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日子越过越好,家里添丁进口是常事,一辆五座车渐渐就显得有点挤巴了。
于是乎,很多家庭在换车的时候,眼睛就瞄向了那些能坐下七个人的大家伙。
可问题来了,是选空间宽敞得像个小客厅的MPV,还是选看着威武雄壮、哪都能去的七座SUV呢?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选择题。
不少人琢磨来琢磨去,最后还是觉得SUV更合适。
为啥呢?
MPV虽然舒服,但有几个天生的短板。
一个是那长长的车身,在城里找个停车位比登天还难;再一个,为了把车里空间做到最大,车屁股那块儿的结构就相对单薄,万一被追尾,坐在第三排的孩子们的安全就让人揪心。
而且,同档次的MPV往往比SUV贵上一截。
这么一算,平时第三排也坐不了几回,买个能上班代步、周末又能拉着全家老小出门的七座SUV,好像是个更划算的选择。
广告里,这些七座SUV个个都是全能选手,优点说得天花乱坠。
但咱们老百姓花的可都是辛苦挣来的真金白银,买车这么大的事,光听好听的可不行。
今天咱们就换个角度,不聊优点,专门扒一扒这些热门七座SUV背后,那些销售顾问不愿多提的“小毛病”和“不舒坦”的地方。
咱们把话说明白了,这些车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是看它的缺点你能不能接受。
至于所有七座SUV都差不多的第三排空间,咱们就不多费口舌了,那地方基本就是应急用的,除非它表现得特别好或者特别差,咱们再单独拎出来说说。
先说说丰田汉兰达吧,这家伙在七座SUV界曾经是神一样的存在,想买?
要么加钱,要么排队,牛气得很。
现在虽然没那么神了,但买的人依然不少。
可它身上那些日系车的老毛病,也一点没少。
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隔音,这简直是刻在丰田骨子里的“省成本”大法。
在市区里慢悠悠开着还行,一旦上了高速,速度超过一百二,那风声、轮胎声就跟开了交响乐似的,车里人说话都得靠喊。
你要是想急加速超个车,那发动机“嗷”的一嗓子,感觉整个车都在使出吃奶的劲儿,听着都替它累。
再加上那软绵绵的悬挂和有点虚的方向盘,拐弯快了,车身晃得像条船,开车的得时刻把稳了方向。
更别提那抠抠搜搜的配置了,都二三十万的车了,低配版连个倒车影像、真皮座椅都没有,性价比确实不高。
再看看美系豪华的代表,凯迪拉克XT6。
这车外观是真霸气,钻石切割的线条,看着就硬朗,车标往那一摆,面子也有了。
它有个优点值得表扬,就是第三排座椅离后备箱门有段距离,这点在安全性上考虑得挺周到,不像有些车第三排乘客的后脑勺都快顶着后玻璃了。
但除此之外,这车就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那套内饰设计,感觉还是十年前的风格,跟现在满大街的大屏幕、智能车机比起来,就像是把诺基亚和智能手机放在了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动力也差点意思,那台2.0T发动机,放在别的车上可能还行,但要拖动XT6这个大块头,尤其坐满了人或者爬坡的时候,你就能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踩下油门,车速也是慢悠悠地往上爬。
有人可能会说,那合资的不行,我多花点钱,买豪华品牌总该没毛病了吧?
那咱们就聊聊奔驰GLC。
这车挂着三叉星徽的标,豪华感是没得说。
可这“面子”底下,“里子”是不是也那么结实呢?
很多车主反映,这车小毛病不少,比如低速刹车有异响,过个减速带颠得厉害,动力响应也慢半拍。
但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它的安全性。
虽然在国内一些碰撞测试里成绩看着还行,但在一次更贴近真实追尾场景的测试中,一辆GLC以56公里的时速追尾大货车,结果整个驾驶室都撞烂了,A柱直接断裂插进车里,场面相当吓人。
这样的结果,跟它豪华品牌的身份和高昂的售价实在是不匹配,也让很多人心里犯嘀咕,这几十万花得到底值不值?
说完了合资和豪华,咱们再来看看咱们自己国家这几年飞速发展的国产品牌。
它们进步飞快,但也各有各的“偏科”。
比如比亚迪唐DM-i,销量是真好,靠着一套混动系统,解决了很多人对油耗和牌照的焦虑。
但它的短板也很明显,底盘调校得太软了,过个坑洼路面,车身晃悠得像坐船;高速上的噪音,特别是轮胎的噪音还是比较大;而且在没电的情况下,单靠发动机驱动,油耗会明显升高,动力感觉也肉了不少。
还有现在红得发紫的问界M7,靠着华为的技术加持和超大的空间,成了很多家庭的新宠。
但它背后也有个绕不开的话题,就是它的底盘。
这台车的底盘基础,源自于一款售价十来万的东风风光SUV。
打个比方,这就像你花大价钱买了一套装修豪华的智能大平层,结果发现房子的框架结构是普通经济适用房的标准。
虽然问界通过后期调校和各种智能配置弥补了很多,很多人也觉得空间和科技感更重要,但对于那些对驾驶质感有要求的人来说,心里总会有点疙瘩。
当然,想要更好的底盘也不是没有,可以加钱上M8或者M9,但那价格可就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了。
再比如长城的魏牌蓝山,愿意花三十万买这车的人,大都对国产品牌有份特殊的情怀。
但它在一些关键地方也做得不够到位。
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它作为一台重量接近2.8吨、售价三十万的大家伙,前悬挂用的还是结构相对简单的麦弗逊式。
这种悬挂成本低,用在十几万的小车上没问题,但用在蓝山这种又大又重的车上,高速过弯或者快速并线的时候,就有点撑不住场面,车身晃动会比较大,开起来信心不足,感觉对不起这个价位。
最后说说理想L8和L9,这对“奶爸神车”可以说是把家庭用户的需求研究到了极致,冰箱、彩电、大沙发,车里舒服得像个家。
它们大的问题没有,主要是一些小细节,比如车机系统偶尔会卡顿,底盘对细碎震动的过滤不够好,亏电状态下油耗偏高等。
但它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价格了。
一台车动辄三四十万,你买到的不仅是一台车,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生活空间。
这个价格,你觉得它作为一台“车”的机械硬实力,是不是完全匹配得上?
这就成了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说到底,买车就像谈恋爱,没有十全十美的对象,关键是看你最看重什么,以及你愿意为哪些缺点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