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启动的声音并没有想象中沉闷,反倒是办公室里的打印机更吵。那一天,追觅造车的内部公告像一张卷了边的工程蓝图,啪的一声扔到了公众桌面。“世界最快的车。”语气里带点你家二姨做红烧肉的自信。一支以制造扫地机闻名的团队要杀进顶级豪华超跑战场,“对标布加迪”,这四个字就像在派出所门口晃悠着问警员愿不愿意挑战F1,不是没有勇气,主要是有点反直觉。
如果把时间拨回十年前,谁会想到家里的清洁神器,会突然掏出一张造车计划书?追觅,这家编制不久的小公司,原本只是“米家”体系里的一个零件,到底凭什么连跳三级,从地板转向公路,还要直冲布加迪威龙?这种跨界的勇气,既让人联想起当年造火箭的厨师,也摆出了那个老生常谈的疑问:做得好扫地机,就能搞定超豪华电车?
按当下流行的审讯流程,先来几条硬数据。去年的报表里,追觅营收150亿,一家主要靠扫地机起家的公司,一下子把地板擦到全球第三,还顺手拿下欧洲若干国家的份额桂冠。技术上也并不落后,专利数量已经冲到4800+,人形机器人也有产品雏形,团队扩张从几十人到几千人,这些数字喜庆到有点像春节晚会。
再回到资金流那根主线。追觅跟小米的故事其实挺有代表性。2018年,小米领投追觅的天使轮,从此追觅有了“米家代工厂”的身份。前些年,追觅主要靠给小米打工——赚了第一桶金,再慢慢分家,培养自己品牌。到2022年,代工占比降到30%,家族分枝已然独立。扫地机之外,追觅的愿景是广义机器人,什么净水器、空气净化器、送餐机都来一遍,人形机器人也排上了日程。是的,清华出身,技术储备丰富,最不缺的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但想象力和落地能力之间的缝隙,一台超豪华电动车可能就能把一家公司的底裤兜了出去。毕竟,造车不是扫地那么简单。行业特性、资金投入、供应链管理、品牌价值、市场认知,每一个环节都放大了管理的复杂性。小米首期造车就砸了100亿,追觅去年净利润10亿,这点钱造几个中型家电还行,养一辆布加迪对标的电超跑,想想都觉得风太大。霸气归霸气,但这和刑侦讲究的“动机-能力-条件”三要素,仿佛只省下了动机。
说白了,汽车行业不是光靠数据和激情就能玩得转的赛道。扫地机的技术路径强调的是传感算法、空间识别、自动清洁、家居融合,而超豪华电车讲究的是动力系统、空气动力学、极限安全、驾驶体验。两者有相似点,比如智能化,但中间那道高墩梁,光靠“年轻、努力、咱不怕事”还过不了。就像刑侦老手和刚入行的新警之间总要经历一场现实的洗礼,资本投入、供应体系、品牌信任,都是不得不面对的硬仗。
更何况,追觅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米链里的石头科技,创始人先去造了极石汽车,结果销量一直在月销千台上下徘徊。石头做的是轻投入、轻资本,跟北京汽车制造厂合作,自己提供技术和渠道,工厂搞生产和制造。这种玩法在新能源蓝海时代或许还有点优势,可当行业进入资源大战,品牌壁垒逐渐拉高,轻资产就面临被挤出市场的风险。现实远没有技术理想这么浪漫,家电品牌跑去做车,好像刑警踢馆去打拳王,一上台发现连拳击鞋都没买。
当然,技术和市场之间总有一道门缝。追觅搞超豪华纯电,很可能是奔着海外赛道去的。毕竟自家扫地机在海外销路还不错,渠道和认知已经夯实。欧洲人的豪车情缘远比本土消费者浓烈,速度信仰是消费文化的一部分。避开国内家庭用车这个“慢热+舒适”主流,去海外高举速度旗帜,既是险招,也是避实就虚的妙棋。万一真的做成了,扫地机变超跑,未尝不是工业史上的黑马。就像当年刑警顺着一条杂碎线索破了十年旧案,总得有哪个不信邪的年轻人去试一把。
回到企业基因。追觅确实“年轻、技术先进”,但跟布加迪这种底蕴深厚的顶级豪车比起来,不论是制造经验、行业资源、品牌信任都是赤脚大娃和西装大叔的较量。这种跨界挑战,更多呈现的是创业初期的冲劲和一点“虎”,而现实则习惯用一纸市场报告锤碎大多数理想主义。扫地机——没有尾气、没有赛道激情、没有百万级用户认知——突然径直挑战汽车领域最顶端,这中间难免让人联想到第一次下工厂警情遇到的不安,左手检材包右手手续,最后还是得靠行动去试错。
但人嘛,就是愿意相信不可能。黑马变超跑,技术变速度,这种事情之前没人见过,谁说就一定不行?按照刑侦逻辑,有动机、有准备、有执行,有案可查——追觅造车项目2013年就立了情怀,本子上也写得清楚、专利和工厂都安排了,人才也在持续招募。如果说“扫地起家”的汽车品牌能真把超跑卖到海外,倒未尝不是一桩社会热点。
至于追觅最终能不能造出那台“最快的车”,说到底还是费米问题。理论上没毛病,动机充足,行动积极,但成败往往在细节里——比如投资回报率、品牌溢价、用户信任。像这样自带“冷门跨界”的疯狂操作,往往只差一春风。谁都喜欢黑马,但情怀和速度之间,总隔着一脚现实。
所以你怎么看?如果你是工程师、市场分析师、还是一个普通车主,你会为一家扫地机公司造的纯电超跑买单?毕竟拖把和方向盘之间的距离,说远也不远,说近也不近。谁知道下一个爆款,是不是正在客厅角落悄悄擦地,把涡轮引擎藏在吸尘器里呢?
有时候,理想主义与现实之间的赛道,才是速度追逐的真正终点。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