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大洗牌,钛7亚军,坦克300跌至11位

最近大家要是关注汽车市场,特别是那种外观方方正正、看起来特别硬朗的越野车,可能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这个圈子里的“座次”好像正在悄悄地发生大洗牌。

以前我们一提起这类车,可能很多人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长城汽车的坦克300,觉得它就是这个领域的标杆,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但是,根据2025年9月份第三周刚出来的一份销量数据看,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可以说,这片市场的天,真的变了。

销量大洗牌,钛7亚军,坦克300跌至11位-有驾

这份榜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在方盒子车市场竞争有多激烈,也让我们普通消费者看清了各个品牌之间的实力消长。

咱们先来看看这份榜单最让人惊讶的几个数字。

以前常常霸占榜首的坦克300,这次竟然排到了第11位,连前十都没进去。

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台售价上百万,当初凭借原地掉头、水上行驶等技术惊艳了所有人的仰望U8,在这一周只卖出了26辆,排在第37名,几乎快要被人遗忘了。

反倒是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的一款叫“钛7”的新车,一上来就拿了个亚军。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曾经的王者为什么风光不再,新的挑战者又是靠什么迅速上位的?

这背后其实反映了整个汽车消费观念和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我们先说说老牌劲旅长城汽车。

从整体来看,长城依然是这个市场里实力最雄厚的玩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你看,销量榜的第一名还是他家的哈弗大狗,一周卖了2572辆,这说明长城对市场的判断还是非常准的。

哈弗大狗的成功在于,它精准地满足了那么一大群人的需求:我喜欢越野车的外观,觉得它很酷,很有安全感,但我平时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城市里开车上下班、接送孩子,偶尔周末才去郊区转转。

大狗就给了他们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既有硬派的造型,开起来又像城市SUV一样舒服,价格也相对亲民。

除了大狗,长城旗下的坦克500新能源和哈弗猛龙PHEV也都在榜单前列,分别排在第四和第六。

光这三款车加起来,一周就贡献了超过5500辆的销量,这家底确实厚。

但是,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

销量大洗牌,钛7亚军,坦克300跌至11位-有驾

长城在方盒子这个领域布局的车型太多了。

你看,有哈弗品牌下的大狗、猛龙,还有坦克品牌下的300、400、500、700。

这种“多生孩子好打架”的策略,在市场初期能快速抢占地盘,但现在市场竞争激烈了,副作用也开始显现。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一个顾客本来是冲着坦克300去的,结果到了店里一看,旁边还有个坦克400,空间更大,还是新能源的;再看看哈弗猛龙,也是新能源,价格还更便宜。

这么一来,顾客的选择多了,想法也就多了,原本可能坚定选择坦克300的购买力,就被分流到了自家的其他车型上。

所以,坦克300销量下滑,并不是说这款车本身变差了,而是在自家兄弟们的包围和外部强大对手的进攻下,它的光环被稀释了。

那么,这个强大的外部对手是谁呢?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就是比亚迪的方程豹。

这个品牌可以说是一匹“黑马”,势头非常猛。

这次榜单里的亚军“钛7”和季军“钛3”,再加上之前就已经很火的豹5,三款车形成了一个强大的产品矩阵,销量总和已经非常接近长城的头部车型了。

方程豹的成功,关键在于它用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来造越野车。

以前我们觉得越野车就应该是大排量、喝油猛,追求的是纯粹的机械性能。

但比亚迪把它的看家本领——新能源技术,完美地融合了进来。

这就给消费者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体验。

你想想,一台硬派越野车,它不仅动力强劲,能带你翻山越岭,而且在城市里开的时候,因为有电机的帮助,油耗非常低,甚至可以纯电行驶,大大降低了日常使用成本。

销量大洗牌,钛7亚军,坦克300跌至11位-有驾

这一下子就打消了很多想买越野车但又担心油耗太高的用户的顾虑。

而且,新能源技术还带来了一些传统油车给不了的“附加功能”,比如超强的对外放电,你开着车去露营,可以直接用车上的电来烧水、做饭、照明,这对于喜欢户外生活的人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所以说,方程豹不是在跟传统越野车拼谁的“骨头”更硬,而是在用技术创造新的需求,让硬派越野车变得更智能、更经济、更适合多元化的生活场景。

这对于市场的冲击是颠覆性的。

除了长城和比亚迪这两大巨头在“神仙打架”,其他的品牌也没闲着。

比如奇瑞旗下的捷途旅行者和iCAR V23,也都在市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它们凭借着个性的设计和不错的性价比,吸引了很多年轻消费者。

北京越野这个老牌子,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比如推出了增程版的车型,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说明整个市场已经不再是谁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进入了百花齐放的阶段。

对于我们普通买车的人来说,这绝对是好事,因为选择更多了,厂家为了吸引我们,也得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和价格。

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让人唏嘘的仰望U8。

它从万众瞩目到现在的销量平平,其实也很好理解。

仰望U8的诞生,更像是一个技术实力的展示,比亚迪用它告诉全世界,我们也能造出顶级的、充满黑科技的豪华车。

第一批买它的人,很多是出于对国货的支持,对新技术的尝鲜,或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但是,当最初的热度过去之后,一款售价高达百万的汽车想要持续热销,就需要深厚的品牌文化和价值沉淀了。

在这个价位,消费者买的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圈子、一种被社会认同的符号。

而一个全新品牌的建立,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仰望U8现在的销量,其实是回归到了一个理性的、符合其超高端定位的小众水平,它已经完成了它作为“技术图腾”的历史使命。

它的经历也告诉我们,造一台技术先进的车很难,但要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豪华品牌,可能更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