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

极氪这一年过得有点像翻箱倒柜找钥匙,却发现门早就换了锁。作为吉利集团重点打造的高端纯电品牌,极氪从诞生那天开始,就享受着吉利“亲儿子”级的待遇:最好的技术、最强的资源、全球供应链,啥都不缺。但无论是华丽的上市,还是“全球豪华科技品牌”的光环,都没能让销量稳坐高台。今年的数据一摆出来,销售部门估计也是直呼头疼:8个月过去,极氪才完成年度目标不到一半,眼看着离年终还剩4个月,这目标想达成,怕是得变魔术了。

可极氪看起来并没那么着急卖车,反而忙着各种调整。从去年《台州宣言》一喊,新一轮改革轰轰烈烈启动:组织架构、品牌合并、高管更替,分分钟让员工感觉上班像在爬楼梯,永远不知道还有几层。极氪和领克完成股权交割,还成立了极氪科技集团,一个是吉利高端纯电品牌,一个是主打个性的燃油和插电车型,俩人本就家里兄弟,现在干脆绑一起卖。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林杰这位吉利老将重新出马,全面接管极氪国内营销搞得销售小哥们直接“人肉计分表”:试驾完要客户打10分,分低还不行,拍照留证,还得发群里。感觉卖车都快变成“服务外卖”。更有那“神秘访客”,一言不合就给门店甩个分,相当于品控稽核专员,手脚慢了、流程跳了、递水迟了,分分秒秒都在被监督。流程倒是细了,氛围却僵了,客户体验更像是进了标准化工厂。

除了销售门店里抓流程,整个辅助驾驶的技术团队也要动。吉利直接拿出“千里浩瀚”方案,辅助驾驶统一全家桶,不再搞什么极氪自己的小灶。极氪、领克、吉利研究院和与旷视合资的“迈驰智行”团队说合就合,都准备一股脑并进重庆千里智驾,每个人都得重新签合同。虽然这事后来暂缓,但独立技术阵地也算是一只脚迈出去了。

看着极氪那些曾经独享的软硬件,现在变成吉利大家庭人人都有份。SEA浩瀚架构以前只给极氪用,现在新出的领克Z10,直接就拿过来搬上流水线,和极氪001几乎成了孪生兄弟。金砖电池也不再“极氪专供”,统一整合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领克等其他品牌都能用,这招直接让极氪“优等生”标签变成了“普通班”。

这些举措倒是对吉利整体销量有提振,成本核算边界模糊后,极氪财报上的亏损骤降。合并后,研发和销售费用大头都归到集团去算,极氪上半年净亏损同比少了七成,甚至演出了一把“季度利润转正”的好戏。但这账本漂亮了,门店的小伙伴们还是要熬得住,毕竟前端销售的压力并不会因为后台数据好看就轻松。

极氪的光鲜历史想来也真是龙卷风式的:成立三年多,估值飙到130亿美元,上市速度刷新中国新能源企业的纪录。吉利什么好都给极氪撒着投,但过了蜜月期,极氪销量成了溜滑梯,主力车型极氪001月销从巅峰1.4万辆掉到近3000辆。人还没焐热,账上就亏了270个小目标,资产负债率更是高得让人头晕。亏得多了,资源开始流转,各种调整砸下来,独立性逐步消解。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辅助驾驶这块,极氪还想留点自己的小天地。哪怕硬件已经化作大众货,极氪在软件上也在努力盘踞一块自留地。内部管理层和团队之间为主权拉扯,能保多少是多少。不过集团层面趋势已定,技术复用才是老大哥心里最美的算盘。实际上,吉利希望的是收敛资源,不再单打独斗,给股东一个稳稳的回报。

极氪上层战略也不是没想过“要风要浪”。官方表态始终是“独特性最重要”,中国豪华品牌还得靠极氪撑着。既然走豪华,其实不太在意月卖多少台,追的就是品牌范儿。但品牌溢价也得用真金白银来砸,新车型极氪9X定价直接奔着47.99万-56.99万去了,顶配光辉版据说还要超100万。极氪要当中国电动豪车的掌门人,这价位算是敲响了高端的大锣。

带着不断调整的身份和战略,极氪像是在路口踟蹰不前,一边要“与众不同”,一边又抬头看着吉利的指挥棒。销量不给力倒不是最让人操心的,反而整个品牌的定位、存在感才是真正的巨大赌局。吉利琢磨的是把极氪彻底收编,变成自己的全资子公司,年底完成交割之后,极氪的“独立”日子算是走到头了。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有人会问,极氪这一系列操作到底图啥?其实就是家长收拾孩子,打算重新安排一下户口本。之前“富二代”单飞,玩得高兴,但发现花钱不省心,效果也没想的那么美。让家族资产调配更灵活,技术和供应链公用,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比指望极氪一个品牌单挑市场靠谱多了。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当然,这样的改革不全是坏事。极氪的昔日优先权让大家伙受益,内部资源合理分配,也能避免重复造轮子。对用户来说,买吉利系新车,技术基本都能“互通有无”,指导价也可能变得更加亲民。对极氪门店、销售和一线员工来说,品牌转型,流程再造,干活的惯性被打乱,原本靠服务和体验拉动销量的套路变成了标准化流水,客户感受到的“豪华”其实更多是一种“定制感”没了的尴尬。

而极氪还没服气,确实没完全收心。从辅助驾驶到高端车型布局,它还在拼命挤牙膏保留“只属于自己的一点点”。奈何吉利的大船已经定了航向,只能被拖着走。未来极氪如果要杀回超高端市场,能否扛起中国品牌的门面,还得靠新车型闪亮登场,营销故事讲得足够漂亮——但这故事讲得再好,账本上那串数字也不会自己变多。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所以极氪当下的处境有点像“家有贤婿”,本想自己闯天下,现在发现还是由丈人说了算。曾经的独立和特权变成了集团大旗下的小小一员,豪华品牌的梦想继续做,销量也不指望突然翻倍。极氪是不是能翻身,还得看吉利不再朝它撒糖而是递药的速度。

极氪销量遇挫,技术共享,品牌定位调整-有驾

话说回来,这年头做车企,谁还不是在变着法子续命呢?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