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六小龙”坠落:从云端到退场
迪拜购物中心的门面悄然关闭。曾经让当地富豪驻足的高合汽车展台,如今空空荡荡。这像一道刺眼的闪电,劈开了新能源汽车圈看似华丽喧嚣的天空。曾经被誉为明日之星的他们,从万众瞩目的顶峰急速坠落,留下一片唏嘘。
威马:销冠的坍塌
时间倒回几年前,威马汽车风头无两。它卖出的车比当时响当当的“蔚小理”加起来还多。街上跑的威马EX5,是实实在在的单车冠军。谁曾想,表面烈火烹油,内里早已千疮百孔。融资拿到手软,几百亿哗啦啦流进来,最后一看账本,欠的债比家底还厚实两百亿!高管层还卷进了麻烦事。撑到2023年,这曾经的状元郎,也只能黯然申请破产,招牌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高合:高空的短暂烟火
高合汽车一出生就端着金饭碗,盯准了有钱人的口袋。它推出的HiPhi X,真有过那么一阵子,把保时捷的电动车都压了下去,成了五十万以上豪车圈的新贵。可惜这把火烧得太短。还没回过神来,销量就稀里哗啦往下掉,到了2023年,一个月能卖出个位数都算老天开眼。钱袋子很快见了底,2024年,高合的豪车梦彻底醒了,宣告破产清盘。
雷丁:老将的新路断崖
雷丁汽车本是另一个江湖的霸主。那些街头巷尾常见的小电动车,它连续三年稳坐头把交椅,一年进账一百多亿,风光得很。眼见新能源大潮势不可挡,雷丁也想换个赛道赛跑。结果呢?造出来的新车,硬是没人愿意多看两眼。旧生意没了,新路子又走不通,窟窿越捅越大,负债率高得吓人。2023年,这位老将也倒在了转型的半道上。
奇点:起大早赶晚集
奇点汽车名字响亮,成立时间跟蔚来、小鹏前后脚,算是元老级新势力。钱也没少圈,一百七十多亿听着都吓人。它亮出的第一款车IS6,当时确实赚足了眼球和期待。问题出在哪儿?左等右等,新车迟迟不见踪影。市场热度凉了,钱袋子也空了,终于撑不下去。2023年,奇点这个名字,最终成了一个创业失败的注脚。
哪吒:黑马失蹄
哪吒汽车在2022年干过一件大事——它成了所有新势力车企里卖车最多的那一个,一年卖了十五万多辆,蔚来、理想都得靠边站。这匹黑马冲刺得太猛,后劲却颓了。刚过完年,2024年的销量直接腰斩,暴跌将近一半。更吓人的是算总账,三年时间亏掉一百八十个亿!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样烧。2025年初,这匹曾经的黑马,倒在了扭亏为盈的终点线之前,递交了破产申请。
合创:模糊的影像
合创汽车来头不小,背靠广汽和蔚来两棵大树。2022年,它的销量也曾往上窜了窜。可惜,人们从头到尾都没太搞明白它到底是谁。你说它是谁?想卖什么车?跟两边大佬的车有啥不一样?好像都不清晰。车本身呢?似乎也没啥让人非买不可的本事。结果就是,销量一直半死不活,一个月能卖出上千台都算烧高香。2025年,它的故事也走到了尽头,资金链彻底断裂。
淘汰赛的冰冷逻辑
为什么曾经风光无限的“六小龙”,最终都难逃坠落命运?背后是残酷的行业洗牌规则。首先是血腥的价格战。2024年,超过十个品牌撸起袖子下场开打,大到整车技术,小到一个智能屏幕,拼得你死我活。其次是赚钱太难。专家们算过账,一家新能源车企想真正赚到钱,一年至少得卖出五十万辆车!掰着指头数数,除了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两位巨无霸,其他家基本都在亏本赚吆喝。最要命的是,资本变心了。前几年拿着钱追着车企投的盛况没了。没上市的小兄弟,像威马,后来想再找钱比登天还难。已经上市的,也不过是靠着不断往里面填钱吊着一口气。
丘吉尔那句老话说得透:“这不是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但这可能是开始的结束。”“六小龙”的故事落幕了,新能源汽车这场大戏还在继续上演。买车的普通人得睁大眼睛。对于那些月销数字惨淡、还在苦苦挣扎的品牌,比如同样卖不动的合创、极星之类,就得格外留个心眼了。挑车的时候,看看背后的技术底子是不是够硬实。比亚迪靠着一块刀片电池闯天下,理想把奶爸车这个定位玩得透透的,这些头部玩家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钱。市场的凉水总能泼醒最狂热的泡沫,这或许就是创新路上最公平的学费。 你身边还有人开这些坠落“小龙”的车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