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驾照的道路训练,也是在暑假里。教练开着车来接我们去道路上练习开车。这教练车,副驾驶室里面有个刹车。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教练就踩刹车,保证安全。
教练说,到了路上千变万化,所以我们开车要随机应变,不能死脑筋。学员还是我们三个:戴红英老师、姜琳娜老师、我(陈明芬)。
2005 年的翔云省凤鸣市的道路,道路训练藏在街巷烟火里。教练车是辆漆皮泛白的桑塔纳,车门贴的 “教练” 标识卷了边,副驾的副刹踏板磨得发亮。
路线绕着老城区打转,过十字街口时,学员攥着方向盘紧盯红绿灯,教练在旁敲着仪表盘:“慢打方向,别跟自行车抢道!” 沿街梧桐树影漏下碎阳,落在积着薄尘的车窗上,偶尔有骑着二八大杠的路人从旁掠过,车铃叮铃响得清脆。
练到百货公司门口的公交站台,总得提前减速,老教练会指着扎堆等车的人念叨:“城里行人多,眼神得顾着前后左右。” 学时本上的勾全凭教练手写,练完一圈停在粮油店旁,风里飘着酱油香,混着发动机的温热,漫在 2005 年的城市暮色里。
教练讲解好要点后,还是叫琳娜第一个开车。教练坐在副驾驶室,我和戴老师坐在后排。琳娜牢牢地记住了拨转向灯,却忘记了转弯时的车速,四十码转弯。教练大声喊:“慢下来!慢下来!”琳娜心慌了,踩错了,把油门当刹车踩,竟上了六十码。教练生气了,呵斥道:“怎么回事?”并立马踩了刹车,车停了。
教练生气归生气,这车还得学下去。他又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三个:“转弯二十码。都给我记住了!”我们三个唯唯诺诺,像小学生似的连连点头。这角色的转换,还真不适应。我们三个是师道尊严的老师,平常批评学生的老师,今天却遭到严厉的批评!真是六十年风水轮流转。
第二个开车的是戴老师。她很细心,但胆子也小。拉开车门时,她指尖泛白,攥着安全带好一会儿才扣上,座椅被蹭得微微晃动。方向盘在手里像块烫手的山芋,既要用力抓稳,又怕捏疼了似的,胳膊绷得笔直。
“慢抬离合。” 教练话音刚落,她喉结滚动,脚腕发僵,车刚颤了颤,就慌得猛踩刹车,引得教练轻咳一声。好不容易稳住方向,前方路口窜出辆自行车,她瞬间瞪圆眼睛,手忙脚乱打方向,差点蹭到路边护栏,脸唰地红透,声音细若蚊蚋:“对、对不起……”
练到靠边停车,她反复调了三次,车轮仍离路沿有些远,额角渗出汗珠,偷偷瞥向教练,见没发火,才敢松口气,掌心早已攥出湿痕,仿佛刚打完一场硬仗。
我么,还是磨磨蹭蹭,慢吞吞。但脸皮厚。任凭教练怎么催,还是不紧不慢的样子。教练的头啊,摇得拨浪鼓似的。他对我说:“陈老师啊陈老师!我见你怕了。”很明显,琳娜、戴老师的开车水平远远超过我。
2025年9月20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