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彻底“凉了”?

雷克萨斯,彻底“凉了”?-有驾

最近路过家附近的雷克萨斯4S店,门口展台上摆着全新一代ES,银色车身在太阳下亮闪闪的,可半天没见有人停下来看…这要是放在五年前,哪会这样?

那时候买辆ES,得排队、加装饰费,甚至有人愿意多花几万就为了早点提车,现在倒好,ES200直降10万,裸车价都跌破20万了,还是没人凑上前。

有人说雷克萨斯“凉了”,真的是这样吗?

我觉得倒不是“凉了”,是它的“豪华人设”撑不住了。以前大家觉得雷克萨斯是“低调的好车”,进口身份、靠谱质量,哪怕动力差点、配置低点,也愿意为这份“踏实”买单。

可现在呢?这份“踏实”不管用了,不是车变糟了,是市场变了,用户想要的东西,它给不了了。

雷克萨斯,彻底“凉了”?-有驾

先说说“稀缺性”这事。

以前雷克萨斯敢加价,靠的就是“进口”两个字...毕竟不是谁都能轻松买到进口豪华车,这份稀缺感让它有了溢价的底气。可现在呢?上海工厂要搞国产化了,2025年就能投产,进口光环没了,稀缺感自然就淡了。

关键的是,现在的“稀缺”早就不是进口身份了,而是技术、是体验。你看国产新势力,蔚来有换电,不用等充电;理想把家庭用车的场景做透了,后排能放宝宝椅、能看电视;小鹏的智驾能帮你应对复杂路况…这些才是现在用户觉得“稀缺”的东西,雷克萨斯有吗?好像没有。

它还在说“匠心”,说“可靠”,这些当然重要,但不够了...就像你现在买手机,不会只看“耐用”,还得看拍照、看系统流畅度,一个道理。

雷克萨斯,彻底“凉了”?-有驾

再聊聊电动化。

不是雷克萨斯没做电动化,是它做的方向不对。说它的纯电车是“油改电”,什么是油改电?就是在燃油车的底盘上硬生生塞电池,这样一来,电池放得不规整,续航受影响,车身还得加高才能装下...

你看全新ES,车身高度1560毫米,比老款高了不少,看着就笨重。设计师说这是为了装电池,可国产新势力的原生纯电平台,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比如比亚迪的e平台3.0,电池能平铺在底盘下,车身不用加高,续航还长。

这不是技术不行,是思路没转过来...雷克萨斯还在用燃油车的逻辑造电车,想着“我把燃油车的优点保留,再加点电的功能就行”,可用户要的是“专门为电车设计的体验”,不是简单的“油改电”。

雷克萨斯,彻底“凉了”?-有驾

还有固态电池的事,说2027年要量产,续航1200公里,听着挺厉害,可成本呢?

据说电池包单价38万,比现在的电池贵2.3倍。这要是装在车上,车价得卖多少?50万?60万?这个价格,用户为什么不买特斯拉ModelS,或者国产的仰望U8?那些车不仅续航够,智能配置还高。

雷克萨斯总说“以用户为中心”,可这个成本控制,真的是为用户考虑吗?我看不像,像是在“炫技术”,可炫完了,用户买不起,有什么用?

设计翻车也不是审美问题,是定位太分裂了。

它想讨好年轻人,把纺锤形中网改成封闭式,加了隐藏式门把手,看着挺新潮;可又怕老用户不买账,内饰里还留着点“日式优雅”的影子,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年轻人觉得“不够潮”,比不过小鹏G6的未来感;老用户觉得“丢了魂”,没有以前ES的沉稳。你看奔驰,哪怕EQ系列有争议,至少设计语言是统一的,知道自己要做“电动化的奔驰”;

雷克萨斯呢?一会儿想当“潮牌”,一会儿想当“老派豪华”,就像一个人穿西装配运动鞋,不是不好看,是不知道要去什么场合...用户看了也糊涂,不知道这辆车是给谁说的。

最关键的是,用户变了。

以前买雷克萨斯的,大多是中产,追求“低调的奢华”,觉得开ES有面子,还不张扬。可现在的中产不一样了,务实了。30万预算,以前可能咬咬牙上ES,现在会算账了:同样的钱,买问界M7,空间大,还能快充;买小鹏G6,智驾能帮着开高速,车机还流畅。

这些车不用加价,配置还高,雷克萨斯的“优雅”不能当饭吃。还有保值率,三年前雷克萨斯的三年保值率86.7%,比奔驰还高,现在跌到60%左右了...以前买它是觉得“保值”,现在保值率下来了为什么还要选它?

国产化本来是个机会,能降成本,让车价亲民。

可雷克萨斯又放不开,核心电控模块还得靠日本电装供应,这就意味着成本降不下来多少。经销商测算过,国产ES要是卖低于35万,会冲击燃油车;卖40万以上,又打不过国产新势力。

这不是两难,是自己把路走窄了...要么彻底放下身段,跟国产新势力拼性价比;要么就把技术做到极致,守住高端市场。可它偏偏卡在中间,不上不下,这才是最危险的。

说实话,我挺可惜雷克萨斯的。

以前觉得它是豪华品牌里的“清流”,不跟BBA争面子,靠质量和服务圈粉。现在变成这样,不是它不行了,是市场跑得太快,它还在原地踏步。

比如车机系统,用户吐槽卡顿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它还是没改进;智能驾驶,国产新势力都能实现城市NOA了,雷克萨斯还在谈“安全驾驶”...不是安全不重要,是用户需要的“安全”,已经包括智能辅助了。

雷克萨斯没彻底“凉”,毕竟还有老用户认它的质量,还有人喜欢它的“匠心”。可要是再找不到自己的位置,真的会被市场忘记。

豪华品牌的定义早就变了,以前是“品牌+进口+加价”,现在是“体验+智能+性价比”。雷克萨斯要是还抱着以前的思路不放,哪怕国产化了,哪怕出了固态电池,也没用...因为用户要的,它给不了。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