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饭桌直言:中国高端车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灵魂

饭桌上,魏建军一边搅着米饭一边聊高端车,旁边人还没咽下最后一口,他已经甩出一句“咱中国车不缺技术,但高端气质还是差点意思”。谁能想到啊?销量刚翻红,奖杯摆满了办公室,结果老板自己先抬起锤子敲自家天花板。气氛一下子就不一样了,饭桌像被泼了点辣椒油——有点呛,也有点提神。那一刻我没忍住想笑:这人真是跟别人不一样,手里明明拿着一把王炸,偏要装作自己没牌。

咱不说别的,魏牌蓝山今年4.5万辆,比去年多了将近一半。奖项堆起来跟小区快递柜似的,轩辕奖、华舆奖、十佳发动机、混动系统……懂车帝冬测,北美极限续航和北欧冰雪拉力两个第一。你要是想在朋友圈装个“高端人设”,拿这数据刷一刷,妥妥的“有面儿”。可魏建军偏不玩这一套,他转头就给行业泼冷水,说中国品牌高端化还没到火候。你说他是谦虚吗?我觉得更像是抬头看天,心里明白事还多着呢。

魏建军饭桌直言:中国高端车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灵魂-有驾

其实饭局这种场合,大家都习惯互相捧场,谁没点“自夸buff”?可魏总是那种,别人刚举杯,他能顺手把自己的短板亮出来。技术?有了。配置?不输。价格?卡在20多万,往上走就有点“撑不住场面”。说白了,咱中国高端车现在像极了健身房门口的肌肉男,肌肉练得跟雕塑似的,穿西装却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再回头看比亚迪仰望U8,去年卖了七千多辆,把奔驰G都干翻了。一时间风头无两,但消费者下单前总要掂量半天,生怕“国产高端”开出去成了别人口中的“性价比大礼包”。

有时候我怀疑,咱们是不是太卷技术了,卷到最后大家都成了“参数党”。续航、智能、动力,拼得热闹,结果一说品牌调性,大家都开始沉默。再看看日韩车企,人家丰田主打匠心,本田技术宅,日产爱玩黑科技,名字一提就有画面感。中国品牌呢?谁都想卷出头,结果一锅大杂烩,用户耳边全是参数,心里却没留下故事。

魏建军饭桌直言:中国高端车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灵魂-有驾

说起故事,这几年国产车就像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拼命练体能,结果临场时总被人说“气场不够”。你去问问身边人,愿意花50万买中国车的,真没几个。不是产品不行,是牌子说不出那个“范儿”。想当年国产手机刚起步,谁不是被“山寨”嘲笑过?现在一提“遥遥领先”,连老外都得跟着喊一嗓子。中国高端车也许正走在同样的路上,只是还没到能让人自信“买国产就是有面儿”的阶段。

这事儿说白了,是文化积淀还没攒够。技术能练,气质得熬。你看国外那些高端品牌,宝马奔驰奥迪,哪家不是靠着几十年故事和传说给自己贴金?他们的广告都能拍成短剧了,咱们这边还在PPT上卷数据。偶尔也有反转,比如冬测拿下冠军,圈里人都沸腾了,圈外人还是一脸“哦,这么厉害?”那种表情。

魏建军饭桌直言:中国高端车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灵魂-有驾

有网友怼魏建军,说他站着说话不腰疼,明明国产车已经做得不错了,还老自黑。你说这些声音奇怪吗?一点不奇怪。网络上看热闹的永远比看门道的多。有人觉得国产高端车“自卑”,有人觉得“太自信”。其实本质上,咱们都还在找属于自己的那个气场。就像姚明刚进NBA,谁不是先被当新品种研究一番,最后才成了中国篮球的旗帜?高端品牌想站住脚,光靠技术和营销还真不管用,得有点故事,有点底气,有点岁月磨出来的范儿。

说到底,中国高端车还在成长,品牌、文化、调性这些东西,急不得。就像酿酒,越急越淡。现在技术有了,地基打得结实,剩下就是慢慢熬,慢慢等,慢慢让用户记住你,信任你。有人说国产高端车“差点意思”,我倒觉得这是好事,至少还在路上,没停下。

魏建军饭桌直言:中国高端车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品牌灵魂-有驾

你要问我啥时候能看到中国高端车彻底逆袭?谁知道呢?也许哪天你在三里屯或者北上广的某个街角,看到一辆国产SUV停下,车主下车那气场,别人都得多看一眼,心里才会觉得:哎,这才叫中国高端。到时候还得感谢魏建军饭桌那句“还差点意思”,毕竟敢说真话的,才有资格做梦。

你怎么看?你愿不愿意为一辆国产高端车的气场买单?留言区聊聊呗,说不定下一个改变车圈风向的故事,就从你的吐槽开始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