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最近在节目里吐槽,说当年把汽车之家卖给澳洲电讯时,心里其实憋着股难受劲儿

李想最近在节目里吐槽,说当年把汽车之家卖给澳洲电讯时,心里其实憋着股难受劲儿。他说:"公司发展得太顺了,从没遇到过正经对手,连对手长啥样都没摸清。"这话听着像凡尔赛,但仔细想想,这位80后创业者的人生轨迹确实够魔幻——高中辍学创业,25岁成亿万富翁,40岁再创理想汽车杀进新能源赛道。

2008年那会儿,李想揣着卖掉汽车之家55%股权换来的1.5亿美元,北京三环内一口气买了三套房,车库里停着三辆不同颜色的法拉利。当时圈内人都在传:"李想这小子怕是把互联网红利吃尽了。"毕竟汽车之家从2005年上线开始,硬生生在门户网站林立的夹缝里杀出条血路,到2013年纽交所敲钟时,市值冲到150亿美元,李想个人身家直接飙到33亿美元。

李想最近在节目里吐槽,说当年把汽车之家卖给澳洲电讯时,心里其实憋着股难受劲儿-有驾

不过老李心里跟明镜似的,汽车之家能这么顺风顺水,说到底还是踩对了时代风口。2008年金融危机前夜,澳洲电讯花16亿美元收购控股权时,汽车之家已经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流量变现的套路简单粗暴:厂商广告按点击量收费,经销商会员费一年收几十万,连汽车之家论坛里的水军帖子都能明码标价。这种躺着赚钱的日子过了整整五年,直到2013年李想套现离场,公司净利润还保持着每年40%的增速。

离开汽车之家后,李想转头就扎进了造车这个烧钱黑洞。2015年创立车和家(后改名理想汽车),上来就瞄准30万以上高端市场。当时业内都笑话他:"新能源车都拼价格战,你搞豪华配置谁买账?"结果理想ONE一炮而红,六座大沙发+冰箱彩电的配置,愣是把40万级别的车卖成了爆款。2020年美股上市时,理想汽车成了全球最快达成十万辆交付的新能源车企。

要说李想这人最狠在哪?就是吃一堑长一智的本事。当年汽车之家被垂直网站困住,现在造车他偏要跨界颠覆。理想L9车上装了五块屏幕,车机系统能自己学习用户习惯,连空调出风口风向都能根据乘客体温自动调节。有车主吐槽:"这哪是开车,分明是雇了个AI管家。"

不过风光背后也有隐忧。2024年汽车之家被海尔收购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虽然李想早就不掺和老东家的事,但看着自己一手带大的平台陷入裁员风波,难免让人唏嘘。更扎心的是,理想汽车2024年财报显示,单车利润从2023年的4.2万跌到2.8万,竞争对手的围剿比当年汽车之家遭遇的还要凶猛。

说到底,李想的"痛苦"更像是成功者的焦虑。就像他自己说的:"当你站在山顶,周围连个练手的对手都没有,这种滋味比创业初期的煎熬更折磨人。"从泡面度日的辍学生到身家700亿的富豪,李想的故事里藏着中国互联网最野蛮生长的密码,也写满了商业丛林的残酷法则。

(信息综合自搜狗百科、雷达财经、太平洋汽车百科等公开报道)

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