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

一、用数据说话:传祺 GS4 PLUS 的市场存在感究竟如何?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销量数据无疑是衡量一款车型受欢迎程度的关键指标。传祺 GS4 PLUS 作为广汽传祺旗下一款紧凑型 SUV,曾经也怀揣着在细分市场大展拳脚的雄心,然而,现实的销量表现却给它泼了一盆冷水。

(一)持续低迷的销量表现,难逃 “边缘化” 困境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从 2024 年的销量数据来看,传祺 GS4 PLUS 的处境堪称艰难。6 月,它的销量仅为 18 辆 ,到了 9 月,更是降至个位数,只有 9 辆。整个 2024 年,其累计销量也不过 1153 辆。这样的成绩,在高手如云的紧凑型 SUV 市场中,实在是拿不出手。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哈弗 H6

要知道,同期哈弗 H6 的累计销量高达 132698 辆 ,传祺 GS4 PLUS 连人家的 1% 都不到,差距悬殊。在紧凑型 SUV 的月销排名中,传祺 GS4 PLUS 长期处于百名开外,6 月排第 121 位,9 月更是落到了第 123 位,几乎快要被市场遗忘。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再把时间线拉长,对比 2023 年,传祺 GS4 PLUS 的颓势愈发明显。2023 年它还能卖出 6212 辆,可到了 2024 年,同比暴跌 81.5%。在广汽传祺品牌内部,它的占比也不足 0.1%,被自家的传祺 GS3、影酷等车型远远甩在身后。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它,如今在品牌阵营里的地位岌岌可危,逐渐沦为边缘车型。

(二)细分市场竞争白热化,掉队早有端倪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2022 年,传祺 GS4 PLUS 还能保持月均销量破千的成绩 ,可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竞争愈发残酷。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长安 CS75 PLUS 凭借着稳定的产品力和持续的市场推广,月销稳定在 1.5 万辆以上,成为该细分市场的明星车型。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哈弗 H6 作为紧凑型 SUV 市场的老将,底蕴深厚,月销超 2 万,依旧是消费者的热门选择。就连二线阵营的吉利博越 L、星途追风,凭借各自的特色和性价比,也能维持 3000 + 的月销量 。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反观传祺 GS4 PLUS,品牌声量本就不如哈弗、长安等一线自主,在产品更新迭代上又慢人一步。当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款,优化配置时,传祺 GS4 PLUS 却未能及时跟上节奏,逐渐在这场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被消费者遗忘。从 2022 年的月均破千,到 2024 年连续 5 个月销量个位数,它的衰退历程,正是这个细分市场残酷竞争的一个缩影。

二、产品力剖析:优势与短板并存,为何难破 “叫好不叫座” 僵局?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销量的低迷,只是传祺 GS4 PLUS 面临困境的表象。深入探究其产品力,不难发现,这款车在优势与短板的交织中,陷入了 “叫好不叫座” 的尴尬僵局。

(一)硬核实力不弱:动力与配置的 “错位优势”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传祺 GS4 PLUS 在动力和配置方面,其实有着可圈可点之处。它搭载的 2.0T+8AT 动力组合,堪称一大亮点。252 马力的最大功率和 390N・m 的峰值扭矩 ,这样的参数表现,在同级别车型中相当亮眼,甚至超越了不少竞争对手。

官方宣称的 7.5 秒破百成绩,让它在 15 万级 SUV 中,拥有了 “性能小钢炮” 的实力,无论是城市道路的超车,还是高速上的疾驰,都能轻松应对,为驾驶者带来十足的驾驶乐趣和信心。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在配置上,传祺 GS4 PLUS 也毫不吝啬。全液晶仪表、全景影像、L2 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一应俱全,为驾驶者提供了便捷、智能的驾驶体验。这些硬件配置,放在当下的汽车市场中,也完全不落后于同价位车型,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科技和舒适性的需求。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传祺 GS4 PLUS 的尴尬处境,恰恰源于它的 “错位优势”。13.68 - 14.28 万元的售价区间,看似合理,却卡在了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这个价格,比国产主流品牌如哈弗 H6、长安 CS75 PLUS 的主力车型(10 - 13 万)高出一截 ,使得它在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眼中,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而与合资入门级 SUV,如本田 CR-V、丰田 RAV4 荣放(15 万起)相比 ,又缺乏品牌影响力和品质背书,难以吸引那些更看重品牌的消费者。

高不成低不就的价格定位,让传祺 GS4 PLUS 的目标用户群体变得模糊,这也成为了它销量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短板直击痛点:设计保守与品牌溢价不足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在如今这个 “颜值即正义” 的汽车消费时代,车辆的设计至关重要。传祺 GS4 PLUS 采用了 “展风翼” 设计语言,本意在展现独特的风格,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与哈弗 H6 那激进大胆的造型、CS75 PLUS 充满运动感的外观相比,传祺 GS4 PLUS 的设计显得过于保守,缺乏记忆点,很难在众多车型中脱颖而出,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走在街头,传祺 GS4 PLUS 很容易就被淹没在车海之中,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内饰方面,传祺 GS4 PLUS 同样存在短板。大面积塑料材质的运用,与同价位竞品普遍采用的皮质包裹相比,显得质感不足,给人一种廉价感。车内的细节处理也不够精细,一些缝隙较大,装配工艺有待提高。在消费者越来越注重车内质感和舒适度的今天,这些问题无疑会影响他们对车辆的整体评价。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品牌溢价能力,也是传祺 GS4 PLUS 面临的一大挑战。广汽传祺品牌在消费者心中,一直以来都以 “性价比” 为主要标签,主打中低端市场。GS4 PLUS 试图通过提升产品定位,走 “高端化” 路线,突破价格天花板,然而,缺乏豪华品牌的背书,使得它在消费者心中的认可度并不高。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固有认知,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这也导致 GS4 PLUS 难以支撑起 14 万元的起售价。在与竞品的竞争中,性价比优势被削弱,价格劣势却被放大,进一步影响了它的市场表现。

三、冷门车的定义之争:销量低≠冷门,还需看用户圈层与市场定位

(一)“冷门车” 的双重标准:销量低迷 vs 特定群体认可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在汽车市场的语境里,“冷门车” 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从销量数据这一最直观的维度来看,传祺 GS4 PLUS 的销量表现确实不佳,妥妥地属于 “小众车型” 范畴 。但有趣的是,在一些特定的用户圈层中,它却有着自己的拥趸。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有部分车主对传祺 GS4 PLUS 赞不绝口,他们看重的是这款车扎实的底盘调校。在驾驶过程中,无论是过弯时的侧向支撑,还是面对颠簸路面时对震动的过滤,传祺 GS4 PLUS 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给驾驶者带来一种沉稳、扎实的驾驶感受。尤其是在高速行驶时,它的稳定性更是让人信心十足,不会有发飘的感觉,对于那些喜欢自驾游,经常跑高速的用户来说,这一点极具吸引力。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另外,传祺品牌在华南地区有着深厚的市场基础,保有量相对较高。在广东等地的街头,经常能看到传祺车型的身影。传祺 GS4 PLUS 在这些区域市场的认可度也略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消费者对传祺品牌的熟悉度和信赖度,使得他们在购车时会将 GS4 PLUS 纳入考虑范围,这也说明它并非在所有地方都无人问津,只是市场覆盖面相对较窄,局限在了特定的用户群体和区域之中。

(二)车企战略调整的牺牲品?产品线重叠导致定位模糊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传祺 GS4 PLUS 销量不佳的背后,还有着车企战略调整和产品线布局的深层次原因。在传祺 GS4 车系中,GS4、GS4 COUPE、GS4 PLUS 等多个版本同时存在,看似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实则造成了严重的内部竞争。这些车型在价格区间、目标用户群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导致客源被严重分流。消费者在面对众多相似的车型时,往往会陷入选择困境,最终可能会因为难以抉择而放弃购买传祺 GS4 车系。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再看 2024 年广汽传祺的战略方向,新能源车型成为了主推重点,影豹、E 系列等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频繁亮相,获得了大量的营销资源和曝光机会。相比之下,燃油车产品线则逐渐被边缘化,传祺 GS4 PLUS 作为一款燃油车,既没有搭上新能源转型的快车,享受到政策和市场的红利,又缺乏持续的营销投入来维持市场热度。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沦为品牌战略转型中的 “过渡车型”,被市场冷落也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论:传祺 GS4 PLUS 是 “冷门车”,但并非毫无价值

传祺gs4plus是冷门车吗-有驾

综合销量数据、市场声量与用户反馈,传祺 GS4 PLUS 确实符合 “冷门车” 的典型特征 —— 销量低迷、关注度低、品牌存在感弱。但它的 “冷门” 并非源于产品力不足,而是定价策略失误、品牌向上受阻、内部产品线混乱等多重因素的结果。对于预算有限且追求动力性能的消费者,这款优惠后落地价约 12 万元的 “准性能 SUV” 仍有一定性价比;但对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在竞品林立的市场中,它很难进入购车清单的前列。

传祺 GS4 PLUS 是一款 “区域性小众、全国性冷门” 的紧凑型 SUV,其市场表现折射出中国品牌在燃油车高端化道路上的艰难探索,也为后续车型的定位与定价提供了深刻的借鉴意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