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消协报告直指乱象!新能源汽车,这些问题太坑人

新能源车投诉大涨近四成

今天,中消协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里的数据挺值得关注的,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诉量比去年涨了快四成,也就是38.6%。现在这个行业遇到的几个大麻烦主要是:交定金时的纠纷、车型突然升级换代带来的争议,还有就是补贴没拿到手的问题,这三样算是阻碍行业发展的重要痛点了。

中消协报告直指乱象!新能源汽车,这些问题太坑人-有驾

新能源汽车售后纠纷增多

中消协最近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的投诉出现了三个主要矛盾:

案例一:智驾系统升级引发争议

2025年2月19日,孙先生投诉一家知名车企涉嫌“技术升级隐瞒”。他买了一辆13.28万的车,刚上完牌照第二天,这辆车就迎来了大更新,新车全系列都标配了价值2万块的智能驾驶系统。车企说这是“商业机密”,但圈内人透露这个品牌的研发速度已经能做到“上市一代、储备三代”了。

案例二:补贴政策执行不力

张女士没能拿到5500元的补贴,暴露出车企在区域管理上的问题。涉事品牌的南京区域负责人承认:“雨花台区的补贴申请系统有三天的延迟,导致前15个买车的人的资格作废。”目前,这家车企已经启动了“先垫付”的赔偿机制。

【行业解决方案】针对这些问题,中消协已经和工信部一起开始修订《新能源汽车销售服务规范》。计划要求车企在卖车时明确告诉消费者产品的生命周期规划,在新车上市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设置“技术升级保护期”,并且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补贴申请信息平台。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副秘书长罗磊表示:“当汽车行业从增加销量的竞争转为存量竞争的时候,服务体系的规范化会成为新的竞争点。建议车企设立‘价格保护机制’,对于买车三个月内遇到官方调价或者重大升级的用户给予积分补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