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

你敢信么,“BBA铁打”豪华车市场,现在说大变样就真大变样了。

之前谁敢想,奔驰、宝马、奥迪那道看似坚不可摧的护城河,居然会有一天被国产新能源一把凿穿。

就像北京金港赛道那个场景——问界M9无声滑过发卡弯,后头AMG的怒吼只听见声势,未必真能追得上时代的快脚步。

许多人嘴上说“不是买不起BBA,只是国产新能源太香”,这句网红段子背后,藏着亿万消费者的心思拐弯。

国产高端新能源销量冲天,问界一个品牌上个月就卖了40753辆,拿着“国产高端”的头牌去竞技场跟宝马、奔驰、奥迪掰手腕,结果还真赢了个痛快。

这事儿很炸裂,不单是销量破纪录,更代表着谁定义“豪华”,谁掌控行业的天平。

问界M9定价不低,最低起手价四十多万,顶配奔着五十六万收,几乎不讲优惠,照样SUV销冠。

反倒奔驰GLC和奥迪Q7那边,优惠“成堆”,低配奥迪47万出头,奔驰一口气砍下十二万。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这普天同庆的大促销,怎么看怎么像是BBA拼了个老命守住阵地,新能源汽车一边冷静收割,一边不打折还卖到断货,谁说“豪华车必须是欧洲范儿”?

问题就来了,销量数字是个温度计,贴脸告诉你: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对豪华的想象,全在重写剧本。

过去十年,说实话,BBA那地位就像宫斗剧里的皇后,稳坐中央,别的品牌只能捡点边角料。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三大品牌在2020年分走了中国豪华车市场百分之七十五的蛋糕,剩下点渣滓,各种“二线豪华”抢破头。

谁知电动化一来,剧情急转直下:到2023年,新能源豪华汽车占比直冲三分之一,且还在蹭蹭上涨。

这才是“静默革命”——没人喊打,也没谁砸现有格局,消费者自己用脚投票。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可BBA呢,老迈家底太重,电动化的事儿反应不够灵敏,想象照旧是雕琢发动机工艺、底盘调校、机械操控感。

现在的消费者说得直白:“你智能吗?辅助驾驶怎么样?”这些看似无形的体验,才是买车的关键点。

一位分析师说得明白:电动化不是三个部件换个配置,更像是重新做产品定义,整体服务和体验体系也要重构,不是年底审计改账那么简单。

而BBA的“老包袱”——品牌情怀、历史光环、社交认同感,立在那半山腰,眺望新势力下面野蛮生长,心底该是有点慌张的吧?

你看那些金融圈、地产界的KOL,虽然嘴上承认国产新能源已经牛到爆,但问起最后到底买啥,还是奔驰、宝马拍板。

老爸、岳父、老婆的父母、商业伙伴一溜认定BBA,开着问界去谈生意,底气还没到100%,确实有身份符号、社交货币的作用。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这代人的认同感是BBA最深的沉淀,像老房子的砖头,一块块砌着过去风光。

但是——新生代的天平已经在倾斜。八零、九零现在成了豪华车消费主角,审美和认知全换了新装。

BBA不再是“唯一选项”,问界、理想、蔚来这些新贵,迅速用科技和体验抢走注意力。

二线豪华,彻底“挂球”,雷克萨斯为代表,四五年前要加价才能提车,现在优惠七八万还没人排队。

销量回不去2020年二十二万七的巅峰,光环暗淡,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捷豹、林肯、英菲尼迪这种“进口高端”牌子,活得更紧张。

有的车型甚至准备撤出中国,边缘化到只剩下“朋友圈纪念”。

有汽车经销商敢说实话:“现在门店第一问题,全是‘是不是纯电?智能辅助咋样?’”

能答上,客户兴趣才有下文,答不上直接一杯茶送客,相当无情。

你都能感觉到,豪华车的“权力转移”,正从制造商慢慢滑向用户本身。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过去,品牌定义豪华靠排量、设计、机械调校,现在用户用车机流畅度、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自适应雷达来决定值不值。

买BBA是面子,买问界是面子+科技+体验,这个加法公式,正让传统豪华车买家心里很纠结。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宝马X5的粉转到问界M9,还真不是“叛变”,而是日常用车智能功能比机械性能实用多了。

零重力座椅、智慧投影大灯、鸿蒙座舱这些体验,老一代豪华品牌根本跟不上速度。

市场窗口慢慢关上,BBA其实早就感觉到压力。

大众集团砸下几十亿欧元,准备在电动化死磕到2026年。

宝马号称2025年有Neue Klasse纯电平台,奔驰加速自己的EQ系列更新。

理想很美,但研发周期很长。

老牌车企新平台设计、研发、市场反馈,走一个循环就是五到七年。

相对来说,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不到三年就能出新一代,看你还怎么追得上。

这节奏,已经到了“谁慢谁先出局”。

消费认知这玩意儿,一旦转向,自动就把品牌本来的“光环”打薄。

BBA护城河被撼动,问界销量创新高,豪华车消费标准在变-有驾

诺基亚、柯达曾经多厉害,说倒下就下课,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没赶上认知革命。

现在的“静默革命”,表面无声,其实每个月的销量榜、夏天路上密集“豹纹大灯”,已经慢慢改变故事主角。

后半场的比拼,已经不只是产品谁高端、谁性能更炸裂。

更大的故事,是谁能围住整个生态圈,掌控用户体验的大局。

鸿蒙智行把手机、手表、座舱都串起来,问界M9开车,和家里智能设备流畅地“手拉手”合作,传统豪华品牌想学,还得花不少时间和钱。

中国新能源智能化在全球都算先发优势,现在市场渗透率玩命冲——辅助驾驶普及度过了40%,智能座舱超过50%。

不配齐这些功能,根本不叫豪华。

行内大咖直接盖章:下一个十年豪华车,谁软件、硬件、服务能全面配齐,不是只靠一个点闯市场。

新势力品牌这种模式,说白了,把“体验论”推到极致。

就像智能手机把诺基亚功能机摁在地上摩擦,不是来拼基本通话,而是把整个移动体验换了芯。

BBA传统优势依然不可小觑,几十年累的身份标签,就是不容易消失。

但问题是,你光靠品牌老光环,就想稳住座次,已经不灵了。

消费者的“评价标准”,正在从“这车牌子硬”转移到“智能驾驶水平咋样”、“车机用着顺不顺”、“续航数据可不可信”。

你说这不是规则变了是啥?

可以大胆断定:“豪华车”标签已经变成“体验升级版”,所有人得适应新玩法。

现在不拼三叉星、蓝天白云、四圈相扣这些品牌徽章,而是比谁的系统够智能,谁的生态“小宇宙”更完整。

手机圈曾经的兴衰往事,汽车圈也在重演,财富转移从来都是悄无声息,等你回过神来,一切已然翻天。

敢问下一个五年,是不是你也已经准备好选一个国产智能豪车,和家里的设备刷个“群聊”?

群众的眼睛还是雪亮的,这一波行业洗牌,咱们中国品牌首次敢在全球豪华车话语权上掰一掰手腕。

你怎么看待BBA的护城河被“静默革命”一刀一个地劈裂?

真的会有一天,国产高端车在你身边超越小区停车场的那道“德系标杆”吗?

欢迎留言,咱们一块聊聊你心里的那个“豪华”,到底该怎么定义了。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