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驾照上的分数到底有多“金贵”?反正我认识不少人,一听到“闯红灯扣6分”,脸都绿了。有时候,明明开车挺规矩,还是阴差阳错地“踩了坑”。跟着大车走呢,挡在前面,灯都看不见。绿灯快灭了,一脚油门下去,刚甩过停止线就变红灯。或者人太忙,低头扒拉下手机,一瞄前面,哎呀车都出线了。这些情况,多数不是故意闯红灯,但扣分一样无情,路桥费、违章罚款,样样能忍,唯独驾照的分数,一年只有12分,真是心疼得不行。
可问题来了,误闯红灯是不是就一定得乖乖认罚、闷头扣6分?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不少老司机早就知道,只是没怎么跟大家明讲。我最服的,就是这种“多动脑,少挨刀”的做法。生活嘛,谁还没迷糊的时候?重要的是解决办法。说到底,这一招如何能把“6分处罚变1分”,是不是有点儿开挂的意思?
先直说,办法特别简单,就是误闯出线停住不动,别想着一脚到底冲到路对面,也别着急倒车往回撸。你再慌,停下来才是正解。为什么?大部分人是硬着头皮过了整条路口,摄像头一下抓住“从头到尾三个瞬间”,证据齐全,6分白白飞走。你只要刚过线立刻踩刹车,稳稳当当扎在那儿,摄像头只能拍到你出线的那一张,低于完整的取证标准,不构成“通行”的事实,处理时就按“不按规定停车”算,以新规来说,只要1分和一百块钱,省了五分,简直不要太划算。
这个“停在原地不动”,要求其实也挺高。很多人下意识要么硬着头皮开过去,想着反正都闯了,省事点。实际上,你多跑两米,损失大得多;而有的人倒车,更傻——路口倒车,除了危险,还有可能连累后车,交警抓到再多了一条,血亏。这个时候呢,其实你最该考虑的是:万一交警叔叔就在路边站着,咋办?别嘴硬,赶紧把行车记录仪的画面翻出来,证明你不是存心往路口冲,是不小心。交警一般也不难为人,能看明白缘由,处罚不会比摄像头抓拍更狠。
说句良心话,红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事故谁都倒霉。交警立这个规矩,也是为了让人长记性。你说一年12分,看着不少,有时候两三次疏忽,半年都用得只剩下最后一口气。曾经有朋友说他快降级了,不敢开车上高速。我还真劝不了,毕竟这不是买彩票;谁能保准下次不出岔?可这个操作,真就是给那些误闯、手滑、没注意的一线生机。像张先生那种普通上班族,货真价实多保住5分,心理压力减轻了不少。人嘛,总有丢三落四的时候。
其实你要仔细一琢磨,为啥分数只按不按规定停车算?关键在于取证逻辑。电子眼其实不是一过线就“拍死”你,它要全程拍下你“从A点到B点再到C点”,从过线到路中到对面。如同电影里的慢镜头,如果你停在“第一帧”,故事还没演完,导演就不能给你叠加当“主犯”的罪名,这个分寸拿捏得刚刚好。再说,有的路口还真没停止线,那也别迷糊——都按人行横道为分界,过线就停,别多余,别试图侥幸。
这里再说几句鸡汤吧,别真以为有了这个操作,想怎么开车就怎么开。马路不是你家地板,开车走神、抱手机、抢灯冲线本来就风险大。有时候忙里偷闲,代价可是命和自由。这个小技巧,要当“补救药”,不是让你有恃无恐。“红灯误闯救急法”,可不能变成大家集体“作弊法”。十个误闯有九个后悔,剩下一个都是“感谢提醒”,那么多车主捏着驾照分数,小心翼翼地过日子,还指望着年底不用参加满分学习班呢。
你琢磨一下,假如所有人都学会这招,是不是交通事故就会少了?其实未必。对很多马大哈来说,这点罚款分数,管不住他本身的粗心。交通安全不是依靠“补救漏洞”维持,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方向盘上。规则是为社会大伙儿设计的,是事后补救不是事前侥幸。这就和家里弄一堆插座防电,真有孩子玩火,“补救”再多,也难顶一时疏漏。
可是你要说这方法没用?太有用了。给日常的自己,多一层保护。给学车的新手留点“后悔药”。像我这样的记性,往往明天还得查查最新交规,看看诡异路口又有什么“神仙”抓拍方式。其实说到底,这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保险的出路。汽车上路,是人与机器的角力,有操作空间,有人性漏洞。你说电子眼按标准判罚,是死死板板的冷冰冰机器逻辑,还是给生活留点弹性?其实两者之间一直在拉锯。这种“理解人情、也保原则”的做法,我是举双手赞成。
有些朋友会担心,这种小技巧,等交警发现用的人多了,会不会又被“盯死”?我觉得倒未必——但凡一项规则出笼,就有“聪明人”琢磨破解方式。制度永远是你追我赶。一有新补救措施,交警就要想想是不是得升级设备算法。到最后,谁要是真以为“有关系、懂规则”就能常年不扣分,早晚吃亏。还是那句话,救急不救穷,偶尔用用,知足就好,别抱侥幸。
最后提醒一句,知道这招,不代表就可以松懈。红灯前记得早点减速,别抢时间,也别靠双眼和老司机的经验去“赌”。保持“见红慢、看清灯、躲大车”,才是真本事。别小看每一次交通信号背后的风险——哪怕只是一条白线,一盏灯,都是用无数事故教训换来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得兢兢业业,咱就说:别让那一个补救机会,用在了明明能防住的粗心大意上。用得上省大分,不用上才是真的幸运。
会开车的不一定是老司机,会避坑的才是老江湖。这话搁谁身上都能用,走走看看,遇到事多动脑,对自己负责,也给别人留条路,这才算得上日子过得顺溜。下回再遇到那种“误闯”尴尬事,别慌,不动就是最聪明的应对。把分数省下来,也是对家庭的负责,对生命的呵护。这事儿,值得反思,也值得记在心里。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