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

公安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中“乘用车默认零百加速不小于5秒”的条款,成为搅动汽车行业的焦点话题。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一、政策细节

该条款并非限制车辆极限加速性能,核心聚焦默认工作状态,具体细节及配套要求如下:

1. 核心条款界定: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默认需处于零百加速≥5秒的状态,但未禁止车辆具备5秒内加速能力,用户可通过主动操作切换至高性能模式,不过解锁方式暂未明确。

2. 配套安全条款:纯电、插混载客汽车需加装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车辆出现剧烈速度变化或安全装置展开时,需150ms内切断动力电路,且非碰撞侧车门自动解锁。

3. 实施相关信息:由公安部组织起草,拟在发布后6个月正式实施,仅针对新规实施后生产销售的新车,已售车辆不受影响。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二、出台根源

政策的提出是对道路安全隐患、行业畸形竞争等问题的针对性回应,背后有明确的数据与现实支撑:

1. 新能源汽车失控事故激增:2024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加速失控事故同比涨47%,73%源于驾驶员难以适应电机瞬时高提速,新手误操作风险达82%。像2025年泉州一辆1.98秒破百的新能源车失控,撞击动能是普通家用车的4.2倍,造成3死5伤的严重事故。

2. 契合大众驾驶习惯:驾校教练车零百加速普遍在8 - 12秒,多数燃油乘用车加速也大于5秒,这一区间的加速性能能让新老司机形成稳定预判,大幅降低误操作概率。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3. 纠偏行业性能内卷:车企为营销不断刷新加速成绩,特斯拉Model S Plaid版零百加速1.99秒,比亚迪汉EV千山翠版达3.9秒,甚至10万元级新能源车也能突破5秒加速。但数据显示,城市道路中95%的场景用不上这类高性能,反而因动力冗余增加风险。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三、多方争议

话题24小时内阅读量超5.3亿次,网友与相关群体形成鲜明对立观点,博弈焦点集中在安全边界与用户权益上:

支持方 5秒加速已能满足城市通勤,默认限速是“防呆不防傻”的必要设计,可减少马路杀手误操作,契合多数人日常驾驶需求。 普通家用车主、驾校教练、交通安全研究者

反对方 政策有“一刀切”嫌疑,花高价购买的性能车需手动解锁性能,既影响驾驶体验,也忽视赛道爱好者等小众群体需求;且仅限制启动状态,难遏制后续激烈驾驶。 超跑车主、汽车改装爱好者、性能车经销商

此外,还有中立声音提出,车企可通过车机AI动态分析驾驶习惯与路况,智能分配加速权限,而非单一固定5秒阈值。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四、行业影响

新规将推动汽车行业从“参数竞赛”向“综合实力比拼”转型,各环节均会受波及:

1. 车企调整产品与营销:目前市面上80余款5秒内加速车型需优化软件,设置分级动力输出。未来营销焦点将从“加速秒数”转向底盘调校、智能安全配置等,比如华为、比亚迪等企业可能加大踏板误踩抑制、动力智能分配等技术研发。

2. 细分市场格局变动:此前靠“快加速”卖点的中低端新能源车,竞争力会下降;而传统燃油性能车和超豪华品牌,因存量小且可通过优化解锁流程保留优势,压力相对较小。

3. 催生配套技术落地:车机生物识别解锁、驾驶能力培训认证等功能可能成为性能车型标配,同时电池安全、应急动力切断等配套技术也会迎来研发热潮,推动行业安全标准全面升级。

5秒“限速令”炸翻车圈!新能源车加速内卷要凉?-有驾
事故与安全逻辑示意图

作为消费者,你对征求稿意见持什么态度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