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推66度大电池,增程车告别小电量,新能源市场加速卷

23万一台增程车,还带66度的大电池,你敢信?我第一次看到智己LS6 66Max那价格,脑子都有点儿短路。现在消费降级跟智能升级同时发生,谁家还这么敢卖配置给实价?是不是把新能源车的卷王精神又刷新了一轮?

其实大家可以换个思路想一想,这几年新能源市场变化多快?去年这时候,谁在讨论大电池增程?一提增程,大家最怕的不就那点小电池,纯电用着蹭蹭焦虑,续航跟形同虚设一样么?有人说,买增程就是不信任纯电,但又想体验电车的“准入门槛”,电池小归小,能混就混。这回智己直接上了66度,脸上的“增程”二字都写得理直气壮,比不少纯电池还大,续航焦虑直接砍半,你说驾驶体验能不香吗?

很多人问,23万,能买到啥?再一看竞品,你拿什么跟人比?市场上声称“增程”但大电池的,要不就是价比高、参数低、空间小、服务差;要不就是想加钱,往上卷,弄点噱头。智己这回就是给你看,省了套路、舍了包装,直接硬核。有人说LS6是要怼特斯拉?不是,根本没啥可比的,电池容量一摆出,底层差异显而易见。要对比,那只能跟比它贵的、配置还没它豪横的车型去凑个热闹,你们自己搜一搜,这玩法是真腾出来了。

你们发现没,现在买车很像点外卖,谁家优惠多选谁家,谁家看着实用点订谁家的。什么空悬、四驱、五花八门配置,常常都是为销售克主,真正够用的就是那几个硬核技术。消费者缺的不是花哨,而是靠谱大电池+能快充+空间宽敞。所以我跟朋友们聊天,总说20万上下,如果不纠结牌子,直接奔一线产品性价比,别拿感情说事儿,新车折旧都一个样,关键是用着得意。

再说66度这事,大部分增程车还在30度、41度垫底,这一口气跳两级,实际就是在打行业的脸。以前大家都用“小电池”办法来取巧,成本低但用起来有点心慌;这回智己玩儿的,是造车行业的“重拳出击”,把大家规矩都推倒重来,谁还敢公然标小电池?未来竞品们每次出新增程,就被问你家电池多少度,是不是66,卷不卷?

其实咱中国人买车越来越“理工直男”了,谁还跟你聊什么情怀,咱最爱算性价比、比实用玩儿。66度电池,800V快充,续航强,多一种动力,空间大,关键是价格低,有啥不选?你最大的问题是置换还是升级,不买这个你自己都说不过去。甚至我见朋友聊天,直接说,预算上了20万还挑啥增程,智己横着走,有本事你让我挑不动。

你再琢磨价格,现在新能源市场不是前几年的暴利,谁卖车都要想怎么低价撩顾客。像智己这波,给大电池、肯降配价,背后是谁在出血?其实你要理解,现在汽车公司如履薄冰,本来都想借新能源玩玩高端品牌,后来遍地杀价,最后谁家占据细分领域,就能在价格战里活下来。这一招其实是把“增程技术+大电池”作为分水岭,看谁能卷到头,相当于告诉你——今后两三年,市场都是价格和配置生死搏杀,谁能先做彻底,大概率先占坑。

消费者不知道的是,现在造一台高电量增程,成本比你想的高多了。动不动设计、物流、测试都加码,否则你售后摊子大。23万卖出来,保证性价比,你觉得是良心,其实也是小赌险胜。很多车企还纠结“销量多了成本降”,智己这回先丢下筹码,等你们都跟风,那市场就能玩“大电池”增程的概念了。

咱说回生活场景,以前增程的“混动”就是油电双切,谁都讲灵活、省钱。但电池小、续航不行,很多时候还是老样子:家里没充电桩只能把它当油车开,家里有桩偶尔充一充,便宜是便宜方便不算太高效。现在66度直接天天用纯电,完全不用管油机,油机只是兜底,没有长途焦虑了,城市里像纯电一样开,有桩用电,没桩为混动,出门旅行油电随你选,所有场景都覆盖到了,等于给了新能源家庭一个无死角答案。

你问我,这是不是新能源的终局?其实不是终局,而是一种过渡。你甭看现在大家都追大电池,其实是把焦虑从“电池不够大”切换到“充电桩是不是方便”、“用起来是不是省心”。所以谁在做大电池,谁就收获一波眼球,但等哪天充电桩铺到村里,有了更多免费快充,再卷别的。现在66度只是主流电池配置的第一步,谁家能把城市用电方案、出省用混动方案都包圆了,谁家价格还能低到肉疼,那就是下一个王者品牌。

反过来看行业,为什么智己敢先上66度?说白了,是因为大部分品牌还在观望。你拉低价格,把配置做高,相当于逼别人跟你玩命,要么改产品权重,要么调战略定价。这样一来,整个行业都更加卷了。你不出66度,大家觉得你落后;你出比66还大的,成本出不起,卖价又飙,没多少人买得起。典型“卷到极致只能自杀”的模式——咱普通老百姓何尝不是受益?

我就想问一句,现在车市这么卷,你还想买老款小电池增程么?再追求点什么所谓情怀品牌、有点虚实升值空间的老款车,其实都被这波新势力打得找不着北。明天过几年,你会发现大电池增程开始变成主流,谁还敢卖三四十度?成了市场笑柄。

还有一种说法,“贵点车配置更全”,其实看本质,增程只要电池够大,三电系统优秀,空间合理、快充可靠,品牌都无所谓了。新能源行业已经用脚投票,大家都奔大电池去了。你再看其它配置,不就是锦上添花,又不是雪中送炭。别为了一点小功能多花三五万,真到了你用车时,还是电池和实用性决定你的幸福感。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正处在“技术普及”的拐点,谁敢先卷,谁抢到头部。智己这波其实就是把大家未来两年的趋势提前实现,让主流消费者不再纠结够不够用、划不划算。别管你认不认智己这个品牌,未来增程要站稳脚跟,电池至少得奔“66起”,不然市场直接就淘汰你。

写到这里,我心里反而稳了。现在买车变成了选配置、比电池、算价格的谜语游戏,谁能赢?当然是谁给的更实在。那些还在犹豫观望的,想等更便宜的,你是等不到的,谁家愿意比这个还狠?你要相信车企和行业,一旦有了竞争还你不讹你,等一等也不过就是技术成熟再降点成本,真正叫板的,还是这种一脚把电池上到头的产品。

智己LS6推66度大电池,增程车告别小电量,新能源市场加速卷-有驾

所以说,买增程、选电池、看价格,这是前几年大家都想要的“理想车”,现在真的有厂家把它实现了。你可以去试驾、对比、用脚投票,别管情怀、不必溢价,选最适合自己那款。性价比不是嘴上说说,是你每一公里都能跑出来的舒心。等三五年后,你会发现,大家又都往更大电池卷去了。现在的“66度”是底线,将来的“100度”又不是梦。

智己LS6推66度大电池,增程车告别小电量,新能源市场加速卷-有驾
智己LS6推66度大电池,增程车告别小电量,新能源市场加速卷-有驾

最后我想问一句大家,你们准备好过上大电池无焦虑的车生活了吗?别犹豫,科学选车,买电池买技术买舒适,这才是这波“智己创新”带给我们的最大福利。剩下的,是你选不选的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