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块能买什么车? 还能跑500公里! 曾经被嫌弃的A0级电动车,如今彻底翻身了。 不仅在国内卖爆,还成功征服了海外市场,欧洲人都抢着买。 这波“小车热潮”可不是偶然,背后是实打实的成本下降和技术升级,让性价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碳酸锂价格暴跌是A0级电动车能够低价不亏本的关键原因。 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2月超过46万元/吨的高位,大幅回落至2025年9月的7.4万至7.65万元/吨区间。 这种核心原材料成本的下降,直接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成本。
动力电池成本下降叠加规模化生产效应,使得车企能够在保持低价的同时仍维持盈利。 有经济学家指出,这正是市场复苏的核心驱动力。 如今续航300公里的车型,仅电池成本就比高峰时期降低了3000余元。
政策支持也为市场复苏加了把劲。 2024年8月正式实施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个人消费者可获得2万元补贴,并且这一政策延续到了2025年。 这不是简单的给车企输血,而是直接惠及消费者,刺激了购车需求。
产品力的全面提升彻底改变了A0级电动车的市场认知。 新一代车型突破了“廉价代步”的定位,在空间、续航、智能配置等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车身尺寸设计更为精巧,例如全新MG4虽然车长只有4395mm,轴距达到了2750mm,较同级车型平均轴距增加约15%,提供了接近B级车的空间体验。
续航里程方面,A0级电动车已经开启了500km+时代。 全新MG4提供437km与530km两个续航版本,最高配甚至搭载了半固态电池;五菱缤果S则提供325km和430km两种续航版本。
智能配置越级下放是另一大亮点。 五菱缤果S搭载了全新一代灵语AI中枢体,深度融合DeepSeek大模型;MG4则成为比亚迪之外唯一把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功能打入10万元内的纯电车型。
政策标准提升也倒逼了技术升级。 2023年12月,三部门联合发布的购置税减免技术要求公告,将纯电动车的续航下限从100km提升到了200km,电池能量密度从95Wh/kg提升到了125Wh/kg。
新政策还引入了低温续航衰减指标,规定纯电动车在低温下的续航里程衰减率不超过35%。 这促使车企加强电池热管理技术研发,提升了产品综合性能。
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 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对6万元左右低价位电动车的需求激增。 这类车型既能满足首次购车需求,也适合作为家庭第二辆车。
2024年以来,越来越多城市禁止或限制违规电动三四轮车(俗称“老头乐”)上路,客观上为合规A0级电动车创造了替代空间。 据统计,2024年A0级新能源车在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达68.7%,仅次于A00级市场。
市场竞争呈现头部集中特征。 2025年7月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海鸥以4.49万辆居首,吉利星愿紧随其后达4.42万辆,比亚迪海豚同比增长60.21%至1.99万辆,五菱缤果则售出1.19万辆。 前四名车型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形成了的头部效应。
海外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乘联会数据显示,从自主品牌出口的海外市场零售数据看,A0级电动车占比近60%,是自主出口的绝对主力。 2025年4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为18.9万辆,同比增长44.2%。
欧洲市场尤其青睐中国生产的A0级电动车。 欧洲路窄、停车难,小型车受欢迎。 欧洲A0级车占汽车市场30%,现在电动化刚开始,中国的A0级电动车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自主品牌小型电动车在欧洲市场表现强劲。 上汽等自主品牌的小型电动车在欧洲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种出口态势不仅限于高端车型,中低档产品也已开启了全方位出口。
技术革新持续重塑竞争态势。 钠离子电池、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新技术应用,有望降低成本。 换电模式作为补充形式,正在部分区域展开试点。
市场形态方面,SUV、三厢轿车等新形态A0级电动车将陆续出现,满足多元化消费需求。 产品形态将更加丰富,形成覆盖不同场景的完整产品矩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