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

在中国汽车圈里,长城汽车这家河北保定的制造巨头一直是谜一般的存在。表面看起来,长城稳扎稳打、销量领先、高管阵容强大;可一转身,便是风云变幻,核心人物如走马灯般上阵退场,留给外界一堆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讲到这,旁人也许只剩一个问号——长城汽车,到底发生了什么?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先说王凤英。2022年初,这位副董事长离开了效力多年的长城,转身投奔新势力阵营,帮助何小鹏塑造了“小鹏”品牌新形象。她的闪电跳槽并非孤例。2023年中,欧拉沙龙总经理文飞也离开长城,辗转来到奇瑞,成为FR品牌的掌舵人。高管们的离去,成了长城汽车的常态。魏牌、坦克、欧拉、哈弗等品牌,一个个负责人换了又换,仿佛这家公司自带旋转门机制,比起一般企业的“转型阵痛”,长城端上来的,是一桌神秘大餐。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更离奇的是那些一夜消失的高管。8月6日,中国法院网和人民法院公告网上刊登了一则消息:坦克品牌CEO常尧成为“被告”,原告则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常尧无法联系,公告明确“公告之日起30日即视为送达”。据说,至今常尧已失联近两个月,外界猜测其分管的媒体合作项目出了纰漏。

盘点常尧的履历,可以用“晋升神速”来形容。2022年,他还是坦克品牌的用户运营高管,到了2024年升任副总经理,2025年更是坐上了CEO的头把交椅。然而就在坦克品牌销量大增、公司净利润逆势上涨时,常尧突然失联。在车圈,这就像刚拿到“风云人物”剧本,还未谢幕就消失在镜头外,剩下一地猜测和传说。

常尧的消失令人不禁想到另一位“神隐高管”——傅小康。2014年,傅小康加盟长城汽车,负责品牌传播,进行了一系列大胆革新。2023年末,坊间一度传出他主动离职、魏建军多次挽留未果的传闻,最终也在“某些难以明说的事件”后消失于江湖。傅小康式的高调、冲击传播成为过去,长城汽车的品牌声音也随之变得难以琢磨。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1970年代日本企业盛行“终身雇员制”,但在长城汽车,这套逻辑显然不适用。王凤英最终投奔小鹏,文飞另起炉灶,没走掉的高管也像是在随时等待变局。有人成了行业流浪者,有人直接消失,剩下的不过是些许传说和大家永远琢磨不透的“长城风格”。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长城汽车号称“人才军校”,确实培育了一批混得风生水起的高管,但王凤英也好,傅小康、常尧也罢,到最后总还是各奔东西。纵使长城为他们搭起大舞台,自身再强、待遇再好,终究还是“人各有志”。更何况,傅小康“人间蒸发”、常尧失联,总让人怀疑背后有着不能见光的故事。

在长城汽车最辉煌的时候,哈弗H6横扫榜单,皮卡业务独步天下,欧拉销量一度领先行业。公司赚钱不忘研发,安全和品质一马当先。但时移世易,转眼便是高管更替,管理风格扑朔迷离。长城传播是该低调还是高调,谁也说不上来了。傅小康的时代结束了,文飞、王凤英都走了,剩下的长城,只能在声音和策略上继续试错。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表面上长城好像没变,依然是那个动作就能引起车圈轰动的企业——可仔细一品味却发现:这些年长城在改革转型、品牌传播、人才流动之间,不断做着赌博式的尝试。有时成功,有时阵痛,也时常留下让外界百思不得其解的空白。长城汽车不是没有故事,只是故事太多了,大家都说不清究竟要怎么说。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魏牌、坦克、欧拉三大品牌总经理来去如风,出了高管还在别家车企继续活跃,留下的却全是传说和争议。而那些消失的傅小康、常尧们,则成了车圈的“都市传说”。作为一家能让一举一动都引发圈内骚动的企业,长城的高管大逃亡和神秘消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车企变革时期的阵痛与无常。谁也不知道下一个消失的会是谁,唯有一阵风过,大家面面相觑,然后给长城汽车记上一个又一个新故事。

长城高管频繁更换,王凤英跳槽小鹏,常尧傅小康相继失联-有驾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