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7月销量断崖下滑,国产新能源抢走高端车风头
如果不是微信群里那天有人发了个截图,我还真没注意到奔驰最近在中国的日子有点难过。26653辆,这数字一出来,群里几个做汽车销售的都说:“这玩意儿跌得比股票还狠。”五年前要是跟我说奔驰一个月卖不到2.7万台,我肯定以为你喝多了。现在倒好,现实摆在眼前。
其实也不怪大家反应大,以前每次去4S店看车,那些销售嘴上客气,其实根本不把普通人当回事儿。什么“加价提车”,什么“等三个月”,听着就来气。但那会儿买奔驰的人是真舍得花钱,为啥?面子呗。邻居老王家换了台E级,全小区都知道他生意做起来了。我记得他有次跟我说:“这车开出去,不用多介绍,人家就知道你混得不错。”
不过现在情况变了。我身边不少年轻人,看车的时候直接奔着国产新能源去,说白了就是图个新鲜和智能化。“你看看蔚来、理想那些屏幕,比咱家电视都大!”有一次和技师聊天,他顺嘴一提,说修理厂最近进来的豪华品牌老毛病越来越多——漏油、机油乳化,还有刹车异响,“这些问题以前很少见,现在几乎成常态。”
讲真,奔驰曾经靠品牌溢价吃香,但近几年国产新能源把价格门槛拉低后,这种光环就慢慢淡下来了。有朋友刚买了一辆纯电轿跑,用的是所谓的高阶智驾系统,据他说连自动泊车都能识别路牙石——这个功能以前只在顶配进口车型才见过。他吐槽自家的旧C级,“导航卡顿到怀疑人生,还没有OTA升级,每次修个小毛病动辄几千块。”
还有一点被很多人忽略,就是售后体验。这年头谁还愿意花三十万买个天天跑4S店的小麻烦?去年隔壁楼那个开GLB的大姐,因为发动机异响折腾了一整年,到最后还是自己找熟人解决的。“原厂件贵死个人,”她骂骂咧咧地跟我们分享经验,“保险赔下来还不够零件钱。”这事传开以后,小区里对豪华品牌也没那么盲目崇拜。
至于配置更新速度,有时候真让人无语。我之前试驾过一次某款新上市的SUV(具体型号忘记),内饰看着挺精致,可中控系统反应像老式电脑一样迟钝。一问销售,他支支吾吾:“今年年底可能会上新版本吧……”但群友自测发现同价位国产车型早已支持无线CarPlay,还能远程控制空调、电池预热之类的小细节,对比下来差距明显。
行业里的八卦更是一茬接一茬。有维修师傅闲聊时爆料:部分进口零部件供应链出问题,一些热门型号甚至出现短缺现象,只能临时用副厂件凑合。这种事以前可从没发生过,大伙心里多少都有点嘀咕。
再说消费观念吧,现在年轻客户进店第一句话就是问优惠幅度,再也没人纠结是不是“三叉星徽”。据某地区经销商透露,今年终端优惠普遍拉到了历史高位,有些车型裸价甚至逼近入门级自主品牌纯电SUV。不少老司机感慨道:“降太狠容易砸牌子,以后还能撑多久?”
其实不仅仅是奔驰遭遇挑战,就连宝马奥迪也逃不过这一波冲击。据圈内消息,中低端豪华市场份额正被极氪、小鹏这些后来者蚕食。有技术员私下聊起,说极氪009那套空气悬挂系统稳定性超预期,让不少传统豪华SUV用户动心转投阵营。而且据业内分析,新势力通过不断推陈出新的方式,把原本属于BBA的利润空间一点点挤压掉。
当然啦,也不是所有老用户都会放弃情怀。今年春节回乡碰到表哥,他坚决表示不会换新能源,说习惯汽油味和机械质感。但另一边,新婚侄女已经订了一台带激光雷达的新款纯电MPV,她直言“以后谁还关心排量啊”。
至于未来嘛……没人敢打包票。毕竟汽车圈变化快,有时候一天一个样。不过听修理师傅讲,下半年估计还有新品要上,不知道能不能扳回局面。但话又说回来,现在马路上的身份标签早不像过去那么清晰,你开啥牌子的,都未必代表啥社会地位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行业微信群、维修技师口述及各地经销商反馈,如有疏漏请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