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摩圈儿怕是要沸腾喽。
心心念念的本田ADV350,总算要落地了,还有那帮天天喊着要平替的通勤族,心尖儿上的150水冷小绵羊,也安排得明明白白。
再加上一票儿国产350旅行踏板组团出道,感觉整个两轮市场,特别是踏板这块,要噼里啪啦地炸开花了。
要说这扎堆儿冒头的新货,从125cc到400cc,这跨度,可不是盖的。
有人可能要嘀咕了,自家兄弟阋墙,这厂家玩的哪一出?
别慌,咱细细掰扯。
这推荐的门道,也是有讲究的。
150cc往下,主要看颜值、油耗,还有那小身板儿里迸发出的劲儿,再加点靠谱的品质,毕竟这级别的,主要还是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溜达。
150cc往上,那就得看硬实力了,品质要过硬,动力要够呛,还得舒舒服服的,毕竟有些哥们儿姐们儿,还打算骑着它浪迹天涯呢。
先唠唠150cc以下的。
豪爵UFR150,豪爵家的二公子,水冷加持,那张脸,贼有辨识度。
三颗大灯一亮,活脱脱一个外星来客。
149cc水冷心脏,该有的家伙事儿也都有,再挂上豪爵这块金字招牌,想不冒尖儿都难。
赛科龙RT150E,复古范儿的踏板,颜值这块,拿捏得死死的。
宗申TS150水冷发动机,博世电喷伺候着,无钥匙启动,双通道ABS、TCS,这配置,放在这个价位里,那叫一个良心。
光阳KS125,走的是实用路线,主打一个皮实耐用。
光阳自家攒的ECS发动机,9L油箱,一口气能跑600多公里,这续航,简直是续命神器。
雅马哈兴鹰125,雅马哈的口碑,那是响当当的。
最新的创核科技Hybri发动机,带自动启停和混动BUFF,油箱挪到前面,座桶空间直接扩容,这设计,暖心。
五羊本田NWG150,合资阵营里的150级水冷踏板,自带流量。
方正的造型,打破了条条框框,未来感拉满。
和PCX一个妈生的eW15发动机,配置也武装到牙齿,想不火,天理难容。
无极SR150S,跨界ADV踏板,能满足日常通勤,还能出去撒个欢儿。
149.6cc水冷发动机,配置也相当能打,这价位还送电动风挡,简直是性价比之王。
新大洲本田NS150GX,合资本田的这台150级水冷踏板,从去年底漏出风声开始,就备受瞩目。
150cc水冷四气门发动机,配置也安排得妥妥当当,苦等几个月,总算盼来了。
光阳Racing H 150平踏悦享版,平踏设计,运动风十足,价格还下探了,这性价比,直接起飞。
150cc单缸水冷发动机,该有的都有,光阳的踏板,向来不掉链子。
新大洲本田NS150LA,合资本田的第一款150级水冷复古踏板,颜值即正义,品质有保障。
还没上市就预售破3万,这热度,简直爆炸。
再来说说150cc以上的狠。
本田ADV350,ADV踏板界的扛把子,X-ADV的平替版。
330cc ESP + 单缸水冷发动机,配置也到位,喜欢诗和远方的,可以考虑一下。
光阳X350尊享版,跨界旗舰踏板,造型别致,让人过目不忘。
321cc正水冷发动机,配置豪华,还带智慧车联网,预算不够又想玩ADV的,可以抄底。
三阳剑齿虎400,中大排量旅行踏板,动力澎湃,配置奢华。
赛科龙2025款RT3,国民神车再进化,动力更上一层楼,还装上了汽车级的毫米波雷达,安全系数直接拉满,性价比杠杠的。
一下子冒出这么多踏板,说白了,还是大环境变了。
日子紧巴巴的,大家对花钱都更谨慎了,摩托车就成了更实惠的选择。
踏板车操作简单,上手容易,自然更受待见。
150踏板为啥比150以上排量多?
一方面,政策给力,150cc及以下的免购置税。
另一方面,使用场景,踏板主要还是在城里跑,150的动力和灵活性能兼顾得更好。
还有,油耗也更经济,毕竟谁也不想天天跑加油站。
同品牌同类型的产品,会互相掐架吗?
其实并不会。
厂家在定位上做了区隔。
比如豪爵的UFR150和UHR150,配置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是互补的关系。
新大洲本田NS150LA和NS125LA,动力有别,价格也差着好几千,也是高低搭配的套路。
依我看,150cc以下的,新大洲本田NS150LA最有戏,复古的腔调,主流的配置,靠谱的品质,城里代步,郊外撒欢,都挺合适。
至于150cc以上的,光阳X350值得蹲一波,动力和配置都不孬,品质也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咋样,你相中哪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