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上午九点半,艾铁成在乐道App发表了一篇文章,宣布不再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和蔚来高级副总裁。
而同时到来的,还有蔚来的组织调整公告。公告内容显示,任命沈斐担任乐道汽车总裁,全面主管乐道销售工作和区域公司管理,向公司总裁秦力洪汇报。
原总裁艾铁成“如约”离职,蔚来元老沈斐接任,创始人李斌亲自接管乐道7个核心部门。这场权力重构背后,是乐道与萤火虫双品牌的全面溃败,以及蔚来现金流逼近断裂的至暗时刻。
人事震荡:权力收编暴露战略失控
艾铁成主导的乐道L60自2024年9月交付以来,累计销量仅1.2万辆,不足年度目标(20万辆)的6%,这一背后是乐道“低价换电”策略被证明的失误。
同时,在定价上,乐道L60预售价21.99万,但特斯拉Model Y改款后降价至22万并赠送FSD自动驾驶,导致乐道既无技术代差又无价格优势;价值20万级用户中70%更关注充电速度而非换电次数。
因此,李斌亲自接管研发、供应链等7个部门,标志着蔚来从“放权试错”转向“中央集权”。此前乐道团队为冲销量强制摊派员工购车指标,引发内部“自残式营销”争议,暴露管理失控。
双品牌的错位竞争与资源黑洞
事实上,乐道以技术平权为卖点,然而乐道整车毛利率仅10%,远低于蔚来主品牌的13.1%,以当前销量测算,每售出一辆L60需补贴换电站成本2.3万元,形成“卖得越多亏得越狠”的死循环,同时,合肥工厂双班制后月产能达1.5万辆,但实际订单量不足产能的1/3,设备闲置率超60%。
面向小车市场,蔚来发布萤火虫车型,但是预售价14.88万的萤火虫对比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毫无竞争力,因此,面向蔚来,现金流悬崖带来的融资续命与信任危机。
财报显示,蔚来2024年净亏损224亿元,相当于每卖一辆车亏10万元,其现金储备仅419亿元,而流动负债达623.1亿元,首次出现资不抵债,与宁德时代25亿元战略投资换电业务,但要求蔚来2026年前建成5000座换电站(当前仅2427座),进一步加重资本开支。
战略反思:李斌的“生存算术题”
目前,全国2427座换电站年运维成本超70亿元,但用户使用率不足盈亏平衡点的50%。李斌曾宣称“换电是蔚来的护城河”,如今却成吞噬现金流的“无底洞”。
蔚来主品牌、乐道、萤火虫三线作战,导致研发、渠道资源严重分散。对比理想汽车聚焦家庭SUV的成功路径,蔚来的“全价格带覆盖”战略被证明低效。更关键的是,“用户企业”定位催生牛屋、NIO Life等重资产服务,2024年用户运营成本占总营收的8.3%。
在相关人士看来,蔚来暂停手机、自研芯片项目,NIO Life团队裁员30%,每年可节省开支18亿元,同时,将换电部门独立融资,引入宁德时代、中石化等战略投资者,推迟萤火虫上市,集中资源打磨ET9、ES8改款等百万级车型,试图复制保时捷“自上而下”的品牌路径。
乐道与萤火虫的溃败,折射出蔚来在规模扩张与技术深耕之间的战略迷失,李斌的“亲自挂帅”,既是对过往失误的纠偏,更是背水一战的无奈。这场危机或许暗藏转机——若能将用户运营的精细化能力嫁接至成本控制,蔚来仍有机会在新能源下半场扳回一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