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沈阳的朋友可能都注意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那就是在沈阳于洪区的沈大路边上,那个特别显眼、晚上亮着大灯缓缓转动的奔驰“三叉星”标志,突然之间就消失不见了。
这事儿一下子就在大家伙儿的聊天群里传开了。
对于很多沈阳人来说,这个地方不仅仅是一家卖车的4S店,更像是一个地标。
很多人从外地开车走高速回沈阳,远远地看见那个发光的奔驰标,心里就踏实了,感觉马上就要到家了。
现在它突然不见了,很多人都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很不习惯。
一时间,各种议论都出来了,有人好奇地问:“这是怎么了?连奔驰这么大的牌子也撑不住了吗?”也有人听说了一些风声,猜测说:“那地方好像要变成华为了吧?”还有人感慨万千,觉得连豪华车都这样了,市场变化真是太快了,心里头有点五味杂陈。
这件事虽然看起来突然,但其实早就有迹象了。
早在上个月月初,很多在这家名叫“沈阳汇升”的奔驰4S店保养的车主,就陆续接到了店里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或者发的短信。
通知的内容很直接,就是告诉车主们,店里马上就要停止运营了,如果车子快到保养里程了,或者手里还有没用完的保养套餐,建议赶紧抽时间来店里把服务给做了。
这消息对于老客户来说,确实挺意外的。
一位姓刘的奔驰车主就说,他一直都在这家店做保养,习惯了这里的服务和人,突然接到通知说要关店,感觉很突然。
虽然他的车离下一次保养还有一段时间,但他一听到这个消息,还是特意请假跑了一趟。
他担心的主要问题,是怕店关了之后,自己之前买的那些保养套餐和应有的售后权益会受到影响。
好在,他顺利地完成了保养,店里的工作人员也向他简单解释了后续的售后服务会转接到其他奔驰店,让他稍微放了心。
从这一点看,这家店在关门之前,还是尽力对老客户负责了,通过分批通知的方式,引导大家及时到店消费,尽可能地把对车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那么,这家经营多年的奔驰4S店到底为什么不干了呢?
后续又会变成什么样呢?
经过多方了解,事情的真相也浮出了水面。
根据曾经在该店工作过的相关人士透露,奔驰厂家确实已经正式取消了对这家店的授权,也就是说,它不再是官方认证的奔驰经销商了。
而大家传言说要变成“华为”的消息,也基本属实。
更准确地说,这个地方将被改造成为新能源汽车品牌“问界”的销售门店。
这个变化,可以说非常有代表性,它不仅仅是一家店的转型,更是整个汽车市场风向转变的一个缩影。
曾经代表着德国传统工业顶尖水平和豪华象征的奔驰,如今被代表着中国智能科技新势力的问界所取代,这背后的信息量非常大。
这其实是一笔非常现实的经济账。
经营一家传统的豪华品牌4S店,成本是非常高的。
首先得有很大一块地,建起一个气派的展厅和维修车间,这些都是巨大的前期投资。
其次,还要承担巨大的库存压力,厂家会分配任务,店里必须备足各种型号的现车,这些车卖不出去,每天都在占用大量的资金。
而且,现在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卖车本身已经不怎么赚钱了,很多时候都是平价甚至亏本卖,主要靠后续的维修、保养来赚取利润。
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以问界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它们的销售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
它们通常把店开在市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商场里,店面不需要太大,装修精致,更重要的是,它们基本没有库存压力,顾客看好车下单,厂家再进行生产排期。
一边是卖车利润越来越薄,库存压力山大的传统燃油豪车,另一边是订单多到要排队几个月,不愁卖的智能电动车,如果你是投资这个4S店集团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
答案显而易见。
所以,沈阳这家奔驰店的经销商集团做出这样的调整,可以说是非常明智的商业决策,他们是在主动拥抱市场的变化,加速向更有前景的新能源领域布局。
我们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就会发现,沈阳这家店的关停,绝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在全国范围内,一股传统豪华品牌经销商“退网”的潮流正在悄然发生。
就在今年,有汽车行业的自媒体爆料称,奔驰计划在国内削减超过一百家经销商。
虽然这个消息没有得到官方的正面证实,但从各地不断传出门店关停的新闻来看,这并非空穴来风。
根据媒体披露的数据,仅仅是今年上半年,全国就有超过80家奔驰4S店被终止了授权,范围覆盖了北京、上海、杭州等23个大城市。
这些被取消授权的店,有些是彻底关门停业,也有一部分像沈阳汇升这样,换了个门庭,转而销售其他更受欢迎的品牌,尤其是势头正猛的国产品牌。
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整个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在过去燃油车的时代,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德国品牌,凭借着它们在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以及上百年的品牌光环,几乎是豪华车市场的代名词。
但进入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它们的传统优势正在被削弱。
比如奔驰推出的EQ系列电动车,在市场上反响平平,无论是续航能力、智能化体验还是车机系统的流畅度,和我们国内的蔚来、小鹏、理想以及华为赋能的问界等新势力品牌相比,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销量也一直不理想。
当人们对一辆好车的评价标准,从发动机的轰鸣声和内饰的用料,变成了智能驾驶好不好用、中控屏幕大不大、语音助手聪不聪明时,这些传统巨头的转身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与此同时,我们中国的自主品牌正在强势崛起。
以比亚迪、华为、理想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以及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它们的产品不仅在技术上实现了赶超,在品牌上也开始不断向上突破,直接进入了过去被BBA牢牢占据的三十万、四十万甚至五十万以上的高端市场。
现在的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自信和理性,大家买车不再是单纯地迷信一个外国车标,而是更加看重产品的实际体验和性价比。
那么,面对这样的变化,作为我们普通消费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如果你正好是这些关停4S店的车主,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权益问题。
一般来说,你的售后权益分为两种。
一种是“厂家权益”,比如车辆的官方质保、厂家赠送的可以在全国任何一家授权店使用的保养套餐。
这种权益是跟着汽车品牌走的,这家店关了,你完全可以去同品牌的其他授权4S店继续享受服务,基本不受影响。
另一种是“经销商权益”,比如这家店为了促销,自己掏钱送给你的保养次数、储值卡、免费洗车券等等。
这种权益原则上是由经销商自己负责的,如果这家店关门了,又没有妥善的转接方案,那这些权益就有打水漂的风险。
所以,手里有这类权益的朋友,最好及时联系品牌的官方客服电话,核实清楚权益的转接流程,同时一定要保留好相关的消费凭证,比如合同、发票、收据等,以备不时之需。
其次,对于正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我们的购车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今天,选择一个汽车品牌,除了要看产品本身好不好,还要关注这个品牌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的稳定性。
一个品牌的经销商网络如果正在收缩,那就意味着你将来做维修保养可能会越来越不方便。
相反,一个正在快速扩张、服务网点越来越多的品牌,则能提供更稳定、更便捷的售后保障。
那个单凭一个车标就能赢得一切的时代正在过去,一个更加看重技术实力、用户体验和综合服务价值的理性消费时代,已经真正到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