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这是要捅破天了!宝马干了二十多年的设计大佬,说挖就挖过来了,这简直就是当着全世界的面,直接从BBA的饭碗里抢人啊!
雷军对人才的看重,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那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机会。
现在这年头,什么最贵?人才!特别是在智能汽车这个赛道上,没人才你寸步难行。
所以那些懂技术又懂市场的老师傅,就成了所有车企眼里的“香饽饽”,抢都抢不过来。
就在前几天,宝马i系列的设计主管Kai Langer,这位在宝马待了二十多年的元老级人物,在领英上官宣了,说他要离开宝马,8月1号正式加入小米!
我的天,这消息一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炸了。
我们来看看这位大神到底什么来头。
Kai Langer可不是一般人,他2003年就进了宝马,当年宝马搞新能源,那两款石破天惊的i3和i8,就是他参与设计的。
这两款车在当时简直就是科幻电影里开出来的,直接给后面的纯电车立了个标杆。
之后他就一路高升,管过宝马的前瞻设计,后来又成了宝马i系列的总设计师,专门负责宝马电动车的脸面。
说白了,宝马未来长啥样,很大程度上都得听他的。
小编觉得,这种级别的大佬,那绝对是汽车设计界的顶流了。
当然了,网上也有不少人吐槽宝马i系列,说它长得怪,塑料感重,是宝马家族里最丑的。
但你不得不承认,人家那叫创新,叫大胆!
就说那个i3,在当年那个油车遍地的时代,敢把车造成那样,本身就是一种勇气的体现。
碳纤维车身,对开门设计,哪个不是在挑战传统?
小米作为一个新势力,要的就是这种不破不立的创新精神,而Kai Langer,就是那个能给小米注入“灵魂”的人。
这就好像当年乔布斯三顾茅庐也要把百事可乐的总裁挖到苹果一样,顶尖的人才,能决定一个品牌的上限。
可问题来了,这么一位在宝马呼风唤雨二十多年的老将,为啥会选择一个刚造车没几年的小米呢?
原因其实简单粗暴:小米给的实在太多了,前景又太好了!
咱们用数据说话,小米第一台车SU7,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超过30万辆,直接拿下了20万以上纯电轿车的销冠。
后面那台SUV,叫YU7的,更夸张,开卖18个小时,订单就冲破了24万台。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一个刚出道的新人歌手,第一张专辑就直接干翻了所有天王天后,登顶年度销量榜。
而且雷军自己也说了,小米汽车7月份的交付量就突破了3万台。
这种火箭一样的蹿升速度,别说Kai Langer了,换谁谁不心动?
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Kai Langer自己也说了,小米在科技圈已经站稳了,现在进军汽车行业势头又这么猛,给了他一个成为其中重要一员的机会,他不想错过。
小编看,这话说得实在,一边是日渐沉稳的老牌帝国,一边是冉冉升起的科技新贵,怎么选,其实一目了然。
而且你以为雷军就挖了这一个吗?那你就太小看雷军的野心了。
小米的“购物车”里,还躺着前宝马FE性能管理主管Jannis Hellwig,还有前法拉利F1的空气动力学专家Ricard Aiguabella Macau。
这帮人,个个都是研究赛车、研究性能的顶级专家。
雷军这是不满足于造家用车了,这是奔着性能、奔着技术巅峰去的啊。
这阵仗,让我想起了电影《十一罗汉》,乔治·克鲁尼为了干一票大的,把各路顶尖高手全凑到了一起。
雷军现在干的事,简直一模一样,他这是要组建汽车界的“复仇者联盟”啊!
更绝的是,小米这盘大棋,已经下到海外去了。
他们在德国慕尼黑,也就是宝马的大本营,直接开了一个汽车研发中心。
这操作,就等于是在人家家门口“抢人”和“偷师”。
据说这个研发中心的负责人,就是宝马前限量车型部门的老大Rudolf Dittrich。
你品,你细品,这棋下得有多狠。
所以很多人都在猜,这次Kai Langer加入小米,八成也是要去慕尼黑,继续在他最熟悉的地方,为新东家发光发热。
这简直就是釜底抽薪,直接把人家的将领连带着经验和人脉,一块打包带走了。
当然了,雷军也说了,出海不着急,得先把自己国内的市场服务好,大概2027年才会考虑出口。
这话听着谦虚,但底气十足。
我先把家里的客人招待好,再去你们那儿踢馆。
小米手机在欧洲已经干到了市场第二,把苹果都挤下去了,这给小米汽车的出海铺好了路。
等小米汽车真杀过去那一天,欧洲那些老牌车企恐怕真的要睡不着觉了。
看看现在的行业,车企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蔚来、小鹏、比亚迪这些前辈,早就在欧洲的大街小巷跑起来了。
就连理想汽车,这个一直专注国内市场的“优等生”,也官宣了出海计划,研发中心同样开在了德国慕尼黑。
大家的目标都出奇的一致,就是要去全球市场上分蛋糕。
小米虽然看起来晚了一步,但有时候,后发也能制人,等别人把路上的坑都踩平了,自己再大步流星地跟上,说不定走得更稳。
雷军就是在认认真真地造车,从产品到人才,每一步都精打细算,又野心勃勃。
看着这些中国车企一个个地走出国门,去挑战那些曾经我们只能仰望的百年品牌,真是让人热血沸腾。
一个属于中国汽车的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