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职员到创业板首富,再到美国造车“传奇”,贾跃亭的创业史是一部“借力”教科书。
美国时间7月17日,贾跃亭新车发布了。
对标凯迪拉克凯雷德的中大型MPV。
但中国网友只用了几个小时就发现了问题。
与长城“高山9”相似度惊人。
整个汽车圈哗然了。
网友调侃:“贾老板就给车头加了个屏就算新设计了?”
01借力创业
回溯贾跃亭的创业历程,“借力”二字贯穿始终。
1973年出生于山西襄汾县普通教师家庭。
20岁出头的他成为当地副县长的女婿。
这个身份让他得以进入垣曲县地税局担任网络技术管理员,月薪300元。
捧着铁饭碗的贾跃亭心思活络,经常上班时间溜出去搞副业,领导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96年,23岁的贾跃亭辞职创办山西垣曲县卓越实业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他出资20万元,妻子也出资20万元。
此后几年,他涉足洗煤、印刷、钢材、运输,甚至斥资500万元创办当地唯一的私立学校卓越双语学校。
贾跃亭的商业嗅觉和借势能力初显于通讯行业。
1999年在一个饭局上偶然接触到“通讯业务”后,他意识到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
为了拿下山西联通的基站项目,他怀揣20万元现金(占当时身家三分之二),在一位联通领导家门口守了一整夜。
这一晚的坚持,换来了基站避雷器生产安装项目,成为他进军通讯业的跳板。
2003年,30岁的贾跃亭带着几十万资金勇闯北京。
在紫竹桥美林公寓租下一间民居兼作办公室和住所。
他成立了北京西伯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此时他展现出一个关键特质:敢于在关键人脉上重金投入。
在仅150万元的创业资金中,他豪掷百万购置宝马七系轿车,还聘请了山西籍司机。
几个月后,北京西伯尔成功拿下北京网通的室内覆盖项目。
而这正是借助合伙人网通背景撮合而成。
2004年,乐视网从北京西伯尔流媒体部脱胎而生。
贵人相助的效应开始显现。
2005年前后,经人介绍,贾跃亭结识了网通天天在线总裁王某,一位山西籍政要的弟弟。
此后乐视网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0年8月,乐视网抢在优酷之前登陆A股,成为中国网络视频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到2013年10月,不到40岁的贾跃亭持有乐视网市值超过140亿元,成为创业板首富,三年财富增长8.6倍。
03 融资能力惊人
贾跃亭最令人惊叹的“超能力”,是在看似绝境中总能找到资金支持。
2017年乐视资金链断裂危机全面爆发,贾跃亭远走美国专注造车。
当外界认为他已成商业败将时,他的融资神话才刚刚开始。
乐视鼎盛时期,贾跃亭编织的资本网络令人目眩。
王健林的万达和马云云锋基金向乐视体育注资数千万。
孙红雷、刘涛、陈坤等10余位明星跟投。
张艺谋、郭敬明、黄晓明等19位明星成为乐视影业股东,这得益于前妻甘薇在娱乐圈的人脉。
即使乐视帝国崩塌,贾跃亭仍能获得巨头输血。
2017年,同乡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向乐视豪掷150亿。
一年后孙宏斌承认投资失败,含泪宣布不再投资贾跃亭造车。
但同年,许家印的恒大健康宣布以67.467亿港元入主FF,成为第一大股东。
据不完全统计,从成立至2021年8月,FF共有14次融资记录,总金额超50亿美元。
投资方名单堪称豪华:美国顶级银行、区块链公司、国内互联网企业第九城市、珠海国资等纷纷入局。
2021年7月,FF借壳上市融资近10亿美元。
贾跃亭的融资能力在权力更迭中尤为耀眼。
2022年4月,他被FF董事会解除执行官职务。
但同年9月,他成功踢走反对者重掌董事会,同时带来1亿美元融资。
今年7月发布新车前,FF又宣布获得1亿美元融资。
04 造车困局
贾跃亭2014年启动造车项目,早于国内“蔚小理”等新势力。
但十一年过去,当竞争对手月交付量纷纷破万,FF的首款车FF91仍未实现量产。
FF的财务状况揭示了造车烧钱的残酷现实。
截至2022年6月30日,FF累计亏损约32亿美元。
当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现金余额从第一季度的2.76亿美元骤减至5220万美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FF预计在2022年下半年还需要3.68亿美元现金才能推出FF91,相当于当时现金余额的七倍有余。
资金短缺迫使FF不断推迟量产时间表,从2022年7月推到第三季度或第四季度,至今仍未兑现。
贾跃亭的信用在一次次跳票中消磨殆尽。
2022年4月他被踢出FF董事会,直接导火索是FF91预订数据造假,声称的1.4万订单实际只有几百人付款。
这种“狼来了”式的营销严重损害了品牌公信力。
即使FF91真的量产,市场前景也不乐观。
该车定位高端电动车,定价高达20万美元,对标法拉利、保时捷等豪华品牌。
而特斯拉等电动车企正在不断下探价格抢占中低端市场。
FF选择的超高端路线面临巨大市场风险。
与国内造车新势力对比,FF的融资效率已显疲态。
蔚来有过15轮融资,小鹏14轮,理想12轮。
2023年第二季度,尽管这三家交付量都在1万辆以上,却分别亏损27.57亿、27.01亿和6.41亿元。
连特斯拉都经历了长达十七年的亏损才实现持续盈利。
FF的资金缺口可能比贾跃亭承认的更为严峻。
05 抄袭还是创新
FX Super One的“抄袭门”看似是设计伦理问题,实则是贾跃亭商业哲学的延续。
从山西做基站生意时直接带着公章奔赴四川找供应商。
到乐视时期整合视频内容打造生态。
再到如今可能基于成熟车型改造“新车”,资源整合一直是他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模式在汽车行业并非没有先例。
贾跃亭的“创新”在于,将前脸换成显示屏后,就把成熟产品包装成颠覆性创新。
市场渴望创新,却常被华丽的包装迷惑。
业内分析认为,如果FX采用魏牌高山作为基础车型,定价8万美元(约58万元人民币),相比高山30.98-35.38万元的指导价,存在可观的利润空间。
这种模式若能实现,或许是FF最高效的造车路径,当然前提是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贾跃亭在发布会上描绘的愿景依然宏大。
但现实是,截至7月14日,FX宣称的4100辆订单全是B端预订,更像是资本合作伙伴的支持票,而非真实市场需求。
贾跃亭声称总订单已超1万辆,但在预订数据造假前科下,市场反应冷淡。
长城汽车尚未对设计雷同正式回应,在汽车行业,设计专利诉讼屡见不鲜。
如果FX Super One确实基于魏牌高山改造且未获授权,这场发布会可能开启一场跨国知识产权诉讼。
山西商人圈里流传着对贾跃亭的一句评价:“他可以把10万块钱花出100万的效果。”
贾跃亭始终深谙借势之道。
借权贵之力,借资本之力,如今又借竞争对手的设计之力。
贾跃亭的造车梦似乎是一个善于讲述梦想的人,在寻找下一个愿意为梦想买单的“贵人”。
只要还有人相信这个故事,FF就能继续获得融资。
他的描绘的故事很精彩,但资本追逐梦想,更追逐梦想带来的百倍回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