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词生变,小米汽车大动作!

用词生变,小米汽车大动作!

用词生变,小米汽车大动作!-有驾

深夜的高速公路上,一辆开启辅助驾驶的小米SU7突然失控撞向护栏——这不是电影情节,而是真实发生的悲剧!就在五一假期前,小米汽车悄悄干了一件大事:把全系车型的“智驾”名称改成了“辅助驾驶”。别以为这只是文字游戏,这波操作可能让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重新洗牌!

一、生死时速背后的改名玄机

5月4日深夜,无数人还在刷着五一旅游攻略时,小米汽车官网突然更新了产品页面。原本酷炫的“小米智驾Pro”变成了“小米辅助驾驶Pro”,高阶版“智驾Max”也改头换面叫“端到端辅助驾驶”。这波改名比明星塌房还突然,直接把车主群炸开了锅。

有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昨天刚提车还是智驾版,今天APP上就变辅助驾驶了,这算不算虚假宣传?”更劲爆的是,这次改名疑似与3月底的致命车祸直接相关——当时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开启智驾功能后发生事故,导致三人死亡。

二、行业大地震正在酝酿

小米这波操作绝非孤例。4月中旬工信部刚开完会,当场给车企划下三条红线:禁止宣传“自动驾驶”“智驾”等名词,必须使用“辅助驾驶”标准说法。有参会人士透露,现场PPT上明晃晃写着:“哪个车企再玩文字游戏,直接暂停产品准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根据最新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件在线升级管理通知》,车企要是敢在宣传里偷换概念,最高面临广告费10倍罚款,严重的话老板可能要吃牢饭。难怪某新势力品牌市场总监私下说:“现在写宣传稿比写情书还小心,生怕哪个词踩雷。”

三、激光雷达背后的生死线

细心的网友发现,出事的小米SU7标准版没装激光雷达,而高配版都配备了。这恰好暴露了行业潜规则:20万以下车型为了降价,可能在安全配置上偷工减料。有地图公司工程师爆料:“纯视觉方案在雨雾天气就是瞎子,没有激光雷达护航,辅助驾驶就像闭眼开车!”

用词生变,小米汽车大动作!-有驾

更惊人的是,今年9月刚出台的三项国家强制标准明确要求:2026年起所有智能汽车必须配备自动驾驶数据黑匣子,记录事故前30秒的关键数据。这意味着车企再也甩不了锅——只要出事故,后台数据分分钟能让真相大白。

四、消费者该知道的三个真相

  • 别被名字忽悠:甭管叫智驾还是辅助驾驶,目前法律规定司机必须全程握方向盘。某车企测试员透露:“现在所谓的自动泊车,10次里有3次需要人工接管。”

  • 硬件决定生死:买车时务必确认是否配备激光雷达。就像手机摄像头,像素高低直接决定成像质量,没有硬件支撑的软件都是空中楼阁。

  • 法律红线已划定:如果发现车企宣传页写着“自动驾驶”,直接截图举报能领奖金。根据广告法,查实后最高可罚车企广告费10倍。

五、风暴眼中的未来走向

这次改名风波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据知情人士透露,华为、小鹏等品牌已在密会律师团队,预计6月前全面修改宣传话术。更狠的是,保险公司正在研究新条款:开启辅助驾驶发生事故,保费直接翻倍!

消费者也别慌,行业监管越严其实是好事。就像十年前没有安全带检测,现在没有辅助驾驶安全认证的车型,可能连出厂资格都没有。这场改名大战看似是文字游戏,实则是把车企逼上技术革新的绝路——要么老老实实搞研发,要么卷铺盖退出市场。

下次坐进驾驶舱时,记得对中控屏上的“辅助驾驶”会心一笑。这个看似普通的名称变更,或许正在挽救无数家庭的方向盘。当车企不能再玩概念忽悠人,真正的技术较量才刚刚开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