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只要一聊起汽车,话题似乎总绕不开电动车。
好像一夜之间,全世界的汽车厂商都商量好了,纷纷宣布要和燃油发动机说再见,转头去拥抱那个由电池和电机组成的新世界。
尤其是在咱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势头更是迅猛,各种新品牌、新技术层出-不穷,大有把传统燃油车拍在沙滩上的架势。
就在这股浩浩荡荡的电动化浪潮中,却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品牌,发出了不太一样的声音。
这个品牌就是宝马,它公开表示,自己并不会那么快就放弃内燃机,尤其是他们引以为傲的直列六缸和V8发动机。
这个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觉得挺意外。
毕竟,连宝马的老对手奔驰都已经开始给旗下的高性能AMG车型换上四缸发动机加电机的组合了,大家都在想办法减小发动机排量,或者干脆彻底电动化,来应对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法规。
宝马怎么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逆流而上”呢?
他们是真的有什么独门绝技,能够让这些大排量发动机在未来的环保标准下继续存活,还是说这只是一种不甘心的坚持?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头说起。
事情的起因,是在英国一个非常著名的汽车活动——古德伍德速度节上。
这个活动是全世界车迷的盛会,到处都是轰鸣的引擎声和飞驰的赛车。
宝马高性能M部门的负责人,一位名叫弗兰크·范米尔的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放出了一番豪言。
他非常肯定地告诉大家,宝马的直列六缸和V8发动机,不仅现在性能卓越,未来也完全有能力通过被称为“内燃机终结者”的欧洲第七阶段排放标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欧7”标准。
更关键的是,他承诺,为了满足这个标准,发动机的性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依然能提供宝马M系列车型该有的那种驾驶激情。
这番话的分量可不轻。
所谓的“欧7”标准,可以说是给内燃机设下的一道前所未有的高门槛。
它和以前的排放标准有很大不同。
过去,检测排放主要是在实验室的理想状态下进行。
而欧7标准要求车辆在各种日常驾驶的真实场景下,比如刚启动的冷车状态、短途行驶、频繁的急加速,甚至是在高海拔地区,排放都必须达标。
这就好比以前考试,老师只考课本上的内容,你背熟了就行;现在考试,老师会把你拉到生活中,随时随地抽查,难度自然是天差地别。
不仅如此,欧7标准还第一次把刹车片磨损和轮胎磨损产生的微小颗粒物也纳入了监管范围。
面对这么严苛的规定,很多汽车公司都觉得,与其投入巨额资金去研发能达标的内燃机,还不如把钱直接投到电动车上,来得更划算。
那么,宝马的底气究竟从何而来呢?
范米尔先生也透露了一点技术上的挑战和方向。
他说,最大的难题在于热量管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他提到了一个专业名词叫“Lambda=1”。
这个词听起来很复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理解。
发动机工作,就需要燃烧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这个“Lambda”值,就是衡量空气和燃料比例的一个指标。
当Lambda等于1的时候,意味着空气和燃料的比例达到了一个最理想的状态,我们称之为“最佳油气比”。
在这种状态下,燃料燃烧得最充分,发动机的动力、效率和排放能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如果燃料喷得太多,空气相对不足,就是Lambda小于1,这叫“过浓燃烧”。
就像我们烧火时,柴火太多而氧气不够,会产生很多黑烟,虽然火可能很旺,但浪费燃料还污染环境。
在汽车上,这种状态能爆发出很强的动力,但油耗高,排放也差。
反过来,如果空气太多,燃料不足,就是Lambda大于1,这叫“稀薄燃烧”。
就像火堆里柴火太少,火苗弱不禁风,虽然烟少了,但也没什么热量。
在汽车上,这样会很省油,但车子开起来会感觉没劲儿。
宝马的目标,就是让它的高性能发动机,即使在极限运转的情况下,也能始终保持在Lambda等于1的这个黄金点上。
这在过去,工程师们有一个“小窍门”,就是在发动机温度过高时,故意多喷一点点油(让Lambda小于1),利用多余的汽油蒸发来给气缸降温。
但这招在严格的欧7标准面前就不管用了,因为任何时候的超标排放都会被记录下来。
所以,宝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在不使用这种“作弊”手段的前提下,既要保证发动机能输出强大的动力,又要控制住巨大的热量,同时还要让排放干净得像个“三好学生”。
这背后需要的,必然是冷却系统、材料科学、涡轮增压技术以及电子控制程序等一系列技术的重大革新。
虽然宝马没有公布具体的技术细节,但这份自信本身就说明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当然,宝马如此执着于内燃机,也不完全是出于技术上的炫耀,这背后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品牌文化和商业考量。
对于全世界喜欢宝马的人来说,宝马的灵魂是什么?
很多人会脱口而出:是精准的操控,还有那台运转起来如丝般顺滑、声音悦耳的直列六缸发动机。
从经典的M3到现在的M2、M4,这台发动机就是宝马运动精神的象征。
而更高级别的V8发动机,则代表了品牌的顶级性能和豪华地位。
这些发动机不仅仅是冰冷的机械,它们承载了宝马几十年的历史传承和赛车荣耀。
如果宝马轻易放弃了它们,就等于放弃了自己最核心的品牌标识,这对于维系高端用户的忠诚度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从商业角度看,宝马的决策更是显得非常精明。
宝马的首席执行官奥利弗·齐普策也曾明确表示,内燃机是品牌的“基础”。
这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清晰的“两条腿走路”战略。
宝马非常清楚,世界各地的市场发展并不均衡。
在中国市场,电动化是大势所趋,消费者接受度高,竞争也最激烈。
所以,宝马必须全力以赴,推出全新的“Neue Klasse”纯电动平台,拿出最好的电动车产品来参与竞争,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
然而,在北美、中东以及欧洲的许多地区,由于充电设施不完善、电价问题或是消费习惯等原因,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特别是高性能燃油车的需求依然非常旺盛。
这部分市场利润丰厚,用户购买力强。
如果宝马现在就宣布放弃内燃机,就等于将这块巨大的蛋糕拱手让给竞争对手。
所以,宝马的选择是,一方面,通过技术升级,让自己的王牌产品——直列六缸和V8发动机继续在市场上发光发热,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稳住自己的高端市场地位和利润来源;另一方面,把从燃油车业务上赚来的钱,投入到电动车的研发和生产中,为未来全面的电动化竞争储备充足的“弹药”。
这一决策,其实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影响力。
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在电动化领域的飞速发展和激烈竞争,才迫使像宝马这样的全球汽车巨头,必须采取这种兼顾现在与未来的双重战略。
他们既要守住自己的传统优势阵地,又不敢对由中国市场引领的电动化未来有丝毫的怠慢。
这表明,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和发展方向,正在被深刻地改变,而我们,正处在这场变革的中心。
对于热爱驾驶和引擎轰鸣声的车迷来说,宝马的坚持无疑是个好消息,它意味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依然有机会体验到纯粹内燃机带来的那种无可替代的魅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