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发布最新新规,2026年起正式实施,燃油车的好日子到头了?

工信部一纸公告,直接让燃油车市场炸了!

2026年1月1日起,燃油车将面临有史以来最严苛的油耗限制。1.09吨以下车型油耗要达到惊人的2.57L/100km,2.51吨以上的大块头也必须控制在4.7L/100km以内

这意味着哈弗H6、星越L这类热门车型,油耗必须降到3.2L以下才能过关!作为一个从业20年的老司机,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的行业大变革!

新规究竟说了啥?

首先要澄清一点,网上流传的这个“油耗新规”指的是8月21日工信部发布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征求意见稿。虽然还在征求意见阶段,但如无重大变故,2026年初就会正式实施。

新规采用了更为严格的WLTC测试标准,比现行标准更贴近实际驾驶情况。具体来说:

对于轻量级选手(≤1.09吨),油耗目标值是2.57L/100km;
对于中等重量车型(1.09-2.51吨),油耗会随车重增加而提高,以1580kg为例,限值约3.3L/100km;
对于重量级车型(>2.51吨),油耗目标值是4.7L/100km。

看看现在市面上的热门燃油车表现如何?销量前茅的朗逸1.5T百公里油耗5.4L,以省油著称的卡罗拉1.8L+CVT版本最低也要4.06L。离这个新标准,简直差了十万八千里啊!

电动化成了必然选择?

新规的目的很明显——倒逼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在这个大背景下,坚守燃油阵营的品牌将面临生死考验。

韩系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几年北京现代在中国的日子过得真叫一个惨,销量从2018年的71.6万辆直线下滑,去年勉强卖了25万辆,市场份额缩水到1.4%。更可怕的是,上半年经销商们甚至集体“逼宫”,拒绝接收新车!

工信部发布最新新规,2026年起正式实施,燃油车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其实韩系车在全球市场混得不错,去年全球销量高达800万辆。

为啥偏偏在中国水土不服?最大问题在于他们对中国市场的两个致命误判:

一是以为靠低价就能搞定中国消费者,却忽视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升级;
二是认为只要想回中国随时都能杀回来,结果错过了关键的新能源转型窗口期。

就这样,曾经风光无限的韩系车沦为了反面教材,湖南省区域9家经销商都发出联名信抗议,其工厂更是三折都没人要...这一切都在提醒其他车企:跟风口对着干,只有死路一条!

新规不只针对燃油车

很多人没注意到,工信部这次还同步发布了《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征求意见稿,对纯电动车也提出了电耗限制。

拿小米SU7 Max来算,整备质量2205kg,按公式得出的电耗限值是16.28kWh/100km,而它的实际表现是13.7kWh/100km,轻松达标。但整备质量1760kg的大众ID.3,限值是13.81kWh/100km,实际电耗13.1kWh/100km,基本是擦着线过关。

这说明工信部对整个汽车行业都在提高要求,不是单纯针对燃油车“卡脖子”,而是要求所有车型都必须更环保、更高效。差劲的电车同样会被淘汰出局!

这对消费者意味着什么?

工信部发布最新新规,2026年起正式实施,燃油车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新规将带来三个明显变化:

全面提速电动化进程,未来3-5年内,市场上会有更多混动、插混和纯电车型推出,纯燃油车型将逐渐减少,特别是大排量、高油耗的车型可能会提前退市;

节能技术大爆发,轻量化材料、小排量涡轮增压、48V轻混系统等技术会更加普及;

二手车市场将迎来洗牌,高油耗车型的保值率可能会受到影响,而那些提前布局新能源的品牌则能保持竞争力。

工信部发布最新新规,2026年起正式实施,燃油车的好日子到头了?-有驾

看着这些变化,我不禁想起当年被嘲笑的丰田固执推广混动,如今混动成了香饽饽;比亚迪早早押注电动化,现在已经实现年销500万辆的小目标。而那些不识时务、抱着老本子不放的品牌,结局只有在沦为配角。

要我来看的话,这个过程会持续5-10年,给我们足够的缓冲时间。现在买车的朋友们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选择,不用盲目恐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