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购车补贴,企业再加优惠,买车真能省钱吗

说到买车,这真不是啥小事,在我们老百姓心里都算得上是个大动作。但最近,广州政府发福利,最高给你5000块钱补贴,还外搭企业自己出的礼包优惠,乍一看,似乎真有点诚意。可是,这事你说图个啥?咱真得省钱了吗?背后又有什么讲究?

先来算笔买车账。你要是在广州,打算趁国庆前后买个十万块以上的新车,政府给你四千到五千不等的好处,这力度不小了。再加上一些车企搞啥“叠加补贴”,总能拿个几千到三万元的价外赠品和优惠,听着心痒痒,是吧?可回头一想,要是没有这些“活动”,车本来就应该这么多钱,本来这个价格是市场自然而然的结果,那是不是可以说所谓补贴就是把原本的优惠拿出来炫耀一下?

问问自己,买车这事急不急?为啥以前补贴没了你我们也不急着买,非得等现在政府来撒点糖,才争着下单?说白了,这不是政府光想着群众过好生活,更多的还是想借着补贴把沉睡的消费市场搞活点儿。前两年车市冷清,库存都快压成饼了,商家和政府都眼巴巴盼着咱们这些钱包君出场救场。

可是,5000块对于一台十几二十万的车,真是决定性刺激吗?你看那些有意买车的多半是本来就准备下手的,赶上活动做个决断省点小钱,正好而已;而真心买不起的,不会因为这5000块突然咬牙刷卡。所以,这波活动到底促不促进消费?还是把原来就该流通的钱提前流通了,效果其实不大。

更进一步想,补贴是个好词,但补贴是不是真的补到咱们消费者身上?你这边算着羊毛,商家那头早把各种“手续费”“精品包”“加装包”都等着你呢。比方说,原来十万块就能落地的车,现在号称便宜了,结果落地价还是那个数,补贴变成了“换汤不换药”。这买车的套路,比你七大姑八大姨给你介绍对象还花活多。

想过没有,车市降温不是突然的。疫情三年,大家要么还房贷,要么路上净是网约车,没啥出门旅游的欲望,还叠加电车替代燃油车,大家都变精明,买车成了计划经济,能省则省,能拖则拖。商家卖不出去,政府看着也着急,库存要是不消化,企业税收、就业都成问题。所以买卖双方“共襄盛举”,补贴的幌子打起来,你高兴我也乐呵。

但问题摆在那儿——政府的钱本质还是公众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假如用几亿补贴真能提升整体消费活力、带动本地经济,那也是值得的。但如果这补贴主要养肥了4S和车商,咱们薅点小毛最后还是当了大头冤,那是不是该琢磨琢磨?你仔细想想,买车要考虑的真不是一时补贴,而是这个车你养得起吗?油费、保险、停车、维修,哪个不是“日常削你百刀”的项目。第一年省下那几千,三年用下去才知道自己进了个“高级消费陷阱”。

再说车市变化这么快,今年买的车三个月后就可能腰斩,更新换代的速度像手机一样快,你要真不是刚需,小心买了今天的“明日黄花”。补贴用在刺激消费还反应了一个趋势,那就是政府也觉得老百姓的钱袋子不如以前鼓了,需要一些有形之手推一推,这背后的经济压力才是大家都该琢磨的。

咱们说回广州这轮补贴,参与门槛其实不算低,十万起步,还要在指定企业。可事实上,对于很多刚入社会的年轻人、普通工薪家庭来说,十万以上的新车依旧是“不可承受之重”。别说这点买车补贴,就连现在的首付、贷款利率都已经把不少人挡在门外。你说这政策到底在帮谁?真正手头紧的,他们还是望车兴叹。

反倒是手里有闲钱,要换车、升级车型的,正好借着补贴季享点优惠,顺带把手头老车二手市场出一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但是别忘了,现在买新车容易,卖二手车却是打骨折,贬值快得让人想哭。你补了新车的贴,二手残值又让你亏出“补贴N倍”,这不就是左手进右手出嘛。

话说回来,政策推动的作用还是要有,但治标能治本吗?你真要激活消费,得让大家口袋有钱、有盼头、有安全感。这几年大家都知道“消费降级”,小钱天天花,买大件都变得特别谨慎。你看天猫、京东双十一套路大家早就一肚子气了,没人觉得平台“好心送羊毛”了,买车不也是这路数?

广州推购车补贴,企业再加优惠,买车真能省钱吗-有驾
广州推购车补贴,企业再加优惠,买车真能省钱吗-有驾

就问一句,如果没有补贴,这些车企能不能实实在在降价、搞配置升级?补贴来了,是不是给了他们一个“不太用真心降价”的理由,今后大家全盯着政府送钱,反而让真正的市场博弈消失了?这结果掂量一下,不一定尽如人意。

现在的车市竞争大得很,新能源车天天发新品、打价格战,传统合资品牌也得降价屈尊,可是日子还是不好过。消费者一边拿着补贴想省点钱,一边心里又琢磨,“我买了会不会明年降更多?”这样一种普遍的不安全感,其实才是大家捂紧钱包的关键。你真想让大家放开手脚消费,靠补贴这一招,顶多是短期兴奋剂。

我也得承认,有补贴当然比没有好,能薅点就薅。但别指望这些“大礼包”能从根本上解决啥大问题,从“晚上买不如明天买,补贴多点再说”的心态里,其实大家都变得越来越精了。广州这回动静不小,但补贴花完、活动一停,后边还不是回到原点?这就像每年的“双十一”,大家早习惯了拼手速搶便宜,等到活动过去,又一地鸡毛。

最后留个问题给各位:是补贴让你决定买车,还是你本来就打算买车,只不过顺手捞个政府红包?这种消费心理才是真实的写照。等一天又一天,等的不是车价降到无法拒绝的地步,就是等自己口袋有余钱、不用为下个月账单发愁的那一天。

所以说,政府补贴、企业加码,确实让市场花样多了些,但要想真的让消费有持续力,还是得看大家的荷包和信心。咱们普通人也别总指望“天上掉馅饼”,每一次“福利”以后,理智算清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才是正道。毕竟,不怕错过补贴,就怕拿了补贴还掉进更深的钱坑。

广州推购车补贴,企业再加优惠,买车真能省钱吗-有驾

这波广州购车大礼包,说到底,是一场政府、商家和消费者的博弈。每一分让利的背后都是精打细算,比拼套路。买不买、怎么买、啥时候买,终归得看咱自己的算盘。而补贴,永远不会是决定买车的唯一理由。你说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