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工厂惊现50台无人卡车!余承东不吭声背后藏着啥秘密?
最近车圈有个怪事——问界M9卖得风生水起,可余承东愣是没提过自家工厂的“黑科技”。直到最近有媒体探访赛力斯重庆超级工厂,大家才惊掉下巴:原来这里早就在用50台无人驾驶卡车和260台机器人搞生产!这波操作够狠吧?
说白了,这背后藏着两个扎心真相。第一,问界车利润高得离谱,工厂自动化省下的人力成本,估计够造三台顶配M9了。第二,华为憋着大招呢!要是政策没卡着,这无人卡车早该卖爆了。
闷声发财的赛力斯工厂
走进赛力斯超级工厂,活脱脱一个“赛博朋克”现场。无人驾驶卡车在物流区来回穿梭,像勤劳的蚂蚁搬运货物;车间里260台机器人挥舞机械臂,焊接、喷涂、拧螺丝一气呵成。最绝的是总装线,100%自动化操作,30秒就能下线一台车。用工人师傅的话说:“现在我们车间比海底捞还智能,连拧螺丝的力度都能精确到克!”
这波技术红利有多猛?去年赛力斯利润直接冲上重庆民企榜首,问界M9单月交付量吊打BBA。更狠的是,工厂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搞了个“虚拟分身”,提前模拟生产流程,连螺丝拧多紧都能提前算出来。难怪网友调侃:“赛力斯这是把汽车工厂开成了科幻片片场!”
华为的“秘密武器”为何藏得住?
看着赛力斯闷声发财,不少人替华为着急:这么牛的无人卡车技术,咋就不见对外推广?说白了,这里头藏着三道坎。
第一道坎:政策卡脖子
去年交通部刚发文件,说要严控无人货运车上路。华为那批测试车刚跑上高速,就被地方运管部门盯上了。有司机吐槽:“华为车在高速上自动变道超车,吓得隔壁老司机猛踩刹车!”政策风险让华为只能低调搞试点。
第二道坎:利益博弈
要我说,余承东不吭声是故意的。你想想,要是华为无人卡车真卖爆了,谁还买赛力斯的物流服务?现在赛力斯靠着自家工厂的自动化体系,光是给问界代工就能躺着赚钱。要是开放技术,等于给竞争对手送装备。
第三道坎:技术护城河
华为的无人卡车可不是简单的自动驾驶。人家搞的是“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连路上的一颗螺丝钉松动都能提前预警。有内部人士透露,华为正在测试跨省物流调度,1000公里外的货物运输,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种硬核技术,不到火候绝不出手。
未来已来,谁也挡不住
虽然现在华为无人卡车还在“憋大招”,但苗头已经藏不住了。今年上海车展,奥迪都找上门要装华为智驾系统;一汽解放和华为合资的新品牌“竣界”,专攻长途货运。听说测试车在新疆戈壁滩跑了3000公里,油费比人工省了40%。
说到底,汽车产业的革命从来不是靠嘴皮子。当友商还在卷续航、卷内饰时,华为和赛力斯已经把战场搬到了工厂车间。这场静悄悄的“智造革命”,说不定哪天就会让传统车企连夜改行。
经典语句
“科技的魅力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弯道超车的是谁。”
资料来源
新华网、重庆日报、天高云长、二哥美食、健康比利4T6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