没什么车”,这个认知其实相当可笑。首先,世界上并没有一个名叫“外国”的国家,每个国家情况不同,道路状况、汽车保有量、经济发展都有差异。其次,德国的人口密度大致相当于中国中部省份,虽然比不上东部沿海地区稠密,但绝对不算什么“地广人稀”,而且德国高速建设早、路网密,德国的汽车保有量又极大,一个家庭两三辆车是常态,所以高速公路使用频率很高。尤其是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高速公路繁忙度远超中国大多数省份,只有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一带,才敢说自己的高速公路比德国繁忙。

或许正是因为高速公路极其繁忙,所以德国才有“在高速公路上燃油耗尽是违法行为”这一令欧盟其他国家民众都未必熟悉的规定。因为申根区原则上并没有边境检查限制,各国之间畅通无阻,所以周边国家都针对德国这一规定,对本国司机有过提示。

在德国交通法规中,爆胎和机械故障等无法预防和控制的原因所导致的高速公路被迫停车,只要司机在随后的应急举动中合乎法规,就没有任何问题,但燃油耗尽则被视为“可预防的违法行为”。

一旦触发这一行为,处罚标准类似于在高速公路上擅自停车,少于三分钟会被罚款35欧元,超出三分钟则罚款70欧元。如果因为燃油耗尽,抛锚在路中间并引发事故,就可能被控犯有重大过失罪,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

之所以有这一规定,与德国高速公路允许的行驶速度较高有关。德国人在高速上风驰电掣的那个劲头,在欧洲都是数得着的。

“德国高速不限速”其实是网络经典谣言,实际上,德国仅仅有40%的高速不限速。不过即使如此,德国仍是全球高速公路不限速比例最高的国家。当然,德国高速公路的不限速路段也有建议速度,即时速130公里。如果驾驶者在超过这一时速的状态下发生事故,即使没有主观失误,也需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同时,德国高速乃至整个欧盟的高速公路,都给司机提供了极其充裕的加油空间。不管高速公路平日是否繁忙,起码德国乃至欧盟没有中国式的五一和十一长假,更没有春运。大多数欧盟国家的民众都有一个月左右的有薪假期(各国有一定差异),不至于扎堆在几天时间里。最容易堵车的时段是每年7-8月的旅行旺季,人们都在四处度假,但同样不会过度集中。

更重要的是密集的服务区。欧盟国家的高速服务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配置,另一种可算是简易版。

所谓标准配置,就是拥有加油站、专门的停车休息区、超市、餐厅和咖啡厅,有些还拥有酒店。至于简易版,则只有停车休息区,无服务人员。

根据我历来的观察,标准配置的服务区每隔三十公里左右就有一个,简易休息区则穿插其中,大概每隔十几公里左右就会有一个,德国的数据是高速公路平均每14.7公里就有一个休息区。当然,即使三十公里就有加油站,每逢度假热门时段,加个油还是得排排队,花个十分钟,但终究不会有春运和十一那种大排长龙的情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